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探析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了在教学中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对于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改的新形势,思想品德课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对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行中的合作学习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合作学习
  最近几年,合作学习突破和补充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所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活动,更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然而,在现实中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常常出现盲目、随意、放任自流,为合作而合作的弊病,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究竟该如何合理地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呢,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那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呢?
  一、营造合作学习氛围
  合作学习是指分小组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让小组成员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展开合作交流,并以小组的总成绩作为评价根据的互助性学习。其宗旨是让学生在合作中探寻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从而锻炼能力,获得真知,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合作学习中,学生的知识、学习方法、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沿着不同的思路去思考,他们得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也是多种多样的。持不同观点的学生之间,可能会产生一些思想冲突,这也许会给合作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师生间和学生间的相互协调非常重要,教师应重视创设愉快的合作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合作情绪,吸引学生自主融入教学中,从而形成主动合作的状态。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注意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扮演好组织者、辅助者的角色,应懂得包容学生的不同观点,并要与学生平等沟通,也可以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点拨;要帮助推动学生间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得以充分发表个人的观点,学会尊重和分享,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二、完善合作学习流程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前要有整体概念,根据知识特点、学生特点,决定采取什么样的组织策略。在合作学习中,流程通常是这样的:在本组内,先由一人做中心发言,然后由本组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最后由一人总结一些本小组成员无法解答的问题;同样,每个小组都采取这种方式;然后教师在全班提出问题,对大家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全班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可以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三、科学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通常来说,开展合作学习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主要时机:一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了合作学习的愿望时。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他们可以畅所欲言,这样就更好地保证了全体参与,更好地发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二是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有所深入时。假如教师使用就事论事的教学方法,就只能片面地分析,而不是全面、完整地讲解。在处理这种教学内容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展开合作和讨论,使之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真正内涵;三是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时,需要共同探讨。在课堂上,当学生的意见出现分歧和不一致时,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地下一个固定结论,而应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结合实际表达个人观点,共同探讨,互相辩论,然后通过小组评议,最后由教师引导他们去认识正确的观点。
  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是一种每个人的经验互相融合的学习。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感受到思想的碰撞,分享的喜悦,并且学会互相尊重、欣赏,促成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推进合作学习,必须注意分清学生无效的合作和有效的合作,积极实现学生间互相配合和支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林秀清.合作学习提升能力:畅谈初中思想品德合作学习能力培养新体会[J].文理导航:中旬,2013,13(7).
  [2]殷明德.浅谈初中思想品德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科技文摘报.教育周刊,2011,18(2).
  [3]其美扎西.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的应用[J].读与写,2013,12(22).
  编辑 薄跃华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一所农村学校中问题学生的现象分析,引出对二胎男生的调查。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剖析,探寻到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家庭在教养过程中的特殊对待以及受青春期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为此,在教育实践中探寻了一些建议:学会倾听、现身说法;拓宽期望、激励为先;给孩子留下一些空间与时间,采用“无为”教育,回归自然。  关键词:农村;二胎男生;问题化;认识;建议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全镇人口6.18万,在校
作文教学在新课标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却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为:主题和内容严重脱节;内容千篇一律没有个性、没有真情实感等。究其原因,既有教师指导方面的失误,又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下面我将说几点有关作文教学方面的思考。  一、作文教学应该从基础抓起  有的教师认为低段语文教学只要抓好基础就可以了,至于作文教学,考试不做重点要求,教学就可以不在意。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虽然不要求低段学生
摘 要:教师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学习兴趣引导者,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思想的观念,培养学科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就是“潜心教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成果展示。  关键词:知识整合;过渡自然;质疑真实;学习有趣;创新教具  六盘山高中第十二届优质课大赛如期举行,十节各具特色的参评课,让我们惊叹又赞赏!真是争奇斗妍,妙趣横生,各有闪光点,值得我们借鉴。  亮点一:知识整合巧妙  化学组王耀芳老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课。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朗诵诗歌;  2.了解作者普希金。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揣摩诗中传达出来的人生态度;  2.结合实际生活和阅读积累谈一谈你对诗歌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活的真谛,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点与难点】  1.反复诵读诗歌;  2.体会诗中传达出来的人生态度。  【学法指导】  1.扫清文
试卷讲评课是复习课型中重要的课型之一,到了高三下学期更变成了常见的课型。对于学生而言,它能帮助学生分析前期的学习状况,总结成功的经验,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纠正错误、查漏补缺,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包括学习方法与做题习惯等等),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思维系统,从而提高智商和情商,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它能帮助我们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诸多不足之处,通过课后反思改进教
摘 要:从现存的作文弊端入手,列举常见的作文难的现象。即作文时,学生不感兴趣,作文中学生无话可写,导致学生只能胡乱编造,凭空捏造,无真话,无真情。由此,进行了作文教学改革。拨旺“兴趣”火花,奠定生活底蕴。采取民主评议法,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及教师的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底蕴;实践  作文就是一种倾诉,倾诉世间百态,倾诉人情冷暖,倾诉青山绿水……这种倾诉是拿起手中的笔,把它表达
2013年12月,县教育局举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观课议课教学研讨活动。我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公开教学,接受了省教科院专家的听课和诊断分析。  这次公开教学的内容是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第八课的第一框:《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我们使用的是鲁教版教材。这一单元主要学习法律方面的知识,重点学习公民享有的几种基本权利和履行的几种基本义务。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具有较强的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是社会进步的要
写作文的前提是积累素材。抄作文是积累素材的原始方法,只有让孩子们举手摘到苹果,尝到苹果的甜头后,孩子们才愿意跳起来,去摘高处的苹果。五年级第三单元要求学生写说明文,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对于说明文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楚,以至于导致很多孩子的作文离题。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我从网络中找到几篇写动物、蔬菜、文具、房屋等的几种不同种类的说明文,分发到小组之后,让孩子们把作文读熟;接着,由组长讲给全班同学听,孩
摘 要:结合一节小学英语story time板块教学的教学实例,探讨了在story time板块教学中的有效活动的设计,并反思了如何基于学生的实际,有效实施中年级语篇教学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故事教学;教学活动;情境体验  译林新版《英语》中的story time是单元核心板块,它借助活泼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情节,呈现词汇、句型、日常用语和功能性语言。通过对话或短文,帮助学生整体感
一、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学习“规范”,让“规范”深入人心  每当新的一学期开始,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上好第一次礼仪课,打好基础,形成氛围。  (1)在开学典礼上,利用“开学动员”和大幅标语对“学规范,学做人”这一教育中心进行宣传,营造教育气氛。(2)每周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演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的系列讲演,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使“规范”深入人心。(3)各班级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