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美学思想主体性特征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ke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览我国进百余年的美学史,朱光潜先生无疑我国美学界的泰斗级人物。他学贯中西,既熟稔中国传统文化,又深谙西方现代美学与心理学理论,并在融通二者的过程中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朱氏美学体系。本论文从不同视角出发,专事研究朱光潜美学思想的主体性特征,并基于主体性视角,重估朱氏美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立场上的学术价值与意义。本论文主体分四部分,共十节,约六万字。导论部分主要包括文献综述与对主体性问题的界说。截至当前,我国学界对于朱光潜美学的研究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主要涵盖四种基本研究策略:单一理论研究、分期理论研究、对照研究、论辩式研究。这四种研究策略虽各有所长,却鲜有涉及朱氏美学的某一整体特征与风貌。本文在通览朱氏美学的基础上持论,主体性是其显明特征。作为发轫于西方近代哲学、美学,极具人本主义色泽的概念,主体性并无明确定义,其内涵亦趋于多元。本文将其界定为一种主体优于客体的状态,主要包括主体行为之自为性、主体身体与思维之能动性等表征。而具有主体性特征的美学则是一种围绕主体(审美主体)生发开来的美学,其研究始终以主体为起点、基点和旨归。第一章聚焦于朱氏美学本身,静态地剖析其中所蕴含的主体性特征,主要有三:其一,以主体作为美学研究的起点。朱光潜早期论美,所采用的是标准的心理学美学路径,而从心理学切入美学研究也便意味着是以主体,尤其是主体的心理表征为研究起点。至于后期,尽管朱氏美学发生了哲学美学的转向,但朱光潜依旧将审美主体列为审美活动与美学研究的初始环节。其二,以主体为美学体系的基点。朱光潜美学思想中的主要观点,如美感观、美本质观都是围绕主体生发而成的:其美感观暗示,一切美感经验的得来都是主体主动参与审美活动的结果;其美本质观指示,"美或不美"终究是个属于人类主体的命题。进言之,整个朱氏美学体系都建基于主体这个立足点,是一种关于主体的美学。其三,以主体为美学研究的旨归。朱光潜谈美的目的是谈人,即通过美感教育实现人生的净化,这主要包括陶冶心性、疏导冲动、拓宽眼界等要义。第二章采取动态的视角,通过对比朱光潜与同期美学家蔡仪、李泽厚、宗白华的美学思想之异同,进一步凸显朱氏美学的主体性特征。朱光潜与蔡仪在美学思想上体现出鲜明的主客之分:前者认为主体是审美活动的主导与核心力量,美与美感究其本质都是主体主动观审和经验外物的结果;后者则更多地趋向于将客体(属性)视为美与美感的本质来源,认为主体的审美活动仅是对客体的纯粹反应,而不含有主观创造的成分。朱光潜与李泽厚的在美学上都主张一种兼顾主客体的"统一"性的关系,但前者主要标举的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能动性与自为性,后者则将审美主体的感官与行为皆看作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不断"积淀"的产物,倾向于以社会性来统摄主体性。朱光潜与宗白华在美学见解上相似度较高:两人都极力标举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意义与价值,尤其注意发掘美学的人学属性与人本内涵,其美学思想皆以主体为本位,透露着浓厚的主体性特征。第三章立足于主体性视域,对朱氏美学的相关观点的学术价值展开重估。本文认为,朱氏美学在研究对象与研究立场上对于主体之维的关切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也更合乎逻辑:其一,以主体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言说对象,既发扬了西方自近代以来的主体性美学传统,又堪称是对注重气质、品性的中国传统美学之衣钵的继承,对于后世美学研究同样具有启迪作用。此外,鉴于中国当代学术语境的特殊性,以主体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对于恢复并阐扬美学之人学属性可谓是大有裨益。其二,以主体为研究立场,而这种立场较之西方近代以来的美学又体现出两重超越性:一方面,朱光潜注重主体人在知、情、意三方面的协调发展,这有别于唯理派与经验派美学对于理性或感性的单方面强调;另一方面,他的研究立场指向现实人生,致力于通过审美与美育来塑造一种达观进取的生命观。这种研究立场极富悲悯情怀与生命意味,它较之叔本华、尼采那略带悲观弃世色彩的美学而言,显然具有更高的现实品格。
其他文献
变频冷暖式空调的全年能源效率APF评价方法兼顾了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性能,由于国内空调使用习惯的原因,低温制热在APF评价中所占权重较大。结合案例分析了低温制热性能对中国
近年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青年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高校共青团要结合当前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新特点和由此带来的新挑
对于军事高技术来说,2015年是发展非常强劲的一年。介绍了以自主无人智能技术、高超声速技术、精确制导技术、航空技术、防空反导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新概念武器技术、网络
深度学习已成为图像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植物叶片图像识别为研究对象,对单一背景和复杂背景图像分别给出了优化预处理方案;设计了一个8层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系统分
《本草备要》为明末清初新安医家汪昂代表著作之一,被认为是"清代流行最广的普及性本草学著作"。其文献学价值有:1.博采众长,贯穿笺释。汪氏爰采诸家之长,以辑要的方式对本草
本文对《本草纲目》所述衡量进行了辨析。认为后人不理解李时珍衡制的主要原因是,他概述了自汉唐至明清不同时代的使用的衡量制度。
<正>本试验旨在研究土霉素、糖萜素与大蒜素在肉鸭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机理,为推广绿色饲料添加剂和发展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选取375只1日龄仙湖3号母雏肉鸭,随
植物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上古时代对植物的训化、封建时代人们对植物的观赏、栽培,还是现代人们对植物的观赏、萃取、加工和仿生研究,都离不开对植物的辨
采矿废弃地是一种在人为干扰下所遗留下的特殊地质类型,其生态系统结构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土地的使用价值与美观价值都达到了很低的水平。需要通过合理的生态恢复重建采矿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