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闪耀智慧之光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bao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呼唤新课堂,新课堂呼唤教学智慧。智慧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重要的依据之一。灵活地应用它,整个授课的空间会在无形中得到延展。也许一个灵光闪现就会开启无数智慧的头脑;也许一个妙手偶得就能点亮无数双闪亮的眼睛。
  【关键词】语文课堂 新课程 教育智慧
  
   新课程呼唤新课堂,新课堂呼唤教学智慧。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缺乏了所谓的教育智慧,无论他怎样研究教育理论,永远也不会成为实际工作的好老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渐深入开展的今天,我们已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急需的品质,是提升教育教学品位十分重要的因素。
  课堂教学是一种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是人对人智慧的引导、激发和唤醒。语文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文化和文明的因子在学生身上积淀成人格。这就需要语文老师用智慧培育智慧。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反映在对课程资源的重视与挖掘。新课程关于“课程是经验”这一新的理念,使课程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的体验创造了条件。
  一、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的体现
  1.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体现在对生命的关注。生命是情感的生命、意义的生命、价值的生命。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自信,感受快乐,激发兴趣,获得发展。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一段共同生活的过程,这段生活的特殊性就在于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认识生活,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这段生活过程中也是师生生命价值共同提升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在和学生共同探讨中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怀,对生命情调的追求,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的形成,在激扬生命之力的同时让学生焕发生命之美。这样的语文教学才立意高远。
  2.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就是要通过教学设计让语文课上出语文的味道来。余光中说:“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始终记住:“我的血系中有一条语言的支流。”语文老师要永远姓“语”。
  3.灵活性,是课堂教学智慧的一个显著特点。马卡连科说过:“教育的技巧在于随机应变。”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一节课45分钟,尽管老师在课前准备了周详的教案,但课堂上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形总时有发生;有时学生还会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关的问题,这时,正需要老师在瞬间作出果决的判断和机敏的反应。
  4.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课堂教学智慧的本质特征。启发诱导,就是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依据学生思维的发展趋势,调动已知去认识未知,运用已能去解决未能。教学时,教师的智慧往往表现在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去开创学生的思路上。
  5.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也常常体现出一种审美的趣味。南宋朱熹曾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教学中的所谓“乐学思想”、“愉悦原则”,就是强调审美的趣味性和美感效应。教学时,只有在“趣”字上多动脑筋,教出意趣、情趣,才能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才能产生最佳的美感效应。
  6.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课堂教学的关键就在这个“活”字上,而“活”的根源就在于教师运用教学智慧,有效地激发和诱导每一个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的运用
  1.教学中,常常回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形,常常会有一些干扰教学的不协调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及时地予以调控。学生的一皱眉,一举手,一个眼神,教师都须及时的捕捉,悉心地察辨——察其色,闻其言,知其心;要根据学生的外在与内在的各种变化,迅速地作出分析推断;要善于将一些干扰教学的消极因素、离散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对不符合课堂实际的原先的教学计划,迅速及时地进行调整,同时,这种调整又必须在自己的有效的控制之下,使之达到预期的目标。能有的放矢地调控教学。
  2.学生在阅读时,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使思维受阻;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此时,教师应凭借着自己的博学和智慧,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架桥。释疑解惑,启迪学生智慧。
  3.课堂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智慧的教师善于捕捉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碰撞出的火花,为我所用。例如:在《赤壁赋》的课堂教学中,师生正在对文章的主旨进行讨论,因为本文涉及苏轼的生平经历及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一时间众说纷纭。就在这时一位同学读了他课前写就的一首七律,歌咏了苏轼旷达的胸怀,显示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诗作表意清晰,对仗工整,赢得了一阵掌声。教师及时抓住这一契机,请这位研究过苏轼的同学详细地介绍了苏轼的生平经历及思想,并说明自己的灵感来源。此举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将全班探究的气氛引向了高潮,教师顺势点拨,顺利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4.优质的教学,即要让学生同教师、同教材产生共鸣,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又要能展现教师的说服力和表现力。一个幽默智慧的教师的课堂总是充满生机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言谈、神态、举止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故意的倒错或矛盾中展示出的某种教学意图,使学生获得轻松愉快、典雅含蓄的笑声的同时受到教益,在智慧中充满幽默。
  总之,教学智慧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精深的思维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还要求教师有乐观的情趣、开朗的胸襟、幽默的性格、丰富的阅历。这其中很重要的是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摸索、思考、积淀,不断地充实自我,追寻个性,构建风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江苏溧阳市埭头中学。
其他文献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某些原因,我国语文教学对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虽有注意,但还很不够,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重新探讨,以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一、学生“说”的能力的现状  1.更多学生没有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和别人交谈时,只顾自己说的多,听得少,所以造成不易听懂别人表达的意思。听话能力不强,理解能力、概括组织能力差,没有真正学会听别人说话。  2.不善说话,表达能力差 有的同学回答问题,或语音不清,或吐字含
为解决大型沉箱出运压载水监测精度低、不连续、存在人身安全隐患的问题,基于智能液位计研发了大型沉箱水位监测系统,达到安全、不间断地监测沉箱水位的目的,也可为大型沉箱
本文作者在“十五”期间深入赫哲族聚居区,对赫哲族人民在“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向我们展示了赫哲族在“十五”期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作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学生心灵的启迪。在平时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会把我对美的感受告诉他们.我也会利用一星半点的时间把我喜欢的文章介绍给大家。经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学
以港航工程整治过程中产生的黏性土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水泥、石膏和矿粉等无机结合料为固化剂,通过半干法压制成型制备黏土基固化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黏土基固化材料的最佳配
《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句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学习不能闭门造车,要学会和别人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  如何让课堂讨论起到应有的作用,使之有功效,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呢?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自身素质要过硬
C语言是当前高校中比较普及的一门计算机语言的入门课程,但很多同学对c语言会产生抵抗情绪,觉得比较难,不好学。本文针对如何学好C语言展开讨论,提出了学好C语言的几点建议。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三个服务”的要求和“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务”的工作方针,积极推进公路路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和人本化”管理,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规范路政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