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中的学情分析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jqwertyui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一直是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的工作重点。那么如何做到减负不减质,如何做到减负增效则成为我们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分别从学习者特征、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特征、学生主体策略设计、教师主导策略设计等方面,探索了小学语文学科低段“学情分析”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学情分析;减负增效;备课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一直是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的工作重点。如何做到减负增效则成为我们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难题。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主要措施。而备课时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则成为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备课时只有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才能设计出最有效的教学方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下面从“学习者特征”“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特征”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征分析
  (一)学生现在的学习特征和能力
  调查我校本届一年级学生特点,得出如下结论:
  1.识字方面: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91%的学生已经掌握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2.阅读方面:能够借助课文中的图画阅读课文的学生占70%左右,30%—40%的学生能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简单词句的意思,具有初级的阅读能力。
  3.质疑方面:具有较高的质疑能力的学生大概占7.8%。另有31%的学生能够质疑。
  4.独立思考方面:能较好完成学习任务进行独立思考的学生大概有30%-45%的学生需要借助老师或者同学的提示才能完成,还有25%的学生通过思考完成学习任务的困难很大。
  (二)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1.写字方面:低年级学生具有观察时间短、目的性不强、精确性不够等特点,因此在观察汉字的结构时极易出现不细心,常常笼统、模糊,只说出客体的具体个别部分。在书写生字时,出现结构不美观、笔画错误。
  2.朗读方面: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有些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70%的学生应该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在个别语句上还是需要教师的指导。
  3.思维方面:本单元学习重点是“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学生在理解各篇文章解决问题时所用的方法及思考过程会比较困难。80%左右的学生需要教师的启发及提供学习支架,因此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创造自由、开放的发展空间,以便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收集学习资料方面:90%的学生独立查阅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还是比较弱。
  二、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借助学校门户网站资源平台的“识字模块”识记并掌握66个生字,正确书写30个汉字,准确率达到100%。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
  3.按照课前自学指导书的要求,围绕单元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资源的收集,开阔学生的视野,巩固字词的识记,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分析学习内容特征
  (一)分析内容所处的地位,理清教材知识体系
  以专题组织教材是本册教材编排的特点,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独立的学习主题,本单元与前后课文之间有内在的联系,相互照应。
  (二) 教学重点
  1.识记并掌握本单元我会认的生字并能熟练运用,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我会写的生字并能熟练运用。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理解并感悟: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四、学生主体策略的设计
  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学指导书进行自主性的预习。让学生体验预习、自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反思问题的过程。
  2.交流讨论:学生参加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有关内容。
  3.信息检索:学生自主查找资料、整理资料。
  五、教师主导策略的设计
  1.合作教学:教师成为学习活动中的有效引导者、平等合作者,所设计的问题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取行动,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一种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
  2.情境教学法: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新课程标准,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联结。
  3.示范讲解:在指导学生书写汉字和理解文章内容时,教师要进行示范讲解,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
  4.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作为情境创设工具、交流协作的工具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进行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成为彻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工具。
  5.问题导向法:教师要根据本单元每篇课文的“主线”,设计问题,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从而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结语
  学情分析是教学的切入点,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针对学情的需要性和适应性展开,以学生学情为依据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周一贯.“学情”,不该遗忘的教学资源[J].中国小学语文教育论坛,2003(6).
  [2]王荣生.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09(12).
  [3]周晓阳.基于“学情判断”的教学有效性观察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 2010(2).
  (编辑:刘影)
其他文献
本文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入手,结合农村特有的生活素材和写作资源,力图探索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促进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发展与创新。
【摘要】阅读是读者对书面文字符号进行感知、反应、综合、理解而获得意义的心理活动,是读者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涵养  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精密性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针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考试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从阅读教学的含义、阅读教学的原则、阅读教学的目标、阅读教学策略等方面阐述阅读教学的智慧。  【关键词】阅读教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
研究了木聚糖酶产生菌黑曲霉(A.niger)238的产酶特性和麸曲的浸提条件,并对其浸提酶液进行浓缩.结果表明,菌株黑曲霉(A.niger)238产木聚糖酶受诱导物的影响,发酵时间在68~72 h
本文以AB集团为例分析了供应链网络规划中的一体化特征。由于供应链的整体性和目标一致性,对供应链网络规划过程中要对其中的设施或节点进行统一安排、综合考虑,以实现供应链整
【正】作为购物中心的经营者,需要在差异中挖掘潜在需求。特别是在定位的时候,要做好消费客层的分析。国民的消费水平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在不断提升。购物中心在中国
验证了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从油脂脱臭馏出物中分离生育酚的可行性. 采用一套气液相交替循环的测定装置对油酸甲酯-二氧化碳、生育酚-二氧化碳体系进行了相平衡数据的测定,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