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蒙古族健身操和安代健身操的运动文化进行课探究。主要结论:蒙古族健身操是对安代健身操的继承和发展,不仅继承了传统安代健身操的民族特色,同时紧密与时代潮流融合,是内蒙古地区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具有时代性与普及性,促进了蒙古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与对外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 安代健身操 民族文化 群众体育 体育健身
在内蒙古璀璨的民族文化中,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人民通过集体的智慧,将蒙古族舞蹈的艺术特点结合现代健身擦的健身性,继承了由安代健身操最具代表性的蒙古族健身操。蒙古族健身操的发展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与周边国家和地域的文化交流,增进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进一步发掘和弘扬了草原文明,扩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覆盖力和影响范围。
一、蒙古族健身操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一)起源于蒙古舞是蒙古族健身操最显著的文化特征
蒙古族舞蹈是起源于在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族生产、生活中动作的舞蹈。蒙古族健身操是在蒙古舞的基础上提炼简化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和健身方法。民族特色显著,其健身操的动作可以充分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二)安代健身操是蒙古族健身操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特征
安代健身操是将传统安代舞的舞蹈动作简化后,在其中加入了现代健美操的简单、易学的动作。这套健身操一被推出,以其轻松易学,不受场地范围的制约,并且能够全身获得锻炼的特征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爱,尤其是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安代健身操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各个城乡快速的流行并普及,被各级领导重视,从而在全自治区普遍推广,安代健身操被人民群众称为蒙古族最成功的“体育文化标识”之一,专业的安代健身操团体在国内外的大赛中连连获奖。在安代健身操发展过程中,其已变化出大众安代健身操,校园安代健身操和竞技安代健身操等3种。
二、鲜明的民族特色蒙古族健身操的文化特征
(一)健身操音乐与蒙古族音乐结合的文化特征
蒙古族健身操将节奏性强的健美操音乐与蒙古族辽阔豪迈的民族音乐的结合,将民族特色音乐改编并应用到健身操中,在人民群众的健身活动中添加了一抹浓厚的民族特色。两者的结合不仅使内蒙古自治区的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多样性得到丰富,同时也促进了本民族的文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接受。
(二)健身操动作与蒙古族舞蹈融合的文化特征。
健身操的动作以增加身体四肢灵活性、协调性为主。舞蹈则是体现艺术欣赏性。将其二者的优点融合并发展,是蒙古族健身操的一大文化特征。将蒙古族舞蹈某些高难度动作变成了达到健身效果的轻松动作。这样改变和融合后的健身操,不仅充分体现了其主要功能健身性,更增加了其观赏性,在群众中普及的程度化更高,被更多的文化与体育爱好者所接受。
(三)鲜明的时代性是蒙古族健身操的文化特征。
蒙古族健身操的出现与发展顺应时代潮流,在强身健体的过程中,进一步受到了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更加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得到了升华与继承。现阶段的民族健身操在当地各个年龄阶层呈现出普及性高、开放性程度高和多样性的发展。蒙古族健身操作为时代的产物,是当代少数民族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的提升。
三、蒙古族健身操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群众体育的多样性发展
现阶段发展体育健身是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蒙古族健身操在内蒙古地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蒙古族健身操以其简单易行、场地要求低等的特点,被许多健身操爱好者的推崇并被大力推广,增强全自治区的体育文化氛围。推动全自治区的全民健身机制,丰富了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形式多样化,通过参与全国健身操比赛,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
(二)促进民族繁荣发展
蒙古族健身操彰显民族文化特色。蒙古族是我56个少数民族中汉化较为严重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被稀释,其文化也在逐渐的消退。蒙古族文化仅仅靠呼麦、靠那达慕大会,已经远远不够了,她需要更大的市场、更大的群体来认识、接受和传承下去。蒙古族健身操的出现,是作为将蒙古族文化艺术与现代社会融合与发展的先行军,是开创蒙古族文化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弘扬与传播。在国家全力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大环境下,不单单是蒙古族健身操会得到极大的发展,同样蒙古族文化、蒙古族人民的那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也会世代相传。人们可以进行在集体健身操动作中,在保持舞蹈的优美协调性的基础上,既锻炼了身体,促进了民族团结精神和合作意识的精神,更增进了相互理解和信任。为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添了一抹民族特色,使各族人们交流了情感,为各民族社会与工作人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奠定了基础。其在传承和弘扬蒙古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贡献巨大。
参考文献:
[1] 晓梅,勾凤云.内蒙古地区安代健身操的产生及发展研究[J].呼和浩特:内蒙古工业大学.2012.
[2] 樊艳.部分石家庄中年女性从事民族健身操锻炼效果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07.
[3] 杜熙茹.对民族健身操进入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的可行性分析[J].广州:广州体育学院.2006.
[4] 杨英.民族健身操中的民族元素的探索[J].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3.
[5] 党犁铭.刍议少数民族健身操的文化特性与内涵[J].2010.
[6] 赵小燕.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健身操开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包头:包头师范学院.2011.
[7] 赵小燕.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健身操价值的研究[J].包头:包头师范学院.2011.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蒙古族健身操和安代健身操的运动文化进行课探究。主要结论:蒙古族健身操是对安代健身操的继承和发展,不仅继承了传统安代健身操的民族特色,同时紧密与时代潮流融合,是内蒙古地区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具有时代性与普及性,促进了蒙古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与对外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 安代健身操 民族文化 群众体育 体育健身
在内蒙古璀璨的民族文化中,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人民通过集体的智慧,将蒙古族舞蹈的艺术特点结合现代健身擦的健身性,继承了由安代健身操最具代表性的蒙古族健身操。蒙古族健身操的发展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与周边国家和地域的文化交流,增进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进一步发掘和弘扬了草原文明,扩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覆盖力和影响范围。
一、蒙古族健身操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一)起源于蒙古舞是蒙古族健身操最显著的文化特征
蒙古族舞蹈是起源于在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族生产、生活中动作的舞蹈。蒙古族健身操是在蒙古舞的基础上提炼简化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和健身方法。民族特色显著,其健身操的动作可以充分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二)安代健身操是蒙古族健身操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特征
安代健身操是将传统安代舞的舞蹈动作简化后,在其中加入了现代健美操的简单、易学的动作。这套健身操一被推出,以其轻松易学,不受场地范围的制约,并且能够全身获得锻炼的特征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爱,尤其是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安代健身操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各个城乡快速的流行并普及,被各级领导重视,从而在全自治区普遍推广,安代健身操被人民群众称为蒙古族最成功的“体育文化标识”之一,专业的安代健身操团体在国内外的大赛中连连获奖。在安代健身操发展过程中,其已变化出大众安代健身操,校园安代健身操和竞技安代健身操等3种。
二、鲜明的民族特色蒙古族健身操的文化特征
(一)健身操音乐与蒙古族音乐结合的文化特征
蒙古族健身操将节奏性强的健美操音乐与蒙古族辽阔豪迈的民族音乐的结合,将民族特色音乐改编并应用到健身操中,在人民群众的健身活动中添加了一抹浓厚的民族特色。两者的结合不仅使内蒙古自治区的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多样性得到丰富,同时也促进了本民族的文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接受。
(二)健身操动作与蒙古族舞蹈融合的文化特征。
健身操的动作以增加身体四肢灵活性、协调性为主。舞蹈则是体现艺术欣赏性。将其二者的优点融合并发展,是蒙古族健身操的一大文化特征。将蒙古族舞蹈某些高难度动作变成了达到健身效果的轻松动作。这样改变和融合后的健身操,不仅充分体现了其主要功能健身性,更增加了其观赏性,在群众中普及的程度化更高,被更多的文化与体育爱好者所接受。
(三)鲜明的时代性是蒙古族健身操的文化特征。
蒙古族健身操的出现与发展顺应时代潮流,在强身健体的过程中,进一步受到了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更加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得到了升华与继承。现阶段的民族健身操在当地各个年龄阶层呈现出普及性高、开放性程度高和多样性的发展。蒙古族健身操作为时代的产物,是当代少数民族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的提升。
三、蒙古族健身操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群众体育的多样性发展
现阶段发展体育健身是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蒙古族健身操在内蒙古地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蒙古族健身操以其简单易行、场地要求低等的特点,被许多健身操爱好者的推崇并被大力推广,增强全自治区的体育文化氛围。推动全自治区的全民健身机制,丰富了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形式多样化,通过参与全国健身操比赛,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
(二)促进民族繁荣发展
蒙古族健身操彰显民族文化特色。蒙古族是我56个少数民族中汉化较为严重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被稀释,其文化也在逐渐的消退。蒙古族文化仅仅靠呼麦、靠那达慕大会,已经远远不够了,她需要更大的市场、更大的群体来认识、接受和传承下去。蒙古族健身操的出现,是作为将蒙古族文化艺术与现代社会融合与发展的先行军,是开创蒙古族文化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弘扬与传播。在国家全力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大环境下,不单单是蒙古族健身操会得到极大的发展,同样蒙古族文化、蒙古族人民的那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也会世代相传。人们可以进行在集体健身操动作中,在保持舞蹈的优美协调性的基础上,既锻炼了身体,促进了民族团结精神和合作意识的精神,更增进了相互理解和信任。为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添了一抹民族特色,使各族人们交流了情感,为各民族社会与工作人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奠定了基础。其在传承和弘扬蒙古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贡献巨大。
参考文献:
[1] 晓梅,勾凤云.内蒙古地区安代健身操的产生及发展研究[J].呼和浩特:内蒙古工业大学.2012.
[2] 樊艳.部分石家庄中年女性从事民族健身操锻炼效果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07.
[3] 杜熙茹.对民族健身操进入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的可行性分析[J].广州:广州体育学院.2006.
[4] 杨英.民族健身操中的民族元素的探索[J].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3.
[5] 党犁铭.刍议少数民族健身操的文化特性与内涵[J].2010.
[6] 赵小燕.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健身操开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包头:包头师范学院.2011.
[7] 赵小燕.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健身操价值的研究[J].包头:包头师范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