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策略

来源 :考试·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b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在课程标准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课程标准中有这么一段话,说明了本主题在课标中的地位: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蕴涵着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丰富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变化的奥秘,是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主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一些身边常见的物质,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本主题的教学要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用五彩缤纷的化学物质和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让学生体验化学美。通过本主题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二、 中考动向及复习策略
  1. 我们周围的空气
  ① 空气及氧气的相关知识:
  本单元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及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了解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的用途、空气的污染及防治以及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一般很少单纯考氧气的制法,往往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综合在一起考。主要是从实验装置的选择、药品的选用、制取的原理、气体的收集、检验及验满等方面出题,多数是以实验题的形式考核,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分值较多。对于空气的组成这部分内容,一般都是针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出题,氧气化学性质的考查侧重于物质燃烧的现象,也会和金属的锈蚀相联系,总体难度不大。
  ② 碳和碳的氧化物
  本单元中对于单质碳的考核侧重于它们的用途,尤其是活性碳的吸附作用、金刚石的硬度、石墨的各个物理性质及用途,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二氧化碳的制取是历来中考的热点,在试题中常与氧气的制取相联系,碳酸根离子的检验也在历年的中考题中频频出现。关于二氧化碳的考核,要注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在以往的中考中多次出现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为探究内容的实验探究题。
  一氧化碳的性质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其中还原性主要是以实验题的形式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可以是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反应现象以及尾气的处理等多方面,中等难度。
  本单元的知识点较多,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必考,题目可大可小,难度可高可低,这也必将是今后中考的重点。
  2. 水与常见的溶液
  前者主要考查水的组成及性质,了解硬水和软水的区别,硬水软化的方法,了解水的净化方法,掌握过滤的操作要点,了解水的污染及其危害。近几年有关水的试题多为选择题或填空题,分值不高,难度不大。有关氢气的物理性质、可燃性及燃烧的现象、验纯和氢能源的开发及优点,中考也多有涉及。
  常见的溶液这部分的内容主要侧重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有关知识,固体溶解度等方面,多以选择题出现,分值不高,但有些难度。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多数是关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3. 金属与金属矿物
  本单元的试题内容大多紧密联系生活,考核的重点是金属的化学性质,主要是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锈蚀的条件及防护等方面出题,另外铝的化学性质也逐渐成为考核的热点。关于金属活动性的试题多是选择题或实验题。铁的锈蚀条件及防锈的原理方法一直是近几年中考中的热点,还通过铁锈蚀的探究与铜、铝的锈蚀相联系,考核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题目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
  复习时要重视铁矿物及冶炼铁的原理;通过对比铁、镁分别与氧气(或空气)、盐酸(或稀硫酸)、硫酸铜的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及反应的剧烈程度等方面的差别来理解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
其他文献
在没有创业时,觉得创业很难。后来发现,虽然方法有很多种,行业有很多种,但是只要坚持某些非常重要的东西,我认为大部分人都可以创业成功。在我看来,创业分两大类:一类是标准的硅谷模式,就是你先有一些主意,找天使投资人,做到差不多就上市了;另一类就是我以前的经历,我称为滚动式,就是从小一点点做大。  如果说我的经验最重要一条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坚持,然后变形。很多创业者创业时会有一个完美的计划,但是没过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