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循环农业是一种农业资源优化组合以及高效、生态、可持续的循环利用发展方式,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山东省淄博市是全国首批开展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地市之一。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通过对淄博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优势背景、循环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现状、示范园区建设、培训宣传、项目投资及政策扶持情况调查研究分析,探索出近年来淄博市各区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推广发展模式,并对淄博市未来循环农业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从而为提升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促进农业、技术与生态环境的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关键词:循环农业;首批;技术推广;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915035
收稿日期:2020-07-30
基金项目: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项目编号:2110402)
作者简介:刘玉婷(1989-),女,硕士,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环境保护。
生态循环农业是指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1]。其遵循“3R”循环经济原则[2],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3]的循环流动模式,最大程度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4],是一种绿色、开放、共享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曾强调:“要把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放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出位置,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推动现代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5]。”
2007年,农业部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大中城市郊区、重点水源保护区、草原生态脆弱区等不同功能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市,整市推进,开展循环农业试点示范[3]。山东省淄博市作为全国10个重点循环农业示范市之一[6],将循环农业示范建设作为重点农业工作,以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突出抓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推广等循环农业示范建设[7],极大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业资源永续利用,有效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了农产品质量,改善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提升淄博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
关键词:循环农业;首批;技术推广;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915035
收稿日期:2020-07-30
基金项目: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项目编号:2110402)
作者简介:刘玉婷(1989-),女,硕士,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环境保护。
生态循环农业是指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1]。其遵循“3R”循环经济原则[2],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3]的循环流动模式,最大程度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4],是一种绿色、开放、共享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曾强调:“要把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放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出位置,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推动现代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5]。”
2007年,农业部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大中城市郊区、重点水源保护区、草原生态脆弱区等不同功能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市,整市推进,开展循环农业试点示范[3]。山东省淄博市作为全国10个重点循环农业示范市之一[6],将循环农业示范建设作为重点农业工作,以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突出抓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推广等循环农业示范建设[7],极大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业资源永续利用,有效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了农产品质量,改善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提升淄博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