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RNA-218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胆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ing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胆管癌中微小RNA(miRNA,miR)-218的表达水平及观察其对胆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培养两种胆管癌细胞株(CCLP1)和(QBC939)和非肿瘤胆管细胞株(H69),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iR-218,分为CCLP1、QBC939、H69组,每组随机取3个结果,比较其在胆管癌细胞株与非肿瘤胆管细胞株中的差异。合成miR-218 mimics(miR-218激动剂),将miR-218minics及阴性对照转染CCLP1和QBC939细胞。设立miR-218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每组随机取3个结果。

结果

miR-218在胆管癌细胞株CCLP1、QBC939及非肿瘤胆管细胞株中的相对定量分别为:1.000(以CCLP-1为对照)、0.602±0.108、25.199±5.128,miR-218在胆管癌细胞株CCLP1、QBC939中的表达显著低于非肿瘤胆管细胞株(H69)(P=0.000)。CCLP1细胞株中miR-218组细胞凋亡率为0.121±0.010,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0.048±0.021,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0.076±0.017;QBC939细胞株中miR-218组细胞凋亡率为0.118±0.039,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0.017±0.036,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0.048±0.161。miR-218组较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miR-218组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LP-1细胞株和QBC939细胞株其P值分别为0.005、0.006)。

结论

miR-218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发挥了抑癌因子的作用,并且增加了胆管癌细胞的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微创冠脉旁路移植患者术中肺部炎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2例接受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静脉全身麻醉诱导,以静脉泵入丙泊酚、舒芬太尼麻醉维持,间断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右美托嘧啶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1.0 μg/(kg·h)10 min后,持续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0.5 μg/(kg·h)维持,对照组同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是一种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的去甲基酶,能特异性催化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和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的脱一甲基、二甲基反应(H3K4me、H3K4me2、H3K9me、H3K9me2),调控靶基因的表达。研究证实,LSD1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增殖、侵袭转移过程密切相关。LSD1及其抑制剂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目前LSD1抑制剂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15(TNFSF1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生存素(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分析三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生存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芯片中癌及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GF、Survivin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TNFSF15的表达水平,分析三者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远期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非小
目的观察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5(GPC5)对肺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过程的影响,并探讨其与EMT关键蛋白在人肺腺癌组织中的临床表达相关性。方法构建以慢病毒为载体、荧光素酶标记的过表达GPC5的稳转肺腺癌A549细胞株(OE-GPC5)及阴性对照组(NC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比较两组间EMT相关蛋白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1(Tw
期刊
目的观察荷载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基因短发卡RNA(shRNA)的溶瘤腺病毒(ZD55-SATB1)联合化疗药物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W620细胞分为5组进行干预,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L-OHP组(16 μg/ml)、病毒ZD55-SATB1组[转染倍数(MOI)=10]、荷载增强绿色荧光蛋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经肛门内镜下微创手术(TEM)治疗对于直肠肿瘤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进行ESD治疗的直肠腺瘤42例,直肠早期癌27例以及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18例,以及TEM治疗的直肠腺瘤25例,直肠早期癌18例以及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9例,观察两组肿瘤大小、位置、完整切除、治愈性切除、手术操作时长、并发症、抗生素使用、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等指标。结果两组肿瘤大小[(7.8±3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吉西他滨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将人胆管癌细胞QBC939培养后分为对照组、5 μmol/L单药姜黄素组、0.625 μg/ml单药吉西他滨组及5 μmol/L姜黄素联合0.625 μg/ml吉西他滨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变化,同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核因子-κB(NF-κB)、细胞周期
期刊
目的探讨α2-巨球蛋白(α2M)和不同时相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就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和股骨近端骨折的患者,根据股骨头坏死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随机分成5组,包括对照组和实验Ⅰ~Ⅳ组,每组20例,总共100例。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等,对比不同组之间各组织α2M的表达水平等。结果(1)组织病理学:实验组Ⅰ~Ⅳ组的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