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然而学习是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学生保持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学工作就会逐渐陷入被动之中。如果教师能采用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就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去学习。因此,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兴趣人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小学的英语教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要富有趣味性,以迎合学生的兴趣。基于此,我立足于教学内容,创设了一些能激趣、导趣的活动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并使每堂英语课真正地“活”起来。
一、创设情景,营造语言氛围
情景是指进行语言知识教学,进行听、说、读、写基本训练和交际性操练时采用和创设的各种物品、人物和场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采用实物、图片、录音、录像、动作、表演等直观手段去呈现和操练语言材料。有利于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授关于身体部位的单词时,我就把各部位名称编成了顺口溜:eve-eye-nese,ear-ear-mouth,hand-hand-face。在做示范的时候我还加上了动作,边说边夸张地用手触摸自己或学生的eye,nose,ear,mouth,hand,face等器官,然后带着全体同学跟我一起边说边做动作,先慢后快。重复几遍之后进行比赛,看谁“说得最好,动作最准”。通过这样的安排,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原本枯燥又难记的6个单词一下子就变得简单易学多了。短短20分钟,全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能熟练地说出这6个单词并准确地指出来。教师生动夸张的表演和学生由于轻松学会知识而产生的积极向上、欢乐愉快的情绪又在潜移默化中更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二、运用游戏,增强学习兴趣
游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压力与负担,符合“乐学”的原则。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化难为易。游戏中,学生亲身体验到了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培养了竞争的精神,却又消除了学生的疲劳,使学生在不经意中就接触了知识,掌握了知识,真正是玩中学、玩中用。
例如在教授26个英文字母时,我设计了猜谜语这样一个游戏。主要是训练孩子们的听说能力。我在课前画了8张画,每张画上都有一个谜语1、一把梳子(大写字母)2、一把椅子(小写字母)3、钓鱼钩(大写字母)4、—个大耳朵(大写字母)5、山连着山(大写字母)6、一个门洞(小写字母)7、不倒翁(大写字母)8、一面红旗(大写字母)。当教师出示其中的任何一张图片时,各小组抢答。这个游戏不仅让学生对字母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三、借助简笔画,启发想象力
简笔画虽仅仅寥寥数笔,但却出神入化,其幽默风趣,直观生动,常令学生目不转睛,在直接兴趣中交替进行无意学习和有意学习。这种方法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在头脑中将英文单词与相应的图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分辨、记忆单词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My clothes时,学生根据老师的指令画出衬衫、毛衣、裤子、连衣裙等衣物,与此同时,我还让他们根据指令给这些衣服涂上不同的颜色,并把这些衣物画在桌子上、椅子上或挂在绳子上。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既巩固了新学的单词(衣服名称),同时又复习了已学过的知识(颜色、方位)。
四、引进竞赛,激发学习动力
课堂上引入了竞争机制,那课堂气氛可想而知。竞赛时,问上一句:Which group is the best?(Who is the best?)。就会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信心百倍地想为本组争光。竞赛后,再受到教师的表扬。这时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在竞赛中,要坚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的原则,用规则来鼓励后进生抢答问题。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把全班分成四个队,用可爱的小动物命为:Monkey Group(小猴队)、PandaGroup(熊猫队)、Dog Group(小狗队)、Duck Group。通过竞赛,不仅加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而且使学生在愉快、有趣的气氛中度过一节课。
趣味活动已成为小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英语的“药引子”,这些趣味活动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凡事皆有度,趣味活动也不是万能的,如果教师把握不好时机和深度,那么有时反而会使教学步入误区。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趣味性原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趣”中学,乐中“练”,真正做到“乐学而学”,从而把小学英语教活。
一、创设情景,营造语言氛围
情景是指进行语言知识教学,进行听、说、读、写基本训练和交际性操练时采用和创设的各种物品、人物和场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采用实物、图片、录音、录像、动作、表演等直观手段去呈现和操练语言材料。有利于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授关于身体部位的单词时,我就把各部位名称编成了顺口溜:eve-eye-nese,ear-ear-mouth,hand-hand-face。在做示范的时候我还加上了动作,边说边夸张地用手触摸自己或学生的eye,nose,ear,mouth,hand,face等器官,然后带着全体同学跟我一起边说边做动作,先慢后快。重复几遍之后进行比赛,看谁“说得最好,动作最准”。通过这样的安排,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原本枯燥又难记的6个单词一下子就变得简单易学多了。短短20分钟,全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能熟练地说出这6个单词并准确地指出来。教师生动夸张的表演和学生由于轻松学会知识而产生的积极向上、欢乐愉快的情绪又在潜移默化中更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二、运用游戏,增强学习兴趣
游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压力与负担,符合“乐学”的原则。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化难为易。游戏中,学生亲身体验到了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培养了竞争的精神,却又消除了学生的疲劳,使学生在不经意中就接触了知识,掌握了知识,真正是玩中学、玩中用。
例如在教授26个英文字母时,我设计了猜谜语这样一个游戏。主要是训练孩子们的听说能力。我在课前画了8张画,每张画上都有一个谜语1、一把梳子(大写字母)2、一把椅子(小写字母)3、钓鱼钩(大写字母)4、—个大耳朵(大写字母)5、山连着山(大写字母)6、一个门洞(小写字母)7、不倒翁(大写字母)8、一面红旗(大写字母)。当教师出示其中的任何一张图片时,各小组抢答。这个游戏不仅让学生对字母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三、借助简笔画,启发想象力
简笔画虽仅仅寥寥数笔,但却出神入化,其幽默风趣,直观生动,常令学生目不转睛,在直接兴趣中交替进行无意学习和有意学习。这种方法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在头脑中将英文单词与相应的图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分辨、记忆单词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My clothes时,学生根据老师的指令画出衬衫、毛衣、裤子、连衣裙等衣物,与此同时,我还让他们根据指令给这些衣服涂上不同的颜色,并把这些衣物画在桌子上、椅子上或挂在绳子上。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既巩固了新学的单词(衣服名称),同时又复习了已学过的知识(颜色、方位)。
四、引进竞赛,激发学习动力
课堂上引入了竞争机制,那课堂气氛可想而知。竞赛时,问上一句:Which group is the best?(Who is the best?)。就会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信心百倍地想为本组争光。竞赛后,再受到教师的表扬。这时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在竞赛中,要坚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的原则,用规则来鼓励后进生抢答问题。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把全班分成四个队,用可爱的小动物命为:Monkey Group(小猴队)、PandaGroup(熊猫队)、Dog Group(小狗队)、Duck Group。通过竞赛,不仅加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而且使学生在愉快、有趣的气氛中度过一节课。
趣味活动已成为小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英语的“药引子”,这些趣味活动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凡事皆有度,趣味活动也不是万能的,如果教师把握不好时机和深度,那么有时反而会使教学步入误区。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趣味性原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趣”中学,乐中“练”,真正做到“乐学而学”,从而把小学英语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