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技能中,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础。许多专家研究表明,听占有整个语言交际活动总量的45%左右。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目前教材对听力教学的任务有所加重,中考听力分值也有所增加,因此,英语听力对初中生英语学习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大多数初中生的英语语音基础比较薄弱。学英语的第一步就是要打下坚实的语音基础。只有学好发音,掌握其规律,才能听懂别人的话,也才能让别人听懂自己的话。因此,在初一年的时候,就要抓好音标的学习,要求学生拼读音标要准确,要读准容易混淆的词,如,thirteen和thirty的尾音分别是/i:/ 和/i/。一个是长舌音,另一个是短舌音。只有说得标准,才能听得准确。另外,要求学生要熟悉句子中的语调,连读,强读,弱读,爆破,音变等情况。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而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初中生在听的过程中还有词汇、语法的障碍,在听的过程中,学生既要听其音又要懂其意。语法也同样如此,它是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有声材料的必要条件,为我们判断动作发生的时间、执行者、承受者等提供必要依据。如果语法知识不牢固,就会直接影响听力效果。因此,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单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前提和关键。学英语记单词最怕死记硬背,不但多花时间,而且记忆效果和记忆广度也很有限。笔者认为,可以指导学生将单词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也可以要求他们进行词块记忆。比如,“invite”这个单词,出现在仁爱版八年级Unit5Topic1Section A 1中,“My father and mother want to invite your parents to go to the movies.”我們可以指导学生记住“invite…to…”中文意思是“指导……去……”,这样子,也能轻松地记住invite的用法。
第三,平常要多做听说训练。根据听说读写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教学规律,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型,把单纯的听力课改为听说课或听说读写综合课,在听的同时注重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听的兴趣,看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要及时地适当地予以表扬,在训练时可采用抢答方式,看谁反应迅速,答得正确。课前让学生上讲台,说上自己准备的一段英语,预先让学生准备,上课之前讲给全班同学听,学生在听了自己同学的英语故事,或笑话,或自我介绍后,回答一些有关的问题。当然,学生一定会用心听,用心记其中的内容和语音,坚持这种类似于英语演讲的训练,学生一定会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爱听这样的小故事、小笑话,久而久之,必能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另外,英语教师需为学生创造英语环境,多用英语组织教学,用学过的语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多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会话练习。也可以组织学生看比较有意义的英语电影,让他们模仿其中的对白,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听力录音带要坚持听,反复听,让学生模仿其语音语调。通过说的训练,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每周可安排一次听力测试课,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每次测试后要及时讲评,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听力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注意训练学生的听力技巧。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训练,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根据近几年的中考题型,笔者认为解答听力试题可按以下步骤:1.利用试音调整答题心态。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易产生恐惧心理。一部分学生在听力测试时往往过分紧张,或对自己缺乏信心,导致本该听懂的内容也听不懂了。2.浏览试题内容。这一步骤非常必要,在录音播放前的短暂间隙浏览题干和选项,找到相关信息,推断大意,能有效增强听录音时的针对性,提高正确率,避免措手不及。3.分清主次,抓住考点。对于较长篇幅的听力材料,考生切忌逐字逐句细听,应理解全文大意,抓住与题干要求相关的词句,如what, who, when, where, why, how这几方面内容,有些细节题还需先记下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编排、推断之后才能作答。4.复听检测。在听第二遍录音时,应侧重第一遍没听清楚的细节,万一听力测试过程中有某一内容没有听清,就要及时放弃,不能因此而影响后面的测试。
第五,平常要对学生输入特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学习一门语言不能只学习单词、词汇、语法,还应了解相应的文化常识。“文化”从广义上讲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地理、建筑和科学技术等;狭义上讲包括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宗教信仰、社会组织等。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对所听对话或短文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甚至能弥补语言上的不足,使听者有熟悉的感觉。我们都知道:英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只凭我们的思维、逻辑去判断文章的含义就可能出差错。如:英语人所说的“西风”(west wind)是指温暖和煦的风,而我国的“西风”则指寒气袭人的,这是两国地理环境不同而造成的信息差别。又如“Nice talking with you”是一种用来委婉下逐客令的话语,意思相当于“很高兴和你谈了这么多。”暗含“该结束谈话”的意思,如果不明白这一含义,你可能还会侃侃而谈,令人生厌。
总之,要想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从各个方面抓起。作为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语言知识和听力技巧,多创造机会让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设计合理的材料及有效的活动,使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听力任务,鼓励学生自觉地在课外寻找一切听的机会。加强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扩大词汇量,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听力水平。相信在教师们的正确引导及学生们的刻苦学习下,不久的将来,学生的听力水平一定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第一,大多数初中生的英语语音基础比较薄弱。学英语的第一步就是要打下坚实的语音基础。只有学好发音,掌握其规律,才能听懂别人的话,也才能让别人听懂自己的话。因此,在初一年的时候,就要抓好音标的学习,要求学生拼读音标要准确,要读准容易混淆的词,如,thirteen和thirty的尾音分别是/i:/ 和/i/。一个是长舌音,另一个是短舌音。只有说得标准,才能听得准确。另外,要求学生要熟悉句子中的语调,连读,强读,弱读,爆破,音变等情况。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而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初中生在听的过程中还有词汇、语法的障碍,在听的过程中,学生既要听其音又要懂其意。语法也同样如此,它是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有声材料的必要条件,为我们判断动作发生的时间、执行者、承受者等提供必要依据。如果语法知识不牢固,就会直接影响听力效果。因此,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单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前提和关键。学英语记单词最怕死记硬背,不但多花时间,而且记忆效果和记忆广度也很有限。笔者认为,可以指导学生将单词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也可以要求他们进行词块记忆。比如,“invite”这个单词,出现在仁爱版八年级Unit5Topic1Section A 1中,“My father and mother want to invite your parents to go to the movies.”我們可以指导学生记住“invite…to…”中文意思是“指导……去……”,这样子,也能轻松地记住invite的用法。
第三,平常要多做听说训练。根据听说读写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教学规律,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型,把单纯的听力课改为听说课或听说读写综合课,在听的同时注重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听的兴趣,看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要及时地适当地予以表扬,在训练时可采用抢答方式,看谁反应迅速,答得正确。课前让学生上讲台,说上自己准备的一段英语,预先让学生准备,上课之前讲给全班同学听,学生在听了自己同学的英语故事,或笑话,或自我介绍后,回答一些有关的问题。当然,学生一定会用心听,用心记其中的内容和语音,坚持这种类似于英语演讲的训练,学生一定会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爱听这样的小故事、小笑话,久而久之,必能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另外,英语教师需为学生创造英语环境,多用英语组织教学,用学过的语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多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会话练习。也可以组织学生看比较有意义的英语电影,让他们模仿其中的对白,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听力录音带要坚持听,反复听,让学生模仿其语音语调。通过说的训练,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每周可安排一次听力测试课,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每次测试后要及时讲评,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听力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注意训练学生的听力技巧。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训练,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根据近几年的中考题型,笔者认为解答听力试题可按以下步骤:1.利用试音调整答题心态。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易产生恐惧心理。一部分学生在听力测试时往往过分紧张,或对自己缺乏信心,导致本该听懂的内容也听不懂了。2.浏览试题内容。这一步骤非常必要,在录音播放前的短暂间隙浏览题干和选项,找到相关信息,推断大意,能有效增强听录音时的针对性,提高正确率,避免措手不及。3.分清主次,抓住考点。对于较长篇幅的听力材料,考生切忌逐字逐句细听,应理解全文大意,抓住与题干要求相关的词句,如what, who, when, where, why, how这几方面内容,有些细节题还需先记下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编排、推断之后才能作答。4.复听检测。在听第二遍录音时,应侧重第一遍没听清楚的细节,万一听力测试过程中有某一内容没有听清,就要及时放弃,不能因此而影响后面的测试。
第五,平常要对学生输入特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学习一门语言不能只学习单词、词汇、语法,还应了解相应的文化常识。“文化”从广义上讲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地理、建筑和科学技术等;狭义上讲包括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宗教信仰、社会组织等。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对所听对话或短文会有更深刻的理解,甚至能弥补语言上的不足,使听者有熟悉的感觉。我们都知道:英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只凭我们的思维、逻辑去判断文章的含义就可能出差错。如:英语人所说的“西风”(west wind)是指温暖和煦的风,而我国的“西风”则指寒气袭人的,这是两国地理环境不同而造成的信息差别。又如“Nice talking with you”是一种用来委婉下逐客令的话语,意思相当于“很高兴和你谈了这么多。”暗含“该结束谈话”的意思,如果不明白这一含义,你可能还会侃侃而谈,令人生厌。
总之,要想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从各个方面抓起。作为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语言知识和听力技巧,多创造机会让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设计合理的材料及有效的活动,使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听力任务,鼓励学生自觉地在课外寻找一切听的机会。加强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扩大词汇量,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听力水平。相信在教师们的正确引导及学生们的刻苦学习下,不久的将来,学生的听力水平一定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