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策略探析

来源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y_1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运动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要通过体育实践活动,传授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品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真正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文章重点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具体策略,供广大体育教师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体育;心理素质;增强策略
  开展体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学生在久坐学习之后需要一定的运动量来达到锻炼身体、放松头脑、调解身心的目的。体育锻炼能够使学生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从而帮助他们积极学习。
  一、开展游戏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人游戲、团体游戏、对抗游戏、竞争游戏等。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运球和投篮相结合的比赛。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两两对抗,通过在游戏中竞争的方式促进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体验胜利的喜悦。教师还要引导赢得比赛的学生培养“公平竞争,追求友谊”的心理素质,引导输掉比赛的学生培养“从容面对输赢,继续努力”的心理素质。
  教师可以允许学生不必精通每项体育运动的规则,但是学生一定要了解常见体育运动的技法,打好基础,将锻炼有益身心健康的思维深扎在学生的脑海中。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足球对抗赛,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竞争意识。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分组进行。因为在平常的状态下,学生的竞争意识不强,而在比赛中,学生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在参与中会感受到激烈的竞争,都渴望自己的小组获得成功,这样他们就会全身心积极投入到比赛中,顽强拼搏,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以取得最后的成功。通过多种体育游戏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在锻炼他们心理素质和竞争意识的同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更乐观。
  二、进行挫折教育
  在实施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挫折教育,锻炼并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提升他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动作技能的反复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好心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促进他们熟练掌握相关的动作技能;可以通过环境的变化,适当磨砺他们坚强的意志力,并锻炼他们的挫折恢复力和心理承受力,提高其整体心理素质;可以通过合理设置项目的难度开展体育活动,设置时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不同体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意志力得到有效锻炼。
  教师要巧用挫折教育,在体育活动中设置一些难以完成或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使他们真正感受挫败,并及时开导他们,使其变得更坚强。通过挫折教育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例如,在规定时间内要求男生做100个俯卧撑,要求女生做60个仰卧起坐。经过他们的尝试,发现很难完成这个任务,体会挫败感,教师恰当引导,亲自示范,有效激发他们求胜的欲望,并在很长一段时间指导他们继续完成这个任务。一学期后,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这个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懂得在困难或失败面前不能低头,更不能放弃,要持之以恒,勇于挑战,努力解决,强化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心理素质。
  三、实施分层教学
  体育课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只能进行笼统的训练,如跑步、拉伸等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分层教学非常有效。在实施分层教学前,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对体育活动的掌握程度、身体状况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条件予以综合考虑,再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这对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非常有效。
  以排球为例,不同学生对排球的爱好程度不同,学习排球的时间也不同。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心理测试的方式和相关排球的讲解、展示和比赛等,让学生先充分了解排球,分析自己对排球的认知和喜欢程度。有了对排球的认知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于不喜欢排球或者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启发并引导学生调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排球这项运动的技能。同时,通过一定的手段,激发学生对排球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练习排球,以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对于排球技能掌握一般和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要采用引领和辅助的教学手段,安排他们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内积极训练,在自身努力和教师的指导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促进其掌握相关的动作技术,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对于排球技能掌握较好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难关,引导其想方设法解决难题,通过一定启示帮助他们自主学习,熟练掌握排球技巧,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通过多样的体育活动方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是近年来研究较为广泛的一个课题。初中生的身体正在发育,思维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采用适合学生的课堂活动方式,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业良.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2).
  [2]宋志胜. 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10).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相对于其他学科,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因为教学基础差而导致的知识面窄、学习态度不积极的问题。因此,要想让农村学生学好物理,首先要从兴趣入手,让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才能提高效率。  关键词:农村学生;初中物理;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动
课堂上有效的提问,对小学英语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非常重要,对于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情况的掌握也有检测和促进作用.由此可见,课堂提问是否有效,对教师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文章从利用信息技术提供自主学习的物理时空、借用信息技术拓展合作交流的场域空间、巧用信息技术搭建有效探究的互动平台、活用信息技术实现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摘 要: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兴趣越浓厚,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保持得就越长久。教学实践表明,越是抽象的內容,越需要教师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形象思维;直观演示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没有合适的教具进行直观、形象的演示,特别是不能做动态的演示,
近年来中国各项事业迅猛发展,我国发展的高端领域急需创新型、综合型人才。创新创业人才指的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并且积极投入到社会的创业实践中去,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高职院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充分发挥工匠精神的作用,为培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助力和支持。  一、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  新时代下,要想更好地发挥工匠精神在教学中的作用,将工匠精神全
期刊
摘 要:关爱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之一,其是伴随人类交流、社会发展而逐渐衍生出来的。而关爱对于幼儿的影响也至关重要,能够让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品质。因此,教师要对幼儿实施关爱教育,促进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为幼儿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关爱教育;实施策略  相较于成年人,幼儿“爱”的视角更加简单。幼儿园作为幼儿进入社会、学会与人相处的初始阶段,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开展关爱教育,健全幼儿的关爱情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学校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需要进一步完善学校思想教育工作,重视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从而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来看,更侧重于知识讲解,缺少关注学生本身,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未能深入学生内心,影响教学质量。文章尝试将关怀意识培养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 要:随着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情境教学逐渐运用到英语课堂中,转变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鉴于此,文章着重分析情境创设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情况,旨在提高情境创设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情境创设  初中阶段作为英语教育的关键时期,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口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而课程中的情境创设是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将地理与生活相结合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新要求。而生活化教学可以将地理学科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地理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并掌握真正有价值的地理知识。对此,本文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高中地理学科的生活化教学问题展开探究,并提出相应策略。  高中地理相对而言是偏理科的一门学科,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生活化教学在当下应用较为广泛,其主要以日常生活为
期刊
毋庸置疑,新课程的改革对教育领域的发展影响深远,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各级院校使用的教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下面选择高中阶段的物理教材作为研究对象,以新课程改革要求为依据,以高中物理教材中“向心力”一节为例,构建分析活动,细致阐述物理教材的知识应用,以期对后续阶段的教育活动提供参照。  自从教育领域推行课程改革和推广使用新教材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开始面临同一个问题,即:如何科学处理全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