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面修整与髌骨置换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dgerfdgcvbrrgfd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面修整和髌骨置换的临床结果.方法 2002年1月至12月对60例(60膝)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化研究.所有患者接受相同的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全膝关节假体(PFC),患者随机行髌骨面修整(髌骨面修整组)或髌骨置换(髌骨置换组).58例患者平均随访54个月(40~60 个月),对其进行临床评价,包括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膝关节活动度(ROM)、患者满意度和X线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KSS总评分(P=0.12)、KSS疼痛评分(P=0.90)、患者满意度(P=0.22)元明显差异;两组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均为10%亦无明显差异.两组ROM(P=0.028)和KSS功能评分(P=0.0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不论是髌骨面修整还是髌骨置换均能明显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术后膝前痛可能与假体设计和手术技术有关,并非与是否置换髌骨有关。

其他文献
医学研究中,病人和健康志愿者权利的保护和实验动物的使用都涉及伦理道德.事实上,伦理问题已不只是病人、志愿者和动物的权利保护问题,这些仅仅是科研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广而言之,他(它)们可以包括在发表道德范畴之内.国内医学界对研究真实性和发表道德的认识和处理明显滞后。
期刊
患者女,44岁,因"反复腹泻2年,CT发现肝脏多发性占位1年"于2006年8月8日收入我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腹泻,每日约10次,逐渐加重,体重下降4kg.外院CT检查诊断为"肝脏多发性占位性病变",肝脏占位穿刺病理提示神经内分泌肿瘤.查体:腹部明显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8 cm,质硬,表面结节感,有叩痛,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肝功能:前白蛋白162 mg/L、谷
期刊
非融合技术治疗脊柱侧凸,其特点是无需进行植骨融合,在保留脊柱正常活动性的前提下,通过特殊的装置延缓或阻止脊柱畸形的进展.集中支具及融合手术优势的同时,避免两者的弊端.目前非融合技术主要包括:内镜下椎体钉置入技术、前路胸椎钉技术、畸形凸侧栓系技术、机械性脊柱生长调节技术、脊柱生长导向治疗等.本文针对最主要的三种方法进行综述如下。
期刊
随着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广泛应用,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骨折造成骨性标志的破坏,术中假体放置高度及后旋角度的不确定性,大、小结节未达到解剖复位等,这些都影响了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预后。
期刊
患者 男,46岁,体形瘦小,40多年来长期以进食流质为主,进食量为正常人的1/3~2/3,进食稍多即腹胀,曾多次住院治疗,诊断为幽门不完全梗阻,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近期出现少量进食后即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于2006年4月25日来我院诊治.
期刊
近年来骨科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理论、新技术、新器材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展.而肩关节损伤由于概念混淆和诊断模糊,损伤机制复杂以及治疗效果差等原因,其诊治一直是骨科领域中的难点之一.通过近30年的发展,在北美地区以及其他发达国家都已形成了成熟的肩关节外科专业,其诊疗观念与治疗技术不断更新.近年来国内在肩关节损伤的治疗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肩关节外科的专业化等方面还存在
期刊
《中华外科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并直接出版的外科综合性高级学术期刊,在我国外科领域享有崇高学术地位和广泛影响力.现对《中华外科杂志》2006年的载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分析、评价该刊的办刊特色、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提供必要依据。
期刊
补片修补筋膜缺损的原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因外源性的人工补片的置入所诱发的异物反应和连续增强的纤维化,形成了以非吸收补片细丝作为机械性密封的成分和其间充满胶原的瘢痕组织,最终形成一个人工腹壁.在应用补片进行疝修补时,要求补片有与筋膜和肌腱相近或一致的密度和坚韧度,有较强的张力强度、抗感染能力以及与宿主细胞的亲和力,同时还要有柔软性和敷贴性。
期刊
目的 总结利用血管外科技术成功切除侵犯重要血管肿瘤的初步经验.方法 共收治77例肿瘤侵犯重要血管的患者,其中位于胸腔13例,包括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2例、胸腺癌3例、恶性胸腺瘤4例、上纵隔恶性精原细胞瘤1例、恶性淋巴瘤1例、肺癌2例;位于腹部23例,包括肾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11例、腹膜后炎性假瘤4例、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腹膜后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1例、后腹膜淋巴结转移2例;右肾上腺副节瘤1
目的 观察对比腹股沟斜疝与非疝患者不同状态下的腹内压力(IAP)及其变化,为探寻腹股沟斜疝的病因提供线索.方法 对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间收治的19例腹股沟斜疝及20例非疝疾病患者,采用膀胱测压法测定IAP;分别测量斜疝组和非疝组患者的平卧静息时、平卧做腹部加压(Valsava动作)时、直立时、直立做加压时的IAP,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平卧与直立静息IAP差、平卧加压前后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