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合成了硫醇类配体N-乙酰-L-半胱氨酰基苯胺(L-1)、N-乙酰-L-半胱氨酰基苯酚酯(L-2)和N-乙酰-L-半胱氨酰基乙酯(L-3)。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CD)光谱、动态光散射(DL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研究了乙醇中L-1~L-3与Ag+配位后的光谱性质和形貌特征。结果表明,L-1和L-3与Ag+形成了配位聚合物,观察到与Ag(I)-Ag(I)相互作用相关的吸收和荧光光谱信号,但这两个体系的光谱并不相同;而L-2则与Ag+形成了配位寡聚物,对应的吸收和荧光光谱信号均较弱、峰波长较短。Ag(I)-L-1和Ag(I)-L-3配位聚合物体系中还观察到对应的吸收的CD信号,意味着手性氨基酸残基的分子手性已传递至超分子聚合物Ag(I)-Ag(I)相互作用相关的生色团上,这归因于配体侧链间的相互作用;而Ag(I)-L-2配位聚合物体系则无CD信号。据此推测,Ag(I)-L-1和Ag(I)-L-3配位聚合物中配体侧链间的作用可能是氢键作用,且二者的作用模式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