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过程,收获在诵读之路上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147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倡导国学经典诵读,打造书香校园,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因素。我们大力实施《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建设,抓好国学经典诵读的结合点,积极探索“诵读考级”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性指导作用,激励、督促、指导学生多读、读好,并在诵读中,激发学生浓厚的诵读兴趣、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全面提高学生的诵读素养。这正是我们在国学经典诵读上所倡导的“指向过程性促进”的价值所在。
  一、紧抓“过程促进”的关键节点,推进国学经典诵读的平台建设
  (一)与环境结合,让国学经典诵读之根植根校园
  我校到处都可以感受到由墨香、书香形成的视觉冲击和精神熏陶。教室外墙上结合各年级国学经典诵读内容,设计制作了国学经典诵读版面:一楼是《三字经》,二楼是《弟子规》,三楼是《千字文》,四楼是《笠翁对韵》。教学楼楼道按春夏秋冬四季顺序精选的古诗词,每层一个季节,主题鲜明,层次清晰。学校还在教学楼和办公楼悬挂学生的书画作品,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学校内处处陶冶着学生的诗情。
  (二)与活动结合,让国学经典诵读之芽绽放葱绿
  学校将国学经典诵读贯穿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以喜闻乐见、趣味横生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直面经典,感悟经典。在每年的诵读比赛中,我们设计了一系列与“国学经典诵读”有关的活动。有“走近诗人”的探究活动,通过研究古诗词的文学常识、诗人的生平、写作风格、背景、创作故事等,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古韵童声”的吟诵、演唱、舞蹈、情景剧表演等文艺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定期举办“古诗诵读大王评选”、“古诗文手抄报评选”、“经典诗文书画展览”、“经典诗文临摹”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今年,我校还与温州广播电台共同举办了“我爱背唐诗”大赛,120多位学生参与了海选,在活动中,会唱的、会画的、会跳的、会诵的、会写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最“亮”的一面,学生在享受“与经典为伴”的吟诵乐趣中,得到启迪与熏陶。
  (三)与学科结合,让国学经典诵读之树枝繁叶茂
  我们看到音乐课上孩子们或给经典的古诗配上节奏,即兴说唱,或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吟唱、舞蹈;美术课上,孩子们常常以诗为内容,争相描绘诗中的意境,兴趣盎然。我校作为省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书法是特色教育课程,我们将“书法”与“经典诗文”两件中国文化瑰宝加以整合式地开掘,让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深深地根植于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与社团建设结合,让国学经典诵读之花争奇斗艳
  我校是全国雏鹰红旗大队,近年来致力于红领巾社团建设,大力打造社团文化品牌。我校现有50多个各具特色的红领巾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校园的每个角落翰墨飘香,歌声阵阵,琴声悠扬,书声琅琅。其中与“国学经典诵读”相关的校级红领巾社团有三个:三浦诵读社、三浦书友会、三浦文学苑、三浦国学园。现在这四个校级社团成员总数达到了280名,在近两年各级各类诵读、读书征文、演讲等竞赛活动中,获奖人次达到200余次。各中队根据队情,挖掘资源,成立红领巾社团,如动吧社、美食社、曲艺社、互助社等等,学生参与面达到100%。其中,与“国学经典诵读”相关的社团有18个,如小荷书友会、秀水灵童私塾、金苹果国学园、小冰心文学社、春水诗会等等,这些红领巾社团,将国学经典诵读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之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形成了“百舸竞风流”的景象。
  二、整合“过程促进”的深度资源,引领国学经典诵读的规划运作
  (一)将国学经典诵读纳入学校课程
  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指导小组,由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副校长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导主任负责诗文诵读的技术指导,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负责活动的具体操作。《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每周一节,由学校语文教师兼任,并本课程的备课、上课等教学常规纳入学校教师量化考评之中,并且,每学期进行一次《国学经典诵读》课程优质课评比活动,展示优秀教学成果,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二)优化国学经典诵读课堂教学
  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积累的主渠道,是本课程的重头戏,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国学经典诵读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为学生的发展出谋划策。实施“四个加强”:①加强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课堂设计研究,探索较为科学的、有利于积累和自主探究的多种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模式。②加强国学经典诵读的自主学习研究。③加强课堂上快速积累的研究。④加强课堂上国学经典诵读对人文素养形成的研究。探索古诗文所承载的丰富人文内涵,挖掘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三)创新国学经典诵读的评价体系
  “诵读考级”是我校推行的国学经典诵读评价方式。这个评价体系是学校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阅读兴趣有序列、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一定数量经典书目,包括国学经典篇目、古诗文佳作、文学名著等,学生针对自己所申报级别的书目内容进行自主阅读、多元积累,并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通过者获得相应的级别证书,依次类推,逐级申报。
  (四)打造国学经典诵读师生共同体
  我们组织骨干教师编制了培训教材《教师国学经典诵读读本》,真正将经典的文化推荐给大家。教材人手一册,长期保存。通过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等长期管理体制,引导教师诵读经典名著。对重点篇目进行集体诵读和讲习,每学期不少于10次,做到有记录、有展评、有效果,避免流于形式。
  各教研组要把国学经典诵读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以“每周一诗”挂牌学习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诵读活动,认真落实“六个一”要求(自读一本新书、建立一本笔记、撰写一篇文章、参加一次评比、主讲一篇诗文,指导一个家庭),努力提高阅读效益。
  现在,《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成了我校深化素质教育的切入点,诵读成为我校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习惯与乐趣,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片生机,引领师生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成长之路。多年来的书香文化建设,使校园成了诗歌的王国,诵读的乐园,经典的舞台,充满了生命和活力,书香班级纷纷涌现,好一个书香校园!遵循“为终身发展打好人生底色”的校训,我们坚信,我校一定会在国学经典诵读的道路上走的更坚定,更扎实,更精彩……
其他文献
我国实施“金盾工程”已有近十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警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和现代警务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项警务工作对警务信息系统的依赖不断增强,警务信息系统的使用虽然
明代人对曾皙稍有微辞。张岱说:"曾皙念念要与三子比量,所以不能信受喟然之意。"杨升庵也说:"曾皙因种瓜而伤曾子之额,扑之仆地,如此暴戾,岂是春风沂水襟怀,所以毕竟自信不过。"  明大家的见解与宋儒天差地别了。宋儒讲理,存天理灭人欲,一切都从道德理念出发,只能读出所谓的"曾点气象",他们哪里读得出这样新鲜的见解?张岱、杨慎生活的明中叶却正是思想解放之时,思想界涌现了一股反理学、叛礼教的思潮。以王艮、
期刊
摘要:本文从合理分层、因材施教、分层设练、分层评价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分层教学理念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旨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分层教学 职高数学 教学 实践 发展  时至今日,职业教育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职高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分层教学正是这样一种可行的教学方法,它要求在教学大纲下,以学生的智力差异和不同基础为依据
当前我国城市人口密度不断扩大,城市建筑和道路规划密度也显著提高,这种变化给城市给排水管网带来更大的压力,今年来时有发生的城市内涝现象凸显了当前时期城市排水的矛盾.因
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它是饱含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概括反映社会生活,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的文学作品。中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春秋时期的《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及无数明、清以来的诗歌作品。"诗言志",饱含着强烈的思想感情是诗歌的一个显著特征。诗歌的语言特别凝练,音调和谐,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富有
期刊
摘要:古诗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我们应该让朗读成为课堂的主旋律;用音乐渲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用简笔画,感悟诗的意境;改写古诗,培养语感。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巧取舍,合运用,寻找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提高语文素养,真正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字: 古诗词 教学 兴趣  古诗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
摘要:信息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具有完善的服务功能与先进的数字特性,这就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另外科学的管理也是高校图书馆的面貌焕然一新以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念是高校图书馆的更为人性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信息时代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信息时代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学校、学生以及社会对高校图书馆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而在各方面的压力下高校图书馆纷纷进行管理体制上的改革。信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