中小学美术微课的常见问题与改进策略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zho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优秀的微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然而,目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微课制作水平却参差不齐,主要表现为微课不微、微课不美、微课不新。基于此,美术教师需要精选教学内容,浓缩教学精华;精心录制画面,美化视频界面;精巧设计环节,更新教学方式,以发挥美术学科以美育人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微课问题;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5-0042-02
  近年来,微课因其所具有的“视觉性”和“实践性”特征,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之中。美术教师在上课时利用微课视频能更好地节省示范时间、增强视觉效果、优化教学结构。同时,微课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方便学生课后及时巩固课堂中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因此,目前无论是常规课还是大赛课,微课已经深受美术教师的青睐,并在美术课程的各个模块和单元教学中得到广泛开发和应用。但与此同时,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微课制作水平却普遍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
  一、微课不微
  微课是指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教学时间普遍较短,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但是目前,有一些美术教师尚不清楚什么是微课,制作的参赛微课往往超时,还有一些美术教师将微课上成了一节正常课的压缩录像课,呈现出“微课不微”的问题。
  例如:某位美术教师制作的美术微课《装饰画》,将装饰画的概念、艺术特色、美术语言、表现手法、形式美法则、制作步骤等进行了一一讲解,并强调关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整节微课用时18分钟。在这节微课中,除去学生问答、练习和作业展示点评的时间,其余教学内容均按正常上课流程进行,因此,距离微课应具备的“短(时间短)、小(容量小)、精(内容精)、悍(效果悍)”相去甚远。
  造成微课不微的主要原因是美术教师不清楚微课的概念。因此,教师需要明白,微课不需要展示一节完整的课程,而是需要聚焦于解决教学中的一两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并围绕这一两个知识点或技能点解决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或难点,从而促使学生自主达成本环节的学习。同时,美术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首先要认真分析教材和学情,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准确定位重难点;其次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微课不美
  一般而言,微课视频要求语音清晰、色彩协调、画面美观,给人以舒适的听视觉感受。而一节好的美术微课就应该像一件“艺术品”一样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和审美引领。但有些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操作上的生疏或对教材内容理解的欠缺,制作的微课常常出现视觉审美上的瑕疵。
  例如:某位教师制作的美术微课《四季的色彩》,虽然在开头部分,展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文配图画面,但“春、夏、秋、冬”的字体颜色却没有随四季的变化而变化,出现文图搭配不合理的问题。此外,在课程结尾处,教师虽然展示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朱塞佩·阿尔钦博托的《四季》画作,且画面分别用能代表四季的花卉、果实、蔬菜、枝叶等组合而成,但是这位画家却并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画家,创作手法不仅另类,而且给人以怪异荒诞之感。
  造成“微课不美”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美术教师的现代化教学综合素养不足。因此,美术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需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注重提升微课的视觉审美和人文内涵。如教师在录制示范课环节时,应当采用有利于观看的近距离正面拍摄,且拍摄时应采用平光,避免侧光或逆光拍摄;录制音频时,应当保持头部与麦克风的距离一致,避免出現声音前后大小不一致的现象;在选择背景音乐时,应当选择轻柔舒缓,不干扰画面解说,且旋律要与教学情境相吻合的音乐;添加文字时,每页PPT上的文字不宜太多,文图搭配需适宜,色彩需醒目和谐;所选作品图片在色彩上要尽量接近原作等等。
  三、微课不新
  微课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目的是帮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微课。但有些教师呈现的微课仍然是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即教师讲授的内容多,引导启发学生开展探究式美术学习的内容少。这就使得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老套,教学观念陈旧,从而呈现出“微课不新”的问题。
  例如:某位美术教师在讲授《独树一帜的中国画》时,选取将如何欣赏《韩熙载夜宴图》制作成了微课。这位教师虽然在视频中对这幅传世名画的创作背景、画面内容、表现形式以及后世影响进行了深入挖掘,且对作品形式进行了透彻分析,但是这位教师从头至尾滔滔不绝的讲授,没有给学生创设任何能够引发其思考探究的问题情境。因此,整节微课教师只关注自己如何讲,没有关注学生如何学。
  这种“微课不新”的问题反映出了有些美术教师传统的教学惯性和思维惰性。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是伴随着“翻转课堂”“先学后教”而迅速推广的,它承载的是教师对新课改教学理念的认识与实践。因此,微课虽无学生在场,但教师应体现“为学而设计”的思路,应积极创设引发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从而形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任务驱动,使教学过程从“如何教”走向“如何学”。
  综上,美术教师要制作好微课,就要在微课内容上讲究学术、微课设计上寻求心术、微课制作上懂得技术、微课效果上富有艺术。因此,“微课要微”,就要精选教学内容,浓缩教学精华;“微课要美”,就要精心录制画面,美化视频界面;“微课要新”,就要精巧设计教学环节,更新教学方式。美术教师平时要不断加强微课制作新技术、新理念的学习,从而更好地把握微课教学理念,优化微课教学设计,美化微课视觉效果,并利用微课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发挥美术学科以美育人的独特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国的家风文化博大精深,优良家风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国内优良家风文化中所蕴涵的价值以及追求,符合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与价值,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应该将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大学生德育素养的完善。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家风文化有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深度挖掘和合理运用将对当代大学生以及现代社会带来长远的积极影响。  [关键
[摘 要] 肝胆肿瘤发病率高,既往单一的治疗手段疗效较差。多学科综合治疗在延长肝胆肿瘤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价值逐渐受到关注和认可。建立肝胆肿瘤一站式多学科全程管理模式,对于肝胆肿瘤的早期诊断、多学科治疗手段的决策、严密的随访及术后复发的管理均具有重大的意义。既往诊疗模式下的肝胆肿瘤临床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新的诊疗模式下,充分发挥全程管理模式的优势,结合多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培养
当前我国城乡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乡村教育师资严重不足,教师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教师培养缺乏针对性,这就需要不断培养与乡村教师岗位需求相适应
[摘 要] 合理利用线性代数中知识点之间的组织和依赖关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及教师的教学质量,然而目前针对线性代数构建知识空间的研究甚少。针对本科生在线性代数学习中的问题,为教育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科学方法,即将知识点与集合论中的元素建立对应关系,基于知识点间的组织和依赖,寻求知识点集合的最小支撑网,利用知识空间理论给出一种线性代数中快速自优化测试过程,使学生能够准确高效地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
摘 要:在“兵教兵”合作学习方式中,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少讲,学生多学;实行问题导向,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方法;促进学生互相帮助、相互提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焕發了课堂生命活力,大力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兵教兵”;课堂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5-0028-05  
摘 要:当前中小学生居家作业的完成质量低下。为促进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居家作业并精准分析居家学习情况,“班级小管家”平台借助数据化管理,激发学生居家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积极性。同时,建立居家学习电子作业数据库助力课堂教学,为教师和家长搭建快捷高效的智能化管理平台,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成效。  关键词:“班级小管家”;居家作业;在线辅导;作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4
摘 要:以问题解决为触点的文化体验活动是备受教师青睐的德育新路径,其依据认知同化学习理论、文化涵育原理,在更新课程理念、转换活动方式、变革评价思路的基础上,遵循探究性、开放性、融合性、系统性等原则,按照“知—情—意—行”步骤,将多种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与德育结合起来,提高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促成道德行为四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形成和谐的统一体。教师要利用一切有效的文化资源,设计开
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是城乡规划专业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课程涉及的领域复杂,理论知识较为福丰富,且实践环节较多。针对传统线下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自主思考能力不足等问题
摘 要:学校是实施教育的地方。教育是不断改变人生,把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过程。生命教育研究,是为了让师生的生命更有尊严、更具价值,让学校的发展品质更强更好。在实验过程中,结合学校“追求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完善人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和“争做八种人,健全学生人格”的育人总目标;针对不同职业发展期的教师和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需求,制定出有梯度的研究方案,坚持一以贯之地推進研究与实践,促进学校
摘 要:通过对CNKI中儿童科学教育研究领域的文献数量、作者、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后得知,儿童科学教育的文献数量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相关的研究却大多都集中在东部地区。为此,为推动儿童科学教育研究的发展,需在全国范围内重视对儿童科学教育教师的培养,需重视家庭科学教育的重要作用,并要改变研究者评价体系,鼓励研究者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分析;师资培养;家庭教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