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题的思维策略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fan55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面对高考的压力,在应试教育中寻求高中数学解题技巧已经迫在眉睫。数学是一门综合型极强的学科,它不仅考验着学生的知识掌握层次,更考验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还得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高中数学对学生的要求更加严格,数学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考验的更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结合高中数学解题思路,以及总结前人的经验,探讨高中数学解题的思维方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解题 思维策略
  所谓的数学解题思维策略,就是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一些数学答题技巧,并且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答题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众说纷纭,但是无外乎以下几点。
  一、审题时要细心
  审题是我们做题之前必做的事情,可是很多高中生却在这一环节出现失误,不进行仔细审题,却盲目做题,这是不值得我们提倡的答题习惯。审题首先是要弄清楚题意,但是很多高中生在理解题意时出现偏颇,甚至会漏掉题目的一些信息,导致出现错误。高中生在没有完全理解题意、一知半解的情况之下就提笔做题,这种答题思维是错误的,浪費学生宝贵的时间,结果事倍功半,实在是不值当。学生应该仔细揣摩分析题意,抓住题目透漏出的信息,再根据题目所给的全部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整理答题思路,为答题做好充分准备。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多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很多数学题目给出的信息很冗杂,很多学生就产生了畏难心理。实际上,只要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题目中有用的信息是极少的,但是很关键。因此,学生要有抽丝剥茧的能力,在解题的时候必须透过冗长的题目,提取有用的信息,抓住问题的本质,而不是被题目的表象所迷惑。比如:很多题目的提问方式多样,但是归根结底它的本质是一样的,解题思路也是殊途同归,但是学生常常会弄混淆,所以学生一定要有一双“火眼金睛”。
  三、答题时思维要严谨
  找到了解题方法可谓离成功不远了,但是很多高中生却在答题时出现纰漏,出现了答题不完整或者思路不严谨的问题。其实教材的设计都是围绕着我们的教学目标的,那么每一项板块的设计也都有它设计的目的。教材中往往会有例题,这些例题也具有代表性,在解题过程中会渗透出解题的常规思路和格式的规范性。学生应该通过答题过程的运算、推导、论证、作图等感受例题解答时每一步骤都会有它充分的依据和合理性,以及它的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4]。学生就该为答题参照,使自己答题思路清晰,答题规范严谨。
  四、答题后要及时反思
  在解答完题目之后并不是就大功告成了,还要学生进行及时的检查验证,这也是我们答题的最后一个步骤了,很多学生解题最终出错的原因就是没有进行反思。比如:做到“概率基础知识”的题目时,常常会凭借自己的猜测来判断是“必然事件”“偶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而忽略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加以理解区分,从而出现错误。在做相关的“三角形判定定理时”而忘记进行验算,等等。学生在做完题目之后,一定要有及时进行反思的观念,这样这些错误就不会再出现了。
  综上所述,培养高中生解答数学题目的高效率的思维策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仅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而且需要一定的答题技巧,答题技巧的完善则需要学生有好的解题习惯与思维习惯。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引导,锻炼学生的思维习惯与解题能力。高中生自身必须有意识地完善自己的解题思维,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有好的思维方法。首先,在提笔之前,要认真审题,提取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其次,在抓住信息后,仔细思考答题思路,根据题目选择最恰当的答题方法;然后,答题时保持思路完整性、严密性;最后,要注意反思验证。基于这几点,将“知识”与“技巧”紧密结合,实现完美的答题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影.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的策略分析[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5,22(8):16-17.
  [2]吴生才.高中数学教学中习题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9):93-93.
  [3]蒋林林.高中数学解题的思维策略探讨[J].亚太教育,2015,(20):162-162.
  [4]周隽民.浅谈高中数学解题的思维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36):71.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少数民族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往往受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出现写作意识较弱的情况,并且这种情况在小学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其母语并不是汉语,在学习中面临的困难必然比较大,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这些问题制定一定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少数民族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 作文写作  一、少数民族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还在采用民族语言
1.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中学生的生活很无奈。在今天这个社会,中学生普遍承受着过重的课业负担,承受着父母的期望,甚至是过高的期望。中学生能够用来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很少,他们很少能静下心到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静下心关注周围的生活,静下心读读书。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缺少可写的东西,而
摘 要: “MS-EEPO有效教育”在全国各地推广并取得显著成果,促发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审视课堂,着眼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阅读品位,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第一学段 有效教学  有效学习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在此过
摘 要: 科技的迅速发展决定了当代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高等数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研究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目标,为后续专业课学习甚至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本文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现状,结合当前教学模式探索成果和教学实践,探究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出微课与讲授式教学结合、研討型课堂教学、设置自主学习任务单等建议。  关键词: 自主学习 高等数学 微课 研讨型教学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
摘 要: 数学是人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学习、劳动、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素养是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数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文化人”,肩负着培养未来数学人才的历史使命,数学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营养丰富的水,必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和文化修养。  关键词: 数学教师 文化素养 提高方法  数学是人们学习、劳动、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摘 要: 本文针对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学生在大学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首次提出“三驱”教学法(兴趣驱动法、功能驱动法和软件驱动法)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阐述了该教学法的涵义和实施过程,旨在从学生的思想劲头上,教学手段上和教学内容上改革,提高大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以期达到让学生爱上数学、探索数学、应用数学的目的。  关键词: 兴趣驱动法 功能驱动法 软件驱动法
摘 要: 针对小学生的写作特点,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善于激发学生作文情趣,能使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迸出无限想象力和观察力,进入最佳精神状态,表达充满神奇、梦幻的童真童趣;能把难以启齿变为津津乐道,把囊中羞涩变为出口成章,让学生想写、乐写、会写、善写。  关键词: 化难为易 快乐体验 善于积累 扶放结合 展示自我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