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独处是一次心灵按摩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snow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世界好像越来越喧嚣,我们淹没在神色匆匆的人海里,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在公车上、地铁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心中是不是突如其来涌起阵阵迷失和彷徨,甚至时常会有一种“找不到自己”的感觉呢?这时的你,不妨试着独处。
  独处,是一场内心对话。避免外界干扰,静心思考。静坐在斗室里、漫步在小道上、平躺在沙滩中……有意识地面对自己,和内心对话。就像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夜》里所说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独处,是一次心灵按摩。人是群居动物,缺乏交流,会造成个体价值感的缺失;而过度交流,又会使人丧失自我,形成人际间的缠绕。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发现,独处是一种心理需求,绝大多数心理健康的人每天都会花一定比例的时间来独处。喜欢独处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时,往往也会处理得更好。验证了朱自清所说的“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独处,是心理能量的整合。保持开放的心态,可以让我们从身边的人情世故中,获得经验;而独处静思,则可以使我们有机会接触真正的自我,发现并提升内在价值。英国精神科医生安东尼·斯托尔指出,独处对人的创造能力大有帮助。交流和独处相辅相成,才能让内心成熟和强大。
  独处,是一轮自我放逐。不是为了逃避,也许只是在一盏茶时间,回到童年某一刻再次欢喜;也许在独自进餐时,审视自己。
  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独处,生活在e时代的现代人,独处对身体是一种奢侈,对心灵更是一种福音。当然,独处时,我们必须要有能力使自己快乐,否则会陷入孤独寂寞的深渊。(据《39健康网》)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英语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良好学习精神与意志培养探析如何合理运用教学策略,旨在阐述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学科素养的指导意义。注重环境的营造和过程优化,能帮助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调动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探讨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是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和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必然发展需要。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非智力因素 培养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关注学生的积极
以往对于知识共享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少见,但从知识属性和组织文化层面出发的研究,以及表现在个体层面的文化倾向对知识共享的作用机理尚未缺少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知识属
心烦意燥、火气旺盛的时候,你会怎么办?任由坏情绪延续下去,还是积极给自己降降火?要如何才能让自己不再生气呢?生气时,让我们一起来用5个小道具给心降降温。  一、道具:大头针、便签  看过一个故事:爸爸让爱生气的孩子每一次生气时就往花园的篱笆上钉一个钉子,一段时间后篱笆上钉满了;爸爸又让孩子每一次没有生气时就拔下一个钉子,慢慢地,钉子又都被拔掉了,孩子爱生气的毛病也不知不觉改了许多。爸爸对孩子说,你
期刊
目的:探究分析氨溴特罗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病患随机分组,分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化
本文以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运用,通过学案导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品质,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提高。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猕猴桃原产我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猕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20世纪初叶,新西兰旺加努伊(Wanganai)女子学院校长伊莎贝尔来到中国,将猕猴桃种子带回新西兰,自此猕猴桃在这个南太平洋岛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因酷似新西兰国鸟基维鸟(Kiwi),故称基维果(Kiwifruit),又称奇异果。  20世纪中叶,新西兰奇异果迈出国门,开始出口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从五个方面探讨强化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 农村中学 英语教学 心理特点 学习方法 分层次教学  教育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教育。大多数农村家长素质不高,他们认为教育是学校和孩子的事。有的家长只知道忙于生计,有的甚至常年在外打工、做生意,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和成长。有的家庭过于溺爱孩子,有的家庭不和睦,这些都导致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
本文结合本校七年级备课组英语老师使用新教材以来所采取的一些措施,皆在抛砖引玉,不足之处还望领导和同行们批评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