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10-048-02
教学要求:
1.复习本单元学习的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对这一重点训练项目的理解和掌握。
2.指导学生审清题意,明确习作要求,自拟作文题目,根据中心思想选择真实、新颖、有说服力的材料,按一定的记叙顺序分几步把事情写具体清楚。
3.通过作文训练,教育学生要从小培养爱护花草树木和公共财物的思想。
教学时间:2个课时。
课前准备:电脑平台、电脑课件、“下水文”等。
教学过程:
一、作前准备
1.课前以《茉莉花》为例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让学生明确以下一些要点:
(1)“我”对两盆茉莉花爱护备至,天天观看,日日浇水,因此,大大小小的爱花事情肯定有许多,但是课文中只记叙了一件事(顶风冒雨抢救茉莉花)。因为这件事十分感人,在作者所有爱护花的事件中是很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作者爱护茉莉花的思想感情,是一件典型、有说服力的事例。
(2)作者在写抢救茉莉花这件事情时,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几步来写的:早晨,“我”把花搬到花园里;午后,突然刮风下起了暴雨;“我”顶风冒雨抢救茉莉花的经过;茉莉花安然无恙。
(3)在记叙事情经过时,作者注意突出重点,把冒雨救花这部分写得特别具体,通过人物的动作、心里活动、外貌等描写,把“我”爱花的思想感情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还通过环境描写,把“我”表达的思想感情衬托得更加突出。
2.作文前两周,要求学生收集周围有关爱护花草树木和公共财物的事例,并认真做好记录。
二、习作指导
(一)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导语:题目是一篇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概括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要是不理解题意就作文,往往会文不对题,甚至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因此,我们在动笔之前要认真审清题意,并根据题意确定写作的范围、重点。
出示作文题: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知识,自命题目作文,写一件某人爱护花草树木或公共财物的事。(板书课题)
1.学生读题,讨论题意。(中心:表现某人爱护花草树木或公共财物的思想品质;范围:记一件事,以记事为主;对象: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附加要求:自拟题目作文。)
教师小结:这次习作要求写一件事,中心是表现某人爱护花草树木或公共财物的思想品质。某人一般可以理解为包括自己在内的任何一个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同学、老师、家长、邻居或其他什么人。另外,还要自拟题目作文。
板书设计:
写一件某人爱护花草树木或公共财物的事
中心:表现某人爱护花草树木或公共财物的思想品质
范围:记一件事,以记事为主
对象: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
附加要求:自拟题目作文
出示文字题:(完成下面的判断题)
2.默读下列事例,想想哪些符合题意,哪些不符合,并说说理由。(符合的打“”,不符合的打“”)
1)谢文威同学看见有人在路旁的小树上系上绳子晒衣服和被子,把小树干都拉弯了,他回家写了一块“请爱护小树,禁止在此晒衣服和被子”的告示牌插在小树旁。( )
2)退休工人李伯伯每天都在为厚高村里的小花园花木锄草、浇水、施肥,还在小花园里栽上各种蔬菜,他真是个辛勤的园丁。( )
3)台风刚过,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被台风刮得东倒西歪,黄海燕老师带领我们抢救花木,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 )
4)吃晚饭时,天突然刮起大风,林燕华同学想起刚才打扫教室时忘了关窗,就立刻向学校跑去……( )
六(4)班学雷锋小组的几位同学放弃星期天休息,到学校里修理损坏的课桌椅。( )
我们班教室墙上挂着的一面“流动红旗”掉在地上,许泰禄同学看见了就捡起来,把它挂在墙上。( )
(提示:上述事例中,1)、4)符合题意,其余的都不符合。理由是:2)写的不是一件事3)、5)不是写一个人,而是写一群人;6)写的主要是反映爱护集体荣誉的思想,与这次习作“中心”不相符。)
(二)根据题意,选择材料
导语: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是本单元作文训练的重点。材料是为文章的中心服务的,因此,材料的选择、取舍、详略,都要围绕文章的中心进行。那么,怎样选择材料呢?
出示文字题:(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选择材料时要做到:先确定材料的 ,再从范围内选出 的材料;所选的材料要 、 、 。
出示文字题:(完成下面的选择题)
2.唐敏同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事例很多,请你比较一下,下面哪些事例更典型些,为什么?(请画上“√”)
1)他发现教师办公室旁边的水龙头在滴水,顺手把它拧紧了。( )
2)下课时,他看到半截粉笔掉在地上,就捡起来放进讲台的粉笔盒里。( )
3)下午放学了,他刚要走出校门,突然望见教室里的日光灯还亮着,急忙跑回教室去关灯。( )
4)他发现综合楼门前那块写通知的小黑板被风刮倒横在路当中,就立马把它扶起来。( )
5)教室的门坏了,他放弃星期天休息,拿着工具来学校把门修好了。( )
(提示:比较之下,上述事例中3)、5)更典型些,因为这样做不容易,所以就更有说服力。)
3.各自选材,然后交流评讲:哪些事例典型,哪些事例不够典型。(指几名口述,然后师生评议。)
(三)围绕中心,安排材料。 导语:材料选定后,要考虑按一定的记叙顺序安排好材料,还要考虑哪些材料可以合并起来简略地写,哪些材料可以分几步详细地写,使文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那么,《茉莉花》一文是怎样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出示文字题:(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茉莉花》一文写的是“我”珍惜与爱护茉莉花的事,作者选择了 、 、 等材料,按 的顺序安排,重点写 。
出示文字题:(完成下面的选择题)
2.比较下列两个提纲,哪一个提纲列得好,为什么?(请画上“√”)
第一个提纲:( )
1)唐敏同学爱护公共财物;
2)教室的门坏了,他利用星期天把门修好了;
3)老师表扬了他。
第二个提纲:( )
1)唐敏同学爱护公共财物;
2)他看到教室的门被某同学踢坏了;
3)他向邻居借了工具,从家里找了几块木板;
4)星期天,他拿着工具和木板来学校修理教室的门;
5)一位同学叫他去打兵乓球,可是他不肯去;
6)修到一半,他一不小心就把食指头给砸伤了;
7)他坚持到最后,终于把教室的门修好了;
8)第二天,老师在班里表扬了他。
(提示:对比之下,上述第二个提纲列得好,因为它把经过部分分几步来写,容易写得具体清楚。)
3.根据中心,上述第二个提纲中哪些内容该详写,哪些内容可以略写。(提示:上述第二个提纲中4)、6)、7)该详写,其它可以略写。)
4.自拟作文题目,根据所选的材料列出提纲,注意处理好详略。(指几名分别写在练习本上,然后逐个投影,师生讨论交流。)
提示:按照这次习作的要求,可以根据作文材料拟定出一个个具体的题目,诸如《修课桌》、《她爱护花木》、《关水龙头》、《修教室门》、《关教室窗》、《小树得救了》等等。然后,按一定的记叙顺序安排好所选的材料,列出作文提纲,并注明详写或略写,做到详略得当、眉目清楚。
(四)“下水文”引路,掌握写法。
出示“下水文”提纲:
题目:修椅子
中心:表现林老师爱护公共财物的好品质。
提纲:
一天中午,林老师在教室里修理椅子。(略写)
他刚修好一张椅子,又细心查看另一张椅子。(详写)
忽然,他一不留神就把拇指头给砸伤了。(详写)
他坚持到最后,终于把教室里的坏椅子修好了。(详写)
林老师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略写)
(五)动笔作文,认真修改。
提示:下笔行文时,要注意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里活动等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还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文章的中心思想,使中心思想更鲜明、突出。
三、作后讲评
(一)讲评要点:
1.作文材料的选择较典型;
2.作文材料的安排较合理;
3.记事的重点部分写得比较具体清楚。
(二)讲评步骤:
1.选择学生作文中符合要求的习作一两篇交流并评议。
2.挑选习作中的材料选择不够典型的例子,师生分析、讨论。
3.挑选习作中的事情经过记叙不具体清楚的例子,先分小组讨论、修改,再师生讨论、修改。
4.各自反复修改自己的习作。
附“下水文”:
修椅子
吴新龙
一天中午,天气很闷热,喧闹了一个上午的校园已经安静了下来。我刚吃完午饭,忽然听到从五(2)班教室里传出的“砰砰”声。于是我怀着好奇心爬上教学楼看个究竟,走到教室门口一看,原来是林老师在为五(2)班修理椅子。
这时候,他刚修好一张椅子,又细心地查看另一张椅子。他用手摇一摇,要是没问题或者不大碍事就放过了它,又接着查看别的椅子。就这样,他对每张椅子都认真地摆弄一下,如果发现哪一张椅子不稳定或者损坏了,就用铁锤给它钉上几枚钉子。这时,我生怕干扰他的“美差”,干脆站在窗户的一边,按“兵”不动。
我从窗口往室内看,只见林老师把衬衫脱了下来,他的背心已经被汗水湿透了。他查了又查,看了又看,走过几张课桌的位置,又发现一张椅子坏了。于是他熟练地用左手扶住钉子,右手举起铁锤使劲打,锤起锤落,不时发出“砰砰砰”的响声。忽然,他一不留神就打下去,可这一锤打偏了,恰好击中拇指头。此刻,他连忙吸了一口气用力吹了几下,却没有唉声叹气,又举起铁锤继续打……
看到这里,我对林老师油然生敬,便迈开脚步踏进教室里,情不自禁地说:“林老师,你辛苦了!”他猛然抬起头,微笑着说:“哎,是吴老师呀!没办法,眼看着一张张椅子损坏了,我作为老师有责任把它们修理好。”听了这句话,我打心眼里敬佩他,便激动地说:“我来帮你的忙,助你一臂之力吧?”他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便恳切地说:“不用,你回家休息吧!剩下的这两张椅子,我很快就修好了。”说完,他又埋头干起来,直到把坏椅子修理完了,才离开教室。
后来,我回到宿舍里准备休息了,可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林老师,你不仅是学生们心目中的好园丁,还为老师们树立了好榜样啊!
教学要求:
1.复习本单元学习的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对这一重点训练项目的理解和掌握。
2.指导学生审清题意,明确习作要求,自拟作文题目,根据中心思想选择真实、新颖、有说服力的材料,按一定的记叙顺序分几步把事情写具体清楚。
3.通过作文训练,教育学生要从小培养爱护花草树木和公共财物的思想。
教学时间:2个课时。
课前准备:电脑平台、电脑课件、“下水文”等。
教学过程:
一、作前准备
1.课前以《茉莉花》为例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让学生明确以下一些要点:
(1)“我”对两盆茉莉花爱护备至,天天观看,日日浇水,因此,大大小小的爱花事情肯定有许多,但是课文中只记叙了一件事(顶风冒雨抢救茉莉花)。因为这件事十分感人,在作者所有爱护花的事件中是很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作者爱护茉莉花的思想感情,是一件典型、有说服力的事例。
(2)作者在写抢救茉莉花这件事情时,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几步来写的:早晨,“我”把花搬到花园里;午后,突然刮风下起了暴雨;“我”顶风冒雨抢救茉莉花的经过;茉莉花安然无恙。
(3)在记叙事情经过时,作者注意突出重点,把冒雨救花这部分写得特别具体,通过人物的动作、心里活动、外貌等描写,把“我”爱花的思想感情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还通过环境描写,把“我”表达的思想感情衬托得更加突出。
2.作文前两周,要求学生收集周围有关爱护花草树木和公共财物的事例,并认真做好记录。
二、习作指导
(一)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导语:题目是一篇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概括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要是不理解题意就作文,往往会文不对题,甚至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因此,我们在动笔之前要认真审清题意,并根据题意确定写作的范围、重点。
出示作文题: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知识,自命题目作文,写一件某人爱护花草树木或公共财物的事。(板书课题)
1.学生读题,讨论题意。(中心:表现某人爱护花草树木或公共财物的思想品质;范围:记一件事,以记事为主;对象: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附加要求:自拟题目作文。)
教师小结:这次习作要求写一件事,中心是表现某人爱护花草树木或公共财物的思想品质。某人一般可以理解为包括自己在内的任何一个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同学、老师、家长、邻居或其他什么人。另外,还要自拟题目作文。
板书设计:
写一件某人爱护花草树木或公共财物的事
中心:表现某人爱护花草树木或公共财物的思想品质
范围:记一件事,以记事为主
对象: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
附加要求:自拟题目作文
出示文字题:(完成下面的判断题)
2.默读下列事例,想想哪些符合题意,哪些不符合,并说说理由。(符合的打“”,不符合的打“”)
1)谢文威同学看见有人在路旁的小树上系上绳子晒衣服和被子,把小树干都拉弯了,他回家写了一块“请爱护小树,禁止在此晒衣服和被子”的告示牌插在小树旁。( )
2)退休工人李伯伯每天都在为厚高村里的小花园花木锄草、浇水、施肥,还在小花园里栽上各种蔬菜,他真是个辛勤的园丁。( )
3)台风刚过,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被台风刮得东倒西歪,黄海燕老师带领我们抢救花木,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 )
4)吃晚饭时,天突然刮起大风,林燕华同学想起刚才打扫教室时忘了关窗,就立刻向学校跑去……( )
六(4)班学雷锋小组的几位同学放弃星期天休息,到学校里修理损坏的课桌椅。( )
我们班教室墙上挂着的一面“流动红旗”掉在地上,许泰禄同学看见了就捡起来,把它挂在墙上。( )
(提示:上述事例中,1)、4)符合题意,其余的都不符合。理由是:2)写的不是一件事3)、5)不是写一个人,而是写一群人;6)写的主要是反映爱护集体荣誉的思想,与这次习作“中心”不相符。)
(二)根据题意,选择材料
导语: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是本单元作文训练的重点。材料是为文章的中心服务的,因此,材料的选择、取舍、详略,都要围绕文章的中心进行。那么,怎样选择材料呢?
出示文字题:(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选择材料时要做到:先确定材料的 ,再从范围内选出 的材料;所选的材料要 、 、 。
出示文字题:(完成下面的选择题)
2.唐敏同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事例很多,请你比较一下,下面哪些事例更典型些,为什么?(请画上“√”)
1)他发现教师办公室旁边的水龙头在滴水,顺手把它拧紧了。( )
2)下课时,他看到半截粉笔掉在地上,就捡起来放进讲台的粉笔盒里。( )
3)下午放学了,他刚要走出校门,突然望见教室里的日光灯还亮着,急忙跑回教室去关灯。( )
4)他发现综合楼门前那块写通知的小黑板被风刮倒横在路当中,就立马把它扶起来。( )
5)教室的门坏了,他放弃星期天休息,拿着工具来学校把门修好了。( )
(提示:比较之下,上述事例中3)、5)更典型些,因为这样做不容易,所以就更有说服力。)
3.各自选材,然后交流评讲:哪些事例典型,哪些事例不够典型。(指几名口述,然后师生评议。)
(三)围绕中心,安排材料。 导语:材料选定后,要考虑按一定的记叙顺序安排好材料,还要考虑哪些材料可以合并起来简略地写,哪些材料可以分几步详细地写,使文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那么,《茉莉花》一文是怎样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出示文字题:(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茉莉花》一文写的是“我”珍惜与爱护茉莉花的事,作者选择了 、 、 等材料,按 的顺序安排,重点写 。
出示文字题:(完成下面的选择题)
2.比较下列两个提纲,哪一个提纲列得好,为什么?(请画上“√”)
第一个提纲:( )
1)唐敏同学爱护公共财物;
2)教室的门坏了,他利用星期天把门修好了;
3)老师表扬了他。
第二个提纲:( )
1)唐敏同学爱护公共财物;
2)他看到教室的门被某同学踢坏了;
3)他向邻居借了工具,从家里找了几块木板;
4)星期天,他拿着工具和木板来学校修理教室的门;
5)一位同学叫他去打兵乓球,可是他不肯去;
6)修到一半,他一不小心就把食指头给砸伤了;
7)他坚持到最后,终于把教室的门修好了;
8)第二天,老师在班里表扬了他。
(提示:对比之下,上述第二个提纲列得好,因为它把经过部分分几步来写,容易写得具体清楚。)
3.根据中心,上述第二个提纲中哪些内容该详写,哪些内容可以略写。(提示:上述第二个提纲中4)、6)、7)该详写,其它可以略写。)
4.自拟作文题目,根据所选的材料列出提纲,注意处理好详略。(指几名分别写在练习本上,然后逐个投影,师生讨论交流。)
提示:按照这次习作的要求,可以根据作文材料拟定出一个个具体的题目,诸如《修课桌》、《她爱护花木》、《关水龙头》、《修教室门》、《关教室窗》、《小树得救了》等等。然后,按一定的记叙顺序安排好所选的材料,列出作文提纲,并注明详写或略写,做到详略得当、眉目清楚。
(四)“下水文”引路,掌握写法。
出示“下水文”提纲:
题目:修椅子
中心:表现林老师爱护公共财物的好品质。
提纲:
一天中午,林老师在教室里修理椅子。(略写)
他刚修好一张椅子,又细心查看另一张椅子。(详写)
忽然,他一不留神就把拇指头给砸伤了。(详写)
他坚持到最后,终于把教室里的坏椅子修好了。(详写)
林老师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略写)
(五)动笔作文,认真修改。
提示:下笔行文时,要注意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里活动等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还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文章的中心思想,使中心思想更鲜明、突出。
三、作后讲评
(一)讲评要点:
1.作文材料的选择较典型;
2.作文材料的安排较合理;
3.记事的重点部分写得比较具体清楚。
(二)讲评步骤:
1.选择学生作文中符合要求的习作一两篇交流并评议。
2.挑选习作中的材料选择不够典型的例子,师生分析、讨论。
3.挑选习作中的事情经过记叙不具体清楚的例子,先分小组讨论、修改,再师生讨论、修改。
4.各自反复修改自己的习作。
附“下水文”:
修椅子
吴新龙
一天中午,天气很闷热,喧闹了一个上午的校园已经安静了下来。我刚吃完午饭,忽然听到从五(2)班教室里传出的“砰砰”声。于是我怀着好奇心爬上教学楼看个究竟,走到教室门口一看,原来是林老师在为五(2)班修理椅子。
这时候,他刚修好一张椅子,又细心地查看另一张椅子。他用手摇一摇,要是没问题或者不大碍事就放过了它,又接着查看别的椅子。就这样,他对每张椅子都认真地摆弄一下,如果发现哪一张椅子不稳定或者损坏了,就用铁锤给它钉上几枚钉子。这时,我生怕干扰他的“美差”,干脆站在窗户的一边,按“兵”不动。
我从窗口往室内看,只见林老师把衬衫脱了下来,他的背心已经被汗水湿透了。他查了又查,看了又看,走过几张课桌的位置,又发现一张椅子坏了。于是他熟练地用左手扶住钉子,右手举起铁锤使劲打,锤起锤落,不时发出“砰砰砰”的响声。忽然,他一不留神就打下去,可这一锤打偏了,恰好击中拇指头。此刻,他连忙吸了一口气用力吹了几下,却没有唉声叹气,又举起铁锤继续打……
看到这里,我对林老师油然生敬,便迈开脚步踏进教室里,情不自禁地说:“林老师,你辛苦了!”他猛然抬起头,微笑着说:“哎,是吴老师呀!没办法,眼看着一张张椅子损坏了,我作为老师有责任把它们修理好。”听了这句话,我打心眼里敬佩他,便激动地说:“我来帮你的忙,助你一臂之力吧?”他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便恳切地说:“不用,你回家休息吧!剩下的这两张椅子,我很快就修好了。”说完,他又埋头干起来,直到把坏椅子修理完了,才离开教室。
后来,我回到宿舍里准备休息了,可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林老师,你不仅是学生们心目中的好园丁,还为老师们树立了好榜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