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训练目标之我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m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作文具有十分广泛的作用,迸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还作文教学的“真面目”,发挥作文在学生童年时代独特的魅力,我认为其一是学生个人的因素,包括观察力、想象力、分析力、综合力;其二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步入写作的大门。
  一、组材广收集
  写作文,首先要“有话可说”,常听到有些学生抱怨“没啥写”,而且有些学生篇篇文章都挠头,这问题出在哪?——“缺心”。学生对于外界刺激:声音、颜色、形态等,让他们理智地、有目的地去观察,应该说是困难的,在孩子无意注意时,家长,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引导,从说词——连句——成段——谋篇开始,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记录自己看到的一切。这既是我们人类学习语言记录自己,又是认知由简单到复杂的一条必经之路。
  掌握了积累组织材料的步骤,在观念上我们还需对“材料”有新的认识,“材料”不仅仅指一件完整的事,还包括一个生活小片段,别人说的一句话,甚至今天你学到的一个词,只有将组材建立在“广”的基础上,才会拾到篮子里的都是“材”,用的时候也才不至于临时出门拾“材”。
  二、构思多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事物;站在不同角度、观点,可能大相径庭。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不同构思、立意的训练,大胆地让学生从材料中发现不同观点,有效地训练其创新思维的能力,在作文教学中,让其不仅感到观察发现的快乐,更体验到诠释观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快乐的时刻》这篇作文时,学生对“快乐”一词有了争论,因此选材也显得更多样化,有人认为成长是喜悦是快乐,如第一次戴红领巾、学会某一项技能,有人认为饱览祖国的秀丽山川是快乐,还有人说做喜欢的事也是快乐。学生们对“快乐”一词的理解不尽相同,课堂上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这次作文以多样化,丰富化结束,我也从中体会到了“快乐”的诸多含义。
  学生的作文不一定非要在“高明”上下功夫,要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让他们有想写、乐写、写好的良好愿望,进而养成好的作文身,也会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有意义。
  三、主题有新意。
  小学生作文不必刻意追求主题的高远,而在于学生能否从平凡小事中提炼出有意的东西,为作文而立意,必将失去文字本身。学生因为生活阅历,个人理想,家庭環境个性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认识水平会有差异,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尽可能地写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就很好,不一定非要用一个标准要求。
  主题的“新”需要学生对生活高度的提炼,这种提炼能力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作文教学活动来实现。例如: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乡土文化采风、经典影视鉴赏、图书馆新书介绍、读书报告会等,将这种能力放在平时的生活中去锻炼学生,刚开始显得很笨拙,但搞得时间长了,个人的观点会凸现出来,促进了课堂作文的教学。
  例如:小语十二册基训1《看图作文》(三个学生制作彩蝶标本)是一幅静态的画图,要求学生通过合理想象来写出彩图的内容。这是对每一个学生观察、组织、语言诸能力的一次大检阅,学生作文交上来,有就图写文的,有联系到环境保护这一大主题的,还有一位学生的作文题目,一下子吸引住了我——《一只蝴蝶,三个梦想》,小作者看到这一幅静态的画,写到了孩子们采集制作标本,还写到了三个学生美好的心愿,文章联想自然,一气呵成,立意水到渠成,毫无做作之感,而这位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作文,也是“写”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
  教师给予学生的任何方法,没有学生个体的积极吸收是不可能成为主动因素的。在教师调动学生参与作文训练活动的全过程中,我同样强调学生主体的积极思维状态,只有师生共同进入到写作的情境中,才会写出好文章。
  四、结构不拘泥。
  小学课本中的讲读课文篇篇都是佳作典范,师生在阅读完文章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文章结构上值得借鉴的地方,同样是状物类文章,《白杨》与《古井》的写法绝不同;一样是写人的文章,《挑山工》和《我的战友邱少云》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只有在同体裁中让学生发现其结构的差异,才会让学生明白,文章体裁、题目相同、写法、结构也可以完全不同,这样才会不拘一格,写出百花齐放的同题作文。
  小学阶段以学写记叙文为主,而记叙还有插叙、倒叙、补叙等多种手段可以表现,鼓励学生在结构上大胆去想、求新求实,也会写出好文章来。
  五、语言显个性
  小学生作文对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流畅、生动,好的语言不仅体现在写作中,同样表现在学生平时的言谈举止中,从课堂师生问答、节目表演、班队会等活动中,都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主题的演讲会、辩论会更能事半功倍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有益于作文的实践活动,都可以有机地安排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更应留意学生个人不同的语言风格,开朗型的明快活泼,内向型的稳重精确,男孩的粗犷豪放,女孩的温婉明丽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应该让学生明白,作文中的主人公不一定是他们自己,根据人们的职业、年龄、身份等去塑造他们的语言,才是真实、准确的。语言的得体、到位还在于留心生活,积累丰富的群众语言,写出“言为心声”的人物形象,使人听其言,便知其人。
  六、篇幅求简洁
  好文章不一定是长文章,训练学生将长文写短的提炼总结能力,控制总结总想以“长”取胜的思想,要求文章言简意赅、明快健康是小学作文必不可少的。少年自有少年的志向,杜绝小学生的作文见长拖沓、老气横秋,还需要一线教师大刀阔斧地推行。
  “浓缩的都是精华”失之颇偏,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却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教学的立世之本,我们施行文字的清晰简化;我们提倡语言的个性朴素;我们更呼唤篇幅的言少意丰!
其他文献
摘要:《论中的曹操》一文,通过比较历史上的曹操和小说中的曹操的异同,阐述了没有必要给曹操翻案的观点,因为他只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同时,文章以大量的篇幅论述了小说人物曹操形象塑造的成功,通过大大小小不同的战争场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为一身的“奸雄”,通过对其“雄”的描写,衬托其“奸”的真实面目。小说通过曹操与刘备和孙权的比较,鞭打了封建帝王的极端利己主义的行为。  关键词
摘要:作为当代初中学生必学的科目之一,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阅读又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构成部分而存在,所以在新课改大力推行的背景下,如何保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性,就成为了众多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文章以新课改为背景,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G633.3  作为语文的重
内容摘要: 现在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假、大、空的现象,习作缺乏真情实感、新意、活力。积累丰富的素材,写作时融入真情实感,教师合理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写作或许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积累素材;真情实感;鉴赏性评价  G633.3  作文应是传递学生心声的一种方式,是走进学生心灵的一扇大门。然而现在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假、大、空的现象,习作缺乏真情实感、新意、活力。一些学生受各种影响走入了写作的误区,以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及不同唇倾度的下颌中切牙唇、舌侧牙槽骨厚度,了解其规律性,为正畸治疗过程中对下颌中切牙唇舌
目的:评价三种衬垫材料对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力及窝洞边缘封闭性的影响,为临床中使用自酸蚀粘接剂并匹配相应的窝洞衬垫材料提供依据。  方法:  1.实验一:选用因正畸拔除的
内容摘要:中国诗词浩如烟海,题材丰富,诗词中氤氲的家国情怀更是精彩独到。而在全球化时代境遇下,对高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精华的家国情怀教育更是势在必行。家国情怀做为每个高中生应该具备的情怀,可以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让他们在生活中更有承担力。努力学习后,可以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高中;诗歌散文;家国情怀;情感塑造  G633
摘要:本文先简要分析了“一主两翼”教学模式的具体概念,然后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对该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剖析,希望为相关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主两翼  G623.2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充分发挥培养学生阅读阅读能力以及概括能力的优势,以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作为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模式,“一主两翼”近几年被小学语文教学广泛应用,通过该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