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来源 :法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you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犯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发展和变迁的一面镜子,而特定的社会环境则是促使犯罪生成的重要外在因素。发生在重庆的张波、张涛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由于其主体的特殊性以及案件背后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对于我们考察社会转型与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生成具有很好的标本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东亚普通法是以古代中国法为质地、中韩日三国独特的交涉为背景而形成的概念。东亚普通法由法典化、儒教法文化、乡约村落法和法学四种要素组成。东亚普通法的发展有赖于东亚人的自觉与成熟态度。
期刊
禁止别籍异财是中国古代法律规范家族财产、维护家族制度的一项重要规定,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将其视作一个整体,忽视别籍和异财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相互关系。根据《唐律》和其他原始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别籍和异财实际上是两个问题而又紧密联系,法律禁止的重点是别籍而不是异财。
刑事法前沿论坛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刑事法学重点学科主办的年度学术论坛,旨在创新刑事法理论、促进刑事法实践、推动刑事法改革。2009年11月21—22日,“第七届刑事法前沿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学术界和实务界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届论坛。所研讨的问题包括刑法学的科学性、刑法学流派、社会转型与刑法转向、刑法中的权利透视、文化生态学在刑法学研究中的应用、中国死刑制度改革、有组织犯罪的刑事对策、青少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态势、共同犯罪的网络异化、毒品共同犯罪主从犯的认定、量刑规范化、假释制度的完善、刑事司法职权配置
我国刑法学界目前存在着一种追求刑法的实质价值的学术立场,其中刘艳红教授明确地自我标注为实质刑法观。此外,张明楷教授以其自成体系的刑法基本立场的宣示,引领实质刑法观之风骚,将其理论称为实质刑法观可以说是名至实归。
自从笔者公开倡导以结果——而不是行为——为本位的结果无价值论来建构中国刑法学体系之后,经常有人问,结果无价值论强调客观定罪,这岂不是否定刑法“学派之争”之后形成的主、客观相结合的刑法基本立场,开历史的倒车吗?对此,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提倡结果无价值论并不是开历史的倒车,而是将客观主义刑法观和主观主义刑法观进行最完美结合;结果无价值论虽然强调结果这种客观要素,但在基本理念上和主观主义刑法观提倡的社会防卫论异曲同工、不谋而合。
革命是一种最激烈的社会变革,有关国际法律文件对特定形势下的革命的合理性是给予支持的。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序言指出:“鉴于为使人类不致迫不得已铤而走险对暴政和压迫进行反叛,有必要使人权受法治的保护。”在革命时代产生和使用的刑法可以称为“革命刑法”。
自20世纪50年代创立至今,劳动教养制度在我国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曾陆续对该制度之改革展开过广泛的争论。近来,随着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被逐渐提上立法日程,该制度又重新受到了关注。
我国现行刑法关于假释适用的对象、实质条件、假释适用时罪犯已经执行的刑期规定均有待完善。其中,关于假释适用对象的规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