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释画——试析法国华裔作家程抱一文学作品中的中国画论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epuw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目前对程抱一先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文学领域,往往忽视了程抱一先生在中国绘画理论方面也做出巨大的成就。他是第一个用西方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来解读中国绘画的研究者,也是法国第一位自觉地将中国绘画美学运用在文学创作中的杰出作家。因此,本文拟从程抱一的艺术论著和文学创作两个角度来研究其对中国绘画的贡献。在绘画理论上,程抱一先生基于“虚”之上建构了中国画论的五个层面。在文学创作中,中国美学思想和绘画技巧又深刻地影响了作者的文字。从本质上讲,程抱一先生本人也如王维、苏轼,是一位集诗人与画家为一身的中国传统文人,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以此成为了“中法文化的摆渡人”。 At present, most of the studies on Cheng Baoyi in China focus o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often neglecting Mr. Cheng Baoyi’s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painting theory. He was the first to interpret Chinese painting with Western 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 and the first French writer to consciously apply Chinese painting aesthetics to literary creation. Therefore,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study its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painting from Cheng Baoyi’s art treatise and literature creation. In the theory of painting, Cheng Baoyi based on “virtual ” built on the five aspects of Chinese painting theory. In literary creation, Chinese aesthetics and drawing skills have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author’s writing. In essence, Mr. Cheng Baoyi himself, like Wang Wei and Su Shi,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i who possesses both poets and painters. It reflects the profound and profound Chinese culture and has thus become the “ferry of Sino-French culture.” people".
其他文献
1911年10月在湖北武昌爆发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深远历史变革。为迎接辛亥百年的到来,各地近年来如火如荼地展开了纪念活动。其中,作为首义之地
基于对主从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研究了借助力觉临场感技术实现主从医疗机器人遥操作的控制理论和设计方法。在力和运动的双向控制中采用了新型控制方案,从理论上分析
有机-无机复合钙钛矿材料由于优异的光电特性,如较长的载流子扩散长度和较高的吸收系数及载流子迁移率,在太阳能电池领域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因为钙钛矿材料具有直接带隙、发光颜色连续可调、发光色度高等性质,在发光二极管(LED)领域中的应用也备受重视。目前制约钙钛矿LED效率提高的因素主要有成膜形貌差、缺陷多以及激子结合能低等问题。本文以CH_3NH_3PbBr_3钙钛矿体系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绿色反溶剂乙
老舍(1899—1966年)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在其后期创作中,最成功的话剧是1956年写就的《茶馆》。《茶馆》不仅对我国饮茶文化的
2009年7月14日,由西安财经学院教授沈奇先生和美术评论家张渝先生策划,关于提出“第三代”画家群落的研讨会在西安美术学院小会议室举行,来自各个方面的专家学者就“第三代”
衔接是连贯的重要条件,而逻辑连接词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衔接手段,使用逻辑连接词有助于实现语篇连贯,逻辑连接词处理得当有利于提高口译质量。韩礼德和哈桑在1976年提出了语篇衔接理论,然而围绕该理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研究英汉语篇衔接方式或英汉翻译的领域中,将该理论与日汉翻译结合的研究并不是很多见。本文将语篇衔接理论与日汉同声传译相结合,聚焦于衔接手段之一的逻辑连接词上,旨在研究日汉同声传译过程中译员对逻辑连
将柱端弯矩增大系数、轴压比和梁剪跨比作为设计参数设计了9个1/2比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构件的破坏形式、各种构件的局部变形对层间位移的贡
为了细化奥氏体晶粒组织,提高30Mn20Al4V高锰无磁钢的力学性能,提出了异步热轧工艺方法,研究了单道次异步热轧过程中异速比、轧制温度、压下量等工艺参数对于高锰无磁钢热轧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近几年出现的社会旅馆的形成特点,及其存在的一系列消防安全现状进行剖析,理清规范要求与现实状况的冲突,从疏散、设施、规模控制方面,为消防部门加强该类社会旅
探讨了曲面密集三维散乱点数据的三角网格智能重建方法.建立了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的三角网格构建模型.该模型利用神经元对曲面散乱点的学习和训练来模拟曲面上的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