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初中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几点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84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谈谈体会:一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改革数学方式与方法;二是在备课过程中体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三是理论联系实践,注意知识与方法的应用;四是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个性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数学是以逻辑分析为主的学科,初中数学教学作为启蒙阶段,并非只是为了教会学生得到结果,而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得到结果。因此,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教会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究、阅读、交流、创新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凸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这个要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谈谈体会。
  一、依據数学课程标准改革数学方式与方法
  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实践思想与方法的教学,首先应该把握课程标准,从大方向入手,统揽全局。只有掌握了初中数学教材的整体脉络,以教材整个体系为主为出发点,才能总结和概括全面的知识点。以“全—面—点”归纳的初中数学方式与方法教学,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课程标准—知识单元—知识点”等各方面的教学内容。比如,把初中代数的降次、换元、消元、配方等知识点与归纳、分类、抽象、数形结合等方法相结合,总结出知识点与方法的规律,建立完整的、具体的、灵活的知识点与思想方法的教学案例,依照此案例,进行初中数学方式与方法的教学研究。
  二、在备课过程中体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统筹全局、综合考虑,将每一节课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命题定理等知识点与步骤渗透到教学计划中。同时要注意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顺序和教学重点,在不同阶段将知识与方法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与方法的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数学与其他科学认识一样,它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其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路线。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或构建所做的整体性思考,它的产生源于生活,又在理论中得以发展,同时,数学思想方法也需要在生活中具体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现实生活可以将数学思想方法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如在优化分析的课程中,教学计划中以现实生活中的烧水、沏茶为案例,教育学生如何找到最佳优化方案。
  初中教师不但要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内容归纳到教学计划中,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过程也应该表现在教学计划中。数学思想方法应该是逐渐渗透在教学内容中的,比如,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在公式、定理与结论等规律的推导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解题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了解最简单方法的优点。如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的常用思维、在解方程的过程中首先消元降次等常用方法。在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过渡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新旧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如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化简公式的方法,对代数、函数、方程等问题进行相互转化,从区别中寻找联系,从联系中寻找区别,逐渐地将思想方法渗透到每一个知识点中。
  三、理论联系实践,注意知识与方法的应用
  数学知识的产生离不开相应的思想方法的产生。在数学方式与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足够的、丰富的例题和背景材料,让学生在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的同时,了解思想与方法的产生过程。这样,学生会理解“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自主构建数学的认知结构,将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融会贯通,从而培养独立判断、推理、解决问题的各项能力。
  数学教学内容可以从深层和表层两个方面定义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在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足够的表层知识,完成对教材的基础练习后才能进一步学习思想与方法。数学方式与方法作为深层知识支撑甚至决定着数学知识,它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存活于数学之中。教师在讲述概念、性质、定理时如果脱离思想方法,就会让学生停滞不前,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为了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有质的飞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提问、分析、推理是十分必要的。让学生利用创造性思维解决数学问题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更能培养其发散思考的能力。
  四、着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讲解是一方面,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推断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才是根本目的。教师在选取范例时应该注意例题一定要具有代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注意以学生的思维思考,才能设置出能够提高学生思维思考及联想能力的例题。尤其是那些对于同一个问题有许许多多不同解题方法的例题,不但可以促使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寻找最优方案。对于一些特殊的例题,可以培养学生大胆猜测与联想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打破思维惯性,培养思考的灵活性。对条件较多的数学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全面分析、具体解决每一个条件,最终得出最佳答案。要想学生能够真正拥有独特的数学思想方法还需要经历一个反复练习、不断磨砺的过程。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实践,与学生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形成个性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首先应该把握课程标准,从大方向入手,统揽全局。其次,在备课过程中应该统筹全局,将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命题定理等知识点与步骤渗透到教学计划中。再次,理论联系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知识与方法的应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最后,着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个性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肖杰.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改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方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5).
  [2]霍福德.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通报,2011(11).
  [3]陶维林编著.提升学生思维的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李剑梅.在民主和谐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贵州教育,2008(07).
  [5]王非.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数学教学效果[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07).
  [6]况清明.以情感体验训练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J].江西教育,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 基础阶段英语教育教学主要依据是《英语课程标准》,因此对教育教学的质量测试与评估,对教师工作的衡量和评价,都要从课标出发。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正确理解评价的含义和测试的功能,转变角色,真正走素质教育的道路,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测试 评估  英语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习者掌握语言,培养以英语为工具参与交际的能力,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新课程改革强调,
摘 要: 化学这门基础性的学科只要掌握了方式方法,则学习起来并不难。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将化学融入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魅力;鼓励学生进行化学研究性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情景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开发创新意识。  关键词: 化学新课标 新增知识点 高考学生答题情况 高中化学教学  全日制高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在普通初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高层次的基
兴趣是孩子们不断探究他们所生存的这个“未知”世界的动力源泉,是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孩子正处于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仅有老师与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要看孩子的兴趣,这决定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兴趣可分成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在实际活动当中,幼儿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可相互转换的,有时甚至是互为一体的。不管是为发现和满足幼儿的直接兴趣“生成”的活动,还是培养激发幼儿间接兴趣“预
摘 要: 环境化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是一门知识面广、内容丰富的课程,为使学生掌握此课程的学习方法和系统化地将此课程内容及相关知识归纳起来,深入理解环境科学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在各课程的渗透,对环境化学这门必修课程的考试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改革,由以往的卷面考试形式拓展为多种形式并重,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加权的评估方式。实践表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克服了学习上的自卑心理,
摘 要: 物理作为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基础性学科,怎样改革传统的物理学教学模式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用什么样的理论对物理教学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如何进行改革?作者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实践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物理实验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
研究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尚不完全清楚。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AS是一种血管受损后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