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anw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对处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神水”,如果将这"神水"洒在刻画的人物身上,就能够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使读者能深入人物心灵,体会人物丰富的感情。
  一.心理描写方法
  (一)用内心活动直接刻画心理
  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描写,常用“他想到(感到、觉得、希望、回忆、思索)”等字眼作为标志;或者运用语句引出心理活动,诸如“他的思想迸跳起来(他的脑海里不断地涌现出)”等,这些词句直接引发丰富的内心世界,来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
  【名家片段】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阿Q正传》)
  【评析】作者鲁迅借“他(阿Q)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引出其心理,有力地揭露国民愚昧、麻木的灵魂,揭示了封建势力吃人的本质。
  (二)用幻觉梦境曲折反映心理
  即通过描写人物在特定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幻觉梦境,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因为在幻觉和梦境中,往往曲折地坦露心理,显得巧妙深刻。
  【名家片段】黛玉恍惚又像果曾许过宝玉的,心内忽又转悲作喜,问宝玉道:“我是死活打定主意的了。你到底叫我去不去?”宝玉道:“我说叫你住下。你不信我的话,你就瞧瞧我的心。”说着,就拿着一把小刀子往胸口一划,只见鲜血直流。黛玉吓得魂飞魄散,忙用手握着宝玉的心窝,哭道:“你怎么做出这个事来,你先来杀了我罢。”宝玉道:“不怕,我拿我的心给你瞧。”还把手在划开的地方儿乱抓。黛玉又颤又哭,又怕人撞破,抱住宝玉痛哭。宝玉道:“不好了,我的心没有了,活不得了。”说着,眼睛往上一翻,“咕咚”就倒了。(《红楼梦》第八十二回)
  【评析】林黛玉梦见宝玉掏心给她看而致死的噩梦,既透露了她对爱情婚姻的绝望,又曲折地反映了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预示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三)用言行环境侧面表现心理
  契訶夫说:“最好还是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能够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确实,“言为心声”,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当然,也可以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刻画好言行环境,往往能从侧面含蓄地表现心理活动。
  【名家片段】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样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最后一课》)
  【评析】作者都德通过刻画韩麦尔先生痛苦的语言和动作,有力表现其内心难以言状的悲痛和愤懑,使爱国感情在读者心中产生共鸣。
  二.演练提高
  试以“ 的滋味”写一段心理描写。
  【习作展示】
  军训的滋味
  军训犹如那又绿又长的苦瓜。第一天,我们穿好一身绿色军装,兴高采烈地来到军训训练场地,心想着:“军训是如何如何地美好有趣。”可万万没有想到参加军训如同进入了“魔鬼训练战场”,面对着火红火红太阳的炙烤,在龚教官的教导下站军姿——“两手轻轻握拢,中指紧贴于裤缝线,两脚跟微微并拢,但需打开六十度角,抬头挺胸,目视前方。”我们都犹如一颗颗青松般地立在操场上,这种滋味儿就像吃了苦瓜似的。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直往下流,脖子上的汗、背上的汗水都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这会儿,我们多么希望龚教官大发慈悲饶了我们,龚教官似乎看出了我们心思,大声说:“你们可别想偷懒,站半个小时军姿!别动!”这严厉的命令吓得我们毛骨悚然,我们都撅着嘴巴,显出一副无可奈何的苦恼模样。
  心理描写好像人物无声的语言,它能把人物复杂内心表现出来,产生撼人的艺术魅力。只要你用心体会上述方法,并加以创造性运用,自能写出佳作来。
  刘兴修,教师,现居湖南安仁。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等教学要求,提倡学生“自主拟题”,“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觉,沟通见解”。但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作文教学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写作知识教学成为主要任务,学生则处于被
高中语文是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课程,长久以来,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制约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经过摸索实践,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措施。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语文教学气氛不浓厚,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仍然是教学的真正主宰,依旧是语文大戏中的“主角”,多数是陈述式的、刻板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不浓厚,学生的语文兴趣也无法激发。
随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对语文课堂教学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为能够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满足现代需求,并且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应当选择有效措施及策略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使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得到提高。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学习过程而言去,其本质就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为重要动力,只有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能够使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知识自主
看到《小镇往事》的这一段,“她好像还嫌一天到晚打衣服不够她忙似的,又养起了鸡鸭。房前屋后,充满了鸡屎味,鸭屎味。空气中经常飘忽着肮脏的羽毛。她故意把自己搞得很累,让我即使晚上和她睡在一起之后,想做什么也于心不忍”,一下子就想起了鲁迅的《伤逝》。因为《伤逝》里有一个类似的细节,子君也养起了鸡,而这便成为她和涓生隔膜的一个象征。这个隔膜的实质就是女性所安于的平凡的日常生活和男人的野心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
在我看来,语文教学可归结为“三位一体”,即:阅读是核心,活动是平台,专业引领是条件。因此,抓住阅读即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源头。如何有效进行阅读教学,谈几点认识。  1.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需要(学情)确定教学内容  依据教材的文体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各种文体有不同的教学侧重。论述类,侧重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实用类(比如新闻),侧重把握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文学类,侧重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知人论世。现在都实
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神圣”得再也找不回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些陈词滥调的背后,是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消退,真情失落业已成为作文教学中的痼疾。对此,我曾苦苦思索:如何调动学生作文时的真情?   一、重视周记训练,打磨学生的情感积淀   心
《老王》是杨绛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了作者对老王的怀念与敬重。  对此文的解读,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对老王的解读  从文章的标题看,老王是作者难忘的对象,有“命苦”的一面——住所之陋:他住在“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的“几间塌败的小屋”,并且还“住那儿多年了”。身世之孤:老王有一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他只能指望自己。职业之难: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不但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为以后高年级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影视资源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成了小学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产生的积极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生心理和思想还不成熟,处于懵懂时期,对于未知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这就需要小学教师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
《季氏将伐颛臾》一文被多家中学语文教材收入,可见其经典性。关于这篇文章的论文和教学设计也是不可胜数,而文中的仁政思想更是阐释的焦点。然而,综观各文献,笔者发现这些文章存在一个问题:因为本文中孔子反对武力就认定孔子只提倡“修文德”而反“武力”,只尚文而不尚武。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狭隘化,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有的研究者自身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比如刘芳在《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中发表的论文《一斑窥全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这是《老子》思想的总纲。仔细研读这章内容,像有一把大扫帚,在心海中翻搅,将心田中的尘垢清扫,劈开一道银光,虽然这些顿觉的灵光无比幽微,可还是被强烈的震撼着。掩卷沉思,老子的这些哲学思想,不是同样也可以用于我们的教育事业么?   宇宙万物都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