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之我见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vi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应更换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新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在注重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和信息素养。在本学科中凸显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怎样上好信息技术课是值得老师们研究的问题。我们老师首先要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通过课堂教学、上机操作训练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总结几点教学经验,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一、钻研教材,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把握教与学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变化。国家教育部对信息技术课程所用教材在宏观管理上一直实行“一纲多本”的原则,因此, 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 应在遵循“一纲”的前提下, 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删掉一些过时的、被淘汰的知识, 添加一些相应的新知识, 使所教授的知识更贴近现实应用,编写制定更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这样, 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动态, 而且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规范化、实用性。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之一。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知识和学习实践中自我筛选和设计目标、自己寻找学习内容、自己确定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以及自我管理学习过程的能力。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把握好新教材的教学宗旨。首先要吃透新教材。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对课本中Word、Excel 等十余个软件逐一操作,对使用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和预见学生会出现的问题逐一记录下来,在讲课和上机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指导。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对每个软件按课本要求,只介绍部分主要功能,其余的放手由学生自己去大胆使用。作业布置得灵活,学生们做的有的比书本或教师要求的更好,这就开发了学生潜能。要由原来的教学生“学会”使用各个软件变成教学生“会学”,会探求各软件中包含的各项功能,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学习知识会更主动,兴趣会更浓,培养好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今后自己学习、迅速掌握新开发的软件有很大好处。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只注重它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收益,往往忽视了它的某些不利因素给青少年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情操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在膨大的信息量里面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 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听、说、读、写、算”一样的重要, 是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解英特网的优秀之处,而且要不断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不断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使他们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以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
  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现实生活中,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只有面向学生的客观差异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促进每个学生得到全面、最好的发展。而分层教学能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增强每一名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自信心,这样,不但发挥了学生现有水平,也挖掘出了潜在的能力,取得了全方位的发展,促进学生成才。所以,分层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中已显得尤为重要。
  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不断创新,科技的迅猛发展,都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識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善于思考、 学会独立思考, 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 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 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 不必面面俱到, 包办学生所做的一切。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 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性, 体验创新的乐趣。例如: 在讲画图软件进行绘画作品综合创作时,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并结合实际生活, 大胆创造;在讲WORD图文混排时, 需要用到绘图工具栏, 我只是把工具栏上的重点工具, 如艺术字、矩形框、阴影、三维效果、填充、自选图形的用法、填充颜色等演示了一下, 具体的操作及拓展空间留给学生自己完成、思考。
  总之,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就需要大量的新型人才,特别是具有全面而坚实的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础)、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结构、能与人合作共事、富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并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努力为他们奠定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使他们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关注人全面发展过程中精神世界的问题,培育当代中学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建设中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首要任务,广大政治教师必须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摘 要: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材、教法等都有了很大变化。为了使初中地理教学现状有切切实实的变化,教师首先要打破传统地理教学观念,采取新模式开展教学,不能穿着新鞋子走旧路。为了使教学改革有的放矢,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分析影响教学的因素,创新教学思路,多管齐下,从多方面唤起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效
新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构建新型的作业体系,以高中历史作业体系来看,传统的作业形式拘泥于陈旧、呆板的模式,题型、题目少,停留在填空、选择、问答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的考察非常片面,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构建高中历史新型作业体系的目标渐被提上日程。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活学活用、利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等等,都是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一、高中历史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