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徕器”及相关问题探讨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ji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初,陕西省眉县出土了一批共27件西周青铜器,每一件都铸有铭文,器上记载了“单徕”及其家族史事,铭文数量之大,问题涉及面之广,为多年来所罕见。四十二年、四十三年徕鼎上,纪年、月、“月相”、干支纪日完备,是“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以来最重要的相关发现之一,也是对工程阶段性结果的检验和挑战;徕盘所记西周王世系统之完整,为西周文物中仅见。“徕器”将在三代学术研究中产生重要作用。 In early 2003, a total of 27 pieces of Western Zhou bronzes were unearthed from Meixian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Each piece was inscribed with inscriptions. The inscription records the number of inscriptions on “Single Leo” Rare for many years. Forty-two years and forty-three years of Lai Ding, Chronicles, Months, “Moon Phases”, and the completeness of discipline and discipline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lated discoveries since the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Project” was started. The test and challenge of the result; the complete system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Emperor Wang system is only seen in the relics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Rite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ree generations of academic research.
其他文献
赖燕英 小学英语高级教师,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小学英语教研员,广州市优秀教师。广东省、广州市小学英语骨干教师。撰写的论文多篇发表、获奖.参与、主持省、市、区级多项课题。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小学高年级英语复习教学中存在的知识零散、方法单一、费时低效等问题,提出了“话题式”复习课教学模式。该模式就是以话题为载体,结合词汇、语法,贯穿听、说、读、写、做等能力进行操练,这样可以较有效地提高小学高年级
摘 要: 目前,我国对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视度显著提升。作为社会发展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思政教育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着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本文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内涵和必要性,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社会课堂、考核评价等维度,提出具体的进课堂途径。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进课堂  一、引言  如今,思政教育发挥的作用愈加关键。但尚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分析和解决,不断形成有
海外华文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或拓展课,由于学科建设尚不成熟,对于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各所高校都还在探索之中。虽然没有必要将任何一种方法定为
POD是英PrintOnDemand的缩写,字面直译为按需印刷,顾名思义,就是按消费者的需要来印刷,它是出版印刷技术在数字化技术支撑下的新发展。按需印刷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定义,从技术层面
摘 要: 新时代的教育事业一直处于快速稳定的发展状态,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不断更新和完善学分管理制度。经过长时间探索与发现,创新和发展了丰富的学分制管理形式。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挖掘教育优势,有效实现高职教师的“教”和高职生的“学”之间的融合。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分制的具体内容需要有所改变,更好地和专业教育结合,促进高职生有效利用学习时间,培养自主学习积极性,推动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高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和
摘 要 提高农村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做到:彻底解放思想,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巧设情境,激发兴趣;鼓励合作探究;优化情感教学,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激发兴趣;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6-0160-01  在我们农村中学,多数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只是被迫做数学,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会主动思考
摘 要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2.理解文中语句,体会种树人的用心,联系生活实际领悟作者受到的启迪,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3.学习并运用“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教学重点、难点:从文中领悟作者受到的启迪;学习运用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关键词 课堂实录;教学重点;学习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