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jr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关注人全面发展过程中精神世界的问题,培育当代中学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建设中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首要任务,广大政治教师必须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材有机结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培育和践行》),以鲜明的观点和明确的任务,部署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指南。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党的政治优势,思想政治课是这一优势在国民教育中的落实。发挥好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1.从单一认知走向多元体验
  当前,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社会整体物质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的同时,中学生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多样、多变,中学生面对的诱惑和冲击明显增多。中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也从改革开放初期相对单一变为更加多样。随着中学生生理及心理的发育,及其自身认知的不断提高,探索欲望逐渐增强,日渐形成多元化的认知需要。在民主、法制等积极正面思想逐步深入人心的同时,西方社会各种不良思潮正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中学生健康、稳定价值观的形成,部分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出现了偏差甚至畸形。
  2.受功利主义思潮影响比较大
  目前,我们国家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一味抓升学率,教师一心一意抓成绩,导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当前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给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造成了很深的负面影响,这使得部分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扭曲,他们认为读书就是为了自己过上好日子而不知感恩。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心若冰清,天塌不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动于衷。
  3.从维护集体转为推崇个体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中学阶段,学生肯定自我、张扬个性不断被片面强化,个体意识不断增强,个人的价值越来越得到重视和肯定,随之产生了个人主义及个人至上的思潮,片面放大了个体在集体中的作用和地位,出现了强调社会适应自我,索取先于奉献及利益最大化的错误思想,逐渐偏离或否定了崇尚集體主义的主流价值取向。
  二、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的把握
  1.变课堂为沙龙,让学生在交流中认同核心价值观
  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天然的滞后性与理论发展的前进性的矛盾是比较突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承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任,不仅要立足于教材本身,更要把“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人日常的教学内容中,使得教学的育人目标更具有时代特征。这种融人不是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简单相加,更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呈现,而是立足于学生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提供活脱脱的生活材料、创设思辨交流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形成思想的共鸣。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2.用实现“中国梦”坚定中学生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世界排名还很靠后,经济也不及那些发展了几百年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达。这使得部分学生觉得我们国家的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不如别人,进而对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产生疑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必须纠正这部分中学生的错误思想,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国情,理性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果,让学生坚信“中国梦”是强国梦更是富民梦。在经济生活教学中,教师讲解“收入影响消费”时,可以列举数据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也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对比从小到大家庭生活的变化,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在政治生活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说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通过分析,让学生坚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定是一条康庄大道,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3.打造环境育人条件,培养学生正面认同感
  校园环境建设是中学德育渗透的主要渠道之一,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学校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及宣传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培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的学校精神,紧密结合时代精神,提炼富有内涵和个性的办学理念,及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让中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例如:紧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把师德活动的开展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总体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开展“对学生要有爱心,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对同事要有诚心”三心活动,使师生凝心聚力,培育一支个人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通过教师个人正面形象的建树,影响并推动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如:与时俱进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各种传统、重大节日等,以学校现有学生行为规范制度为基础,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在加强中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再如:提高师生的团队精神。在师生中创造性地开展以加强师生关系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重点突出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温暖,构建师生关系,增进彼此了解,努力促成“亲其师,信其道”的健康中学生群体意识形成。
  切实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要求,使思想政治课教育功能的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紧密结合起来,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贡献出教育的支撑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的理念逐渐被更多的人认可、接受的情况下,广大的物理教师不断地探索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践,将理念具体化,变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许多成绩。  关键词:物理知识构建;教学目标;多媒体物理教学  一、关注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充分建立在对学生学习条件及学习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在学生建构知识时,要注意学生已有知识、前概念等因素对他们的
摘 要:蒙古族进入阶级社会后,原始氏族制的群婚伴随己经产生并逐渐确立了的一夫一妻制相衍而下几个世纪。这一相行并存的婚姻现象长期保留于蒙古社会,使其婚姻习俗别具特色,本文试就蒙古社会存在的婚姻形式及婚姻缔结过程进行简单介绍和论述。  关键词:蒙古族;婚姻形式;婚姻缔结过程  一、蒙古族的婚姻形式  蒙古族的婚姻习俗带有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制度影响的痕迹,其婚姻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一夫一妻
摘 要: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同时,对教育教学领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因为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被教学改革的车轮碾过。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为了改变革语文教学当前面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的浪潮,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期达到讲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素质教育  众所周知,农村教育教学滞后现象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作为农村教师,
摘 要:朗读是艺术的"再创造",朗读能训练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适度的节奏感。从发挥朗读作用;创设朗读环境;培养朗读技巧;拓宽朗读渠道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朗读。  关键词:朗读;记忆;质量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初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势在必行,而朗读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要充分重视朗读,要唤起学生对朗读的"愉悦",以教学带朗读,以朗读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