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体悟式阅读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gming8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有经验的教师非常注重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特别是体悟式阅读教学模式。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从高中语文体悟式阅读的理论支撑和教学实践等角度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语文  体悟  阅读  理论  途径  模式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4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语文体悟教学是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师生思想交流方面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高中语文体悟式阅读的理论支撑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对文本的感知、体悟和感悟的过程是语文体悟式阅读教学的特点。
   (一)心理理论
   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倡导在教育实际中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这些主张与语文“体悟式”阅读教学所强调的是一致的,因此,有必要利用这一理论来指导教学。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知识的习得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其作用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提供必要的帮助,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促进学生的建构过程。
   二、实施高中语文教学体悟式阅读的途径
   结合语文体悟式阅读的理论支持,语文体悟式阅读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叙述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悟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它是师生思想交流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把握学生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非常注重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特别是体悟式阅读教学模式。
   1.模式尝试。
   体悟式阅读教学的两种模式尝试。
   (1)对话。在品味语言把握思路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积累、生活经验与作者对话:即“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波动”。
   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时,阅读的重点应是:
   ①对“月亮”和“荷花”的印象。(导课)
   ②月色下的荷塘如何。(感知文本)
   ③荷塘上的月色怎样。(感知文本)
   ④作者有哪些感受。(感知、研读文本)
   ⑤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研读文本)
   ⑥你怎样理解作者的感受。(感悟文本生命和自我燃烧)
   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这些作品思想内蕴丰富,语言文字精致,像取之不尽的宝库。体悟文本中生命是基础,感悟生命的意义是目的。从感知、研读文本到学生的独特感悟,文本中的和学生自我生命发生燃烧,从而产生出人文的结晶。学生在与文本、教师及同学的对话中,语文课“工具性”(感知、积累和研读)和“人文性”(感悟)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自我角色化。与文本中人物一起经历、体悟所有的事件和活动,与人物同喜同怒、同哀同愁。即“自我角色化”。
   在美国的理论中,有一个“自我角色化”理论,是指欣赏者在阅读作品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把自我等同与作品的一个甚至几个人物,随着情节的发展,欣赏者在内心与人物一起经历、体验所有的事件和活动,与人物同喜同怒、同哀同愁。在“自我角色化”的过程中,文本生命和自我生命融化,会起到真正有效的人文教育。
   学习中,学习者不只对作品内容“自我角色化”也可对自然和社会中一切学习对象,都进行“自我角色化”。实际上,这是学习主体心理上的角色认同和情感迁移,即在体验中,“角色”与“我”的心理距离缩短,乃至最后消失,进入“物我同一”或“主人公即我,我即主人公”的境界。这种把自我移入到对象中、与对象融为一体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对这一学习主体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大大缩短,甚至接近于“零距离”,既能直接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进行体悟,又能间接地获得关于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检验和知识。
   语文课本有很多叙事性的和富有情意性的文学作品,在教学中,对这些情意性、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主体“自我角色化”,实际上也就是“角色认同”和“移情”,将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等移入作品内容之中。
   2.方法尝试。
   创设情境,激活生命。在常规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每一节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引入。教师如果能把课堂引入的环节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就可以在课堂之始初步构建注意体悟的学习情境。出于这个环节处于一节课的起始阶段,所以它也正是调动学生情绪进入良好的课堂状态、提高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能使文本生命和学生学习生命都得以激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师来说,如果抓住了引入的环节,课堂教学的效率就等于提高了一半。学生如果能通过引入的环节,有了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就会形成“我要学”的学习气氛,并且会自觉地把这种求知欲贯穿到整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的学习生命得以激发。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体悟式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个人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体验和感悟,缺失了学生对文本的参与,语文阅读教学也就丧失了本真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识字、写字“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  【关键词】新课标 写字 老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37   走进课堂,听到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阅读教学中得体、有效的设疑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更有效.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征进行技巧性设疑,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能训练学生的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又能有效完成阅读
2018年10月,我应邀参加第四届“美丽中国·跨界科考”,这次活动主题为“探秘画廊乌江,情满山歌沿河”.rn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出威宁花鱼洞,穿越武陵山、大娄山,奔流两千
期刊
医院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加强对这一信息资源的管理,对医院现代化建设尤其重要.本文就医院档案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经途径,以此促进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梳理国内对外媒体报道与公众通胀预期形成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从以往国内外研究上看,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公众的通胀预期的形成会受实际通胀率、GDP缺口、货币增长率、资产价格、工资成本以及石油价格等实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对于媒体报道对公众通胀预期的形成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虽然已有研究在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分析视角以及分析方法上不尽相同,因而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
进入湖南省隆回县境内。笔者眼前顿时一亮:公路两旁青山叠翠,浓荫匝地,高大的翠柏和挺拔的国外松丛生交错,满眼的绿色像帷幔一样极尽铺张,一层一层推向远方……  这个20多年前还是光秃秃的石灰岩山。经过科学造林,终于披上了绿装。这项造林工程的实施者便是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隆回县林业局原副局长张世模。  1958年,张世模以优异的成绩从湖南林业学校毕业,在辗转于邵阳、洞口、会同等地进行了两年林业调查后,于
科学养殖 事业初成    在2000年以前,一个正规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要想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但那时的赵闯却选择了另一种方式诠释自己的人生价值,1999年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学校分配的稳定工作,回到家乡黑龙江省甘南县甘南镇东郊村开始创业。  2000年初,赵闯多方筹集资金,在甘南县甘南镇东郊村办起了生猪养殖场。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猪场的工作中,起早贪黑。有时一天连饭
摘 要:当代中国要想真正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社会治理的内生与外围寻找合理的路径支持。本文试图从优化社会结构、转移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等几个方面探讨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  关键词:构建 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
本文通过对XY公司项目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实际情况的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XY公司自身的项目薪酬管理体系,薪酬管理体系研究的核心是宽带薪酬理念的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