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查数据库构建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综合指标,同时选取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价值比上限代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检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通过对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防控及监管效果研究”的资助(项目编号:15BJY17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查数据库构建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综合指标,同时选取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价值比上限代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检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通过对2008—2018年间我国114家商业银行的实证检验发现,无论是单一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还是宏观审慎工具综合指标,均能抑制信贷规模以及房价的快速增长,减少系统性风险的积累;且针对特定目标设立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政策效果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在微观层面也能有效抑制银行风险。就具体的政策效果而言,相较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规模较小
其他文献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各国监管机构将风险管理视为首要任务,重视与加强担保品管理已成为全球主流趋势,国际先进托管机构纷纷把担保品管理服务作为创新亮点和战略支撑点。
近年来,银行理财转型发展成为业内持续讨论的热点话题。在已经到来的数字化时代,银行理财子公司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顺应时代变革的大趋势,坚定以精细化管理为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我国建设性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展现大国担当,作出重要贡献。2020年,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障。中
本轮经济下行与传统经济周期中的下行有所不同,特殊之处在于由疫情驱动。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全球经济将逐渐恢复正常,从周期的角度看会出现一次强劲反弹。但是疫情冲击对
摘要:在国内资产证券化实践中,普遍存在过于依赖主体信用或主体增信、相对忽视资产信用的现象。本文从这一现象的表现形式和内在逻辑出发,探讨了利用金融科技增加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状况透明度,缓解投资者对资产信用疑虑的多种方式,以期推动主体信用水平较低的企业能将优质资产通过证券化方式实现融资,促进资产证券化业务回归资产信用本源。 关键词:金融科技 ABS 资产信用 基础资产 信息披露 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指
价格风险监测2021年2月,中债-新综合净价指数下降0.21%,至99.59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0BP,至3.28%。债券市场波动性整体适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率处于历史值的21%分位
资本市场开放是否会影响汇率稳定,现有研究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本文采用分类事件研究法,探究了不同类型和领域的资本市场开放对人民币汇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