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中铅含量的测定能力验证样品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分析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iman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通过对4组不同浓度的饮料中铅含量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的考察,选择符合饮料中铅含量的测定能力验证要求的样品。方法:根据单因子方差分析测评样品的均匀性,根据t检验法测定样品的稳定性。结果:在室温25 ℃时,4组浓度的样品在各自的样品内以及样品间都没有明显的差异,样品的均匀性合格,样品在1个月内稳定性良好。结论:4组浓度水平的样品可以作为能力验证的样品分发给各个参加此次能力验证的实验室,并且进行饮料中铅含量检测的能力验证。
  关键词:饮料;铅含量;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稳定性
  在进行能力验证试验的计划中,保证待测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是能力验证公平有效的基本前提条件。只有主办方先确保了待测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才不会把能力验证试验时出现的可疑结果归咎于样品之间或样品本身的变异。因此,能力验证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是势在必行的。
  本文根据《关于开展2019年第一期全省食品安全抽查监测承检机构盲样考核的通知》[1]的相关要求,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开展和实施2019年陕西省检验检测机构关于饮料中铅含量的能力验证计划。本次能力验证以饮料中的某果汁为例,对其4种不同浓度的铅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给能够顺利进行饮料中铅含量的测定能力验证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证[2-4]。本实验室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2—2017)对每个浓度梯度下的10个平行样进行检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其检验数据进行稳定性和均匀性的定量分析,以保证能力验证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设备
  电子分析天平(BSA224S,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分公司);电热板(EHD-24,北京东航科仪仪器有限公司);微波消解仪(MARS6,培安CEM微波化学);超纯水系统(UPH-III-20TNP,四川优普超纯科技);原子吸收光谱仪(240AA,美国安捷伦科技)。
  1.2 试剂与材料
  本试验使用的Pb单元素标准储备溶液是由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生产的,其浓度为1 000 mg/L。使用5% HNO3逐级稀释Pb标准储备液,将其配制成20 ng/mL的标准溶液。配制5 g/L的磷酸二氢铵溶液,溶剂为5%的硝酸。HNO3为优级纯,其他试剂为分析纯,试验用水为I级水。饮料的4个浓度水平分别编号为A(0.17 mg/kg)、B(0.23 mg/kg)、D(0.19 mg/kg)、E(0.25 mg/kg),饮料为外购康师傅葡萄汁。
  1.3 试验方法
  1.3.1 样品前处理
  从已制备的A、B、D、E 4个不同浓度的样品中随机抽取10个样品,共计40个样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2—2017)的标准方法,分别准确移取液体试样1.000 0 mL于微波消解罐中,加入5 mL硝酸,按照“在30 min内,样品温度由20 ℃升温至190 ℃,并在此温度上保持45 min”的微波消解程序进行操作,消解完毕后,取出已冷却至110 ℃以下的消解罐,在电热板上赶酸,赶酸程序为:160 ℃下赶酸80 min,直到消解罐内样品剩至1 mL左右,取下消解罐冷却至室温,并定容至10 mL,上机分析数据。
  1.3.2 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的检测依据
  本试验参照CNAS-GL40《能力验证的選择核查与利用指南》中附录B[2]与CNAS-GL03《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3]的规定统计所有样品数据。用统计学中的单因子方差法来分析评定样品的均匀性,同样,用统计学中的t检验法来分析评定样品的稳定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品的均匀性检验
  为公正有效地完成样品均匀性检验,随机从制备好的A、B、D、E 4个浓度水平的样品中抽取10份样品,且每个样品进行两次重复测定。由同一测试人员使用GB 5009.12—2017[5]的测试方法,在相同测试条件下对样品进行项目的检测。当样品中检测含量的F值小于F临界值(F0.05(9,10)=3.02)时,表明制备样品均匀。样品均匀性的测定结果及方差分析分别见表1和表2。
  由表2可知,A、B、D、E样品的F值均小于3.02,样品内和样品间无显著性差异,均匀性检测结果合格。
  2.2 样品的稳定性检验
  本次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稳定性的检测在3个月完成,本次能力验证样品采用领样形式,1 d内可到达各参加实验室。
  模拟样品传递过程中的条件,在试验期间的不同时间间隔,抽取10个样本、每个样本重复2次测定,在此试验期间,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的人员、仪器以及实验室条件与均匀性检验的试验条件完全相同。此次样品稳定性试验持续时间为18 d,测定间隔期按照先密后疏原则设计,共分为3个间隔。样品分别于制样后第1 d、9 d、18 d进行检测。以均匀性试验所得结果为参比数据,最后根据t检验法判定样品稳定性[5]。若t值比tα(n1+n2-2) h小,表明样品间无显著差异,即制备样品稳定。样品稳定性检测结果见
  表3。
  由表3可知,A、B、D、E样品的t值均小于2.101,表明在0.05显著性水平下,样品稳定性检测结果合格。
  3 结论
  通过测定分析A、B、D、E 4组浓度水平的样品,结果表明,在室温25 ℃左右时,样品内和样品间的检测数据并无显著性差异,样品均匀性结果合格,在1个月内样品稳定性检测结果合格。证明这4组浓度水平的样品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可作为饮料中铅含量测定的能力验证样品。
  参考文献
  [1]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19年第一期全省食品安全抽查监测承检机构盲样考核的通知[EB/OL].(2019-05-26)[2021-08-23].http://snamr.shaanxi.gov.cn/.
  [2]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GL40能力验证的选择核查与利用指南[EB/OL].(2016-12-31)[2021-08-22].http://www.doc88.com/p-7079188306588.html.
  [3]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GL03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EB/OL].(2006-06-01)[2021-08-22].https://www.docin.com/p-1216440276.html.
  [4]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CL03:2010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EB/OL].(2010-12-31)[2010-08-22].https://www.doc88.com/p-70281234104.html?r=1.
  [5]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2—201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其他文献
木质素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芳香族生物聚合物,有望转化为生物燃料和具有高附加价值的化学品。然而由于木质素是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一般在几百到几百万之间,化学结构复杂,不溶于水,转化利用困难。除此之外,我国食品工业以及餐饮行业每年产生大量的食品废弃皂脚不仅难以处理,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因此,本研究主要采用外部催化共热解技术结合预处理对木质素
摘 要: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了水产品中呋喃它酮(AMOZ)、呋喃西林(SEM)、呋喃妥因(AHD)和呋喃唑酮(AOZ)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残留量。样品用盐酸溶液水解,用2-硝基苯甲醛衍生化,采用乙酸乙酯液-液萃取净化,初始流动相复溶后,经C18液相色谱柱分离,ESI电离源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以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MRM)进行检测分析,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平均
期刊
羊肚菌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可食用菌。我国羊肚菌资源丰富,据文献报道,全国21个省份一共有28种羊肚菌品种,气候湿润的省份更适合其生长。山西省主要分布于临汾、汾阳、交城等地。羊肚菌多糖因其良好的生理活性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报道的羊肚菌多糖文献中,关于羊肚菌多糖的提取只局限于某一种方法,很少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羊肚菌多糖的得率。本论文在提取羊肚菌多糖的过程中采用水提取法、超声辅助酶法两种方法,通过比较
摘 要:通过对不同级别普洱茶熟茶(散茶)的外形、内质审评及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分析测定,探讨不同级别普洱茶熟茶(散茶)所具有的品质特点及其品质差异。  关键词:普洱茶;感官审评;化学成分分析  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1]。云南普洱茶具有滋味醇厚、汤色红褐、陈香显著、叶底红褐的品质特点。普洱散茶外形条索
期刊
摘 要:真菌毒素严重威胁粮食的质量安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开展基于漫反射红外光谱法的粮食真菌毒素检验方法研究。采集光谱数据,得到原始光谱图。通过数据处理与校正,去除影响样本光谱的异常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能够清楚地反映样品的光谱特征,检测精度符合粮食要求,本文方法具有可靠性。  关键词:漫反射红外光谱法;真菌毒素;检测方法;多元散射校正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本文收集了全国各地的
期刊
摘 要:目的:建立鸡蛋中氟虫腈及代谢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在QuEChERS方法基础上,对提取溶液、盐析剂和净化剂等参数进行了优化。最终,样品以乙腈水提取,C18净化,UPLC-MS/MS测定。结果: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10~1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相关系数r≥0.995,以3倍和10倍信噪比计算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62~0.685 ?
期刊
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经常食用全谷物膳食可以预防一些慢性疾病,如肥胖、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以及癌症等,究其原因可能是全谷物中存在的丰富的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原产于印第安地区,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全营养食品,不仅富含蛋白质及钙、铁、锌和维生素E等微量营养素,而且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引起了国内外功能食品领域科学家的关注。目前对藜
摘 要:目的:建立了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锡含量。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进行前处理,在样品消解液中加入硫脲(150 g/L)-抗坏血酸(150 g/L)作为预还原剂,用2%硫酸作为介质,2%的硼氢化钾溶液作为还原剂,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锡元素。结果:在最佳测试条件下,锡在0~16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1,方法检出限为0.10 mg/kg。在1.0
期刊
摘 要:对2020年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外发布的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度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完成省级食用农产品抽检任务7 201批次,合格率为99.2%,除了水产品和鲜蛋,其他亚类产品合格率高于整体水平。食用农产品整体安全质量状况较好。抽检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为农兽药的违规使用和重金属污染,未来仍需进一步加强食用农产品相关环节的监管力度。  关键词:食用农产品
期刊
摘 要:本文建立了一种使用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仪测定酱油中3-氯-1,2-丙二醇的方法。本方法使用D5-3-MCPD作为内标物,将酱油试样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利用七氟丁酰基咪唑进行衍生,采用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仪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05~1.600 ?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LOD为0.002 mg/kg,LOQ为0.005 mg/kg,回收率范围为82%~117%,相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