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设计色彩教学中色彩从理性变换到感性的表现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yu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设计色彩的教学是基于色彩的理性变换,强化于感性表现的传导性训练。设计色彩作为一门敏感性很强的课程,从理性变换到感性表现,能更切合实际地提高色彩设计能力。依据规律性变换原理作效应性表现的探索,并融于一体地训练,是学习设计色彩的应用型科学方法。
  关键词 设计色彩 理性变换 传导性训练 感性表现
  
  设计色彩,是基于色彩的变化原理和人对色彩的感觉。有目的地表达或表现一定的既定“内容”。以色彩这一特定的“语言”。求得物的内涵与人的情感上的“沟通”。所以,设计色彩的教学,是基于色彩的理性变换,强化于感性表现的传导性训练。
  
  一、理性变换中的感性作用
  
  光是色彩之母。不同光束的投射和光的变化作用,带来了千变万化的色彩现象。同样,由于自然界光束变化和投射的规律。各项物质的色彩也以可循的规律展现出种种理性变化现象。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光束序列,色相环上的邻近色、对比色等的相加变化,以纯色等份相加任何一色的渐变推移变化,围绕着各种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的渐变推移性等份变化等,都是从理性的角度分析出的色彩变换现象。根据这种理性分析,能科学地推导出色彩的变换原理,提供一个系统的色彩变换体系。所以可先作一张纯色加黑、加白,加灰,及补色互混的基本练习,使之增加理性变换上的感性认识。然而。纯理性的变换性练习易忽略色彩的感性应变作用,色彩变换中的感性作用应随理性的变换而得到相应的训练和提高。根据理性变换中的色彩虽以规律性排比,但变换出的感性作用就难能用这同一规律来解释,这也是色彩变换中感性作用的最大特色。
  因此,在学习色彩之变换原理的同时,需配合感性课题作练习,通过对色彩变换的整体关系中感性作用的把握,从实处真正领悟出色彩的理性变换原理。色彩变换虽然具有内在规律,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已总结出条条理性法则。但人的感性的不定和设计特性的发展,都将预示着色彩新感性的出现。所以在设计色彩的学习中多结合些感性选题作练习,注重于色彩定理关系中的感性作用的培养,并能训练出灵活的设计思路。
  
  二、设计的目的在于感性的满足
  
  达到感性的满足,是设计的根本目的之一。设计色彩中的感性满足,指的是色彩性格的综合感性。针对设计的感性作用,通常并不需要将色彩按比重相加调和成一种均衡色彩关系。用得最多的是以个性色块间的拼接组合。形成对比、调和比重上的综合感应,从而求得目的性的纯感性满足。
  要达到上述表现力。可以先从空间混合的练习中掌握色彩的综合感性。这种训练可以任选一张色彩关系比较好的人物照片,将画面中调和好的色彩进行分解,分解出冷暖、明暗的相加色彩。然后将这些色彩按网格并置,体块、色彩比较细腻的部位可以将大网格分成小网格,通过这种视距和视觉作用上的混合,能用直接明了的并置手法达到总体画面的感性满足。在达到上述由具象延伸的表现力的基础上,接着结合具体商业性实物进行无文字的色彩命题训练。如酸、甜、香、辣罐头贴的色彩设计,要从自然界物性色彩作用的关系上归纳、总结色彩性格,从色性表现上尽力追求总体感性中的高度满足。即达到:酸,甜、香、辣的感性都非常够“味”。这些罐头贴虽然没有任何文字,但都会从色彩的综合感性中领受到物的感性。
  上述二种感性表现练习,是围绕目的性的理性变换性训练,同时又是为目的性而追求感性的高度满足的强化性表现。从直观上讲,它更重于目的性的感性表现效果。
  
  三、从原理到具体形式化训练
  
  根据色彩变化原理。结合具体物品品性作形式化训练,能更好地将色彩表现的原理直接运用于物品品性,以物品品性为表现力的追寻中心,求得色彩的最佳物性效果。如科技、文学、卫生、艺术期刊的封面色彩练习,它们都运用着不同的色彩构成原理,艺术期刊多运用高纯度、强对比的原理。科技期刊多运用近似色中性调和的原理,文学期刊多运用中性彩度、明度的类似调和原理,凡此种种,都能运用色彩构成的种种原理将各种期刊特性表现得更加够“力”。当然,不仅限于这几种类型的期刊,其它期刊或产品包装,广告等都可作为形式化训练的选题。在训练中,一是要分析物品的最大特性,二是要弄清用什么色彩构成原理去表现最为恰当,三是要分析研究根据色彩变化原理所构成的总的色彩关系及色彩性格的表现力,四是要追求具体色彩的表现力与具体品性的最高统一效果。
  将种种色彩变化原理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形式化的训练,能更加具体、直接地将思路一步步引入设计轨道,从直接投入设计活动中提高色彩原理的思辨力,并从中深刻地认识和掌握色彩在各项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及表达技巧。所以,从这方面投入训练,对培养设计感觉、技巧,能力来讲,会更加容易人手,收获也会更大。
  
  四、掌握“色彩语言”
  
  色彩以自身的变化规律作用于人,在人的感应中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定性原理。在人类社会中,色彩已作为一种交往、传媒的特殊“语言”,在生活、工作中发挥着种种特殊作用。因而,透过色彩的组合意义、表现力的系统理解,视它为“色彩语言”来掌握和运用。由明度、纯度、色相决定的色彩面貌会给人不同感性,在常规和非常条件下,它都作用于人产生种种特定感受。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善于学习他人对色彩的经验性总结,要做一个对色彩敏感的有心人,通过日积月累,就能掌握到丰富且富于变化的色性。
  表现力是色彩设计的最终目的。用任何一组或一块色彩去表现物品品质特性,往往都会出现左右偏差,这就需要从他人或自己的经验积累中加以总结。在具体表现中多作比较。这如同懂得运用恰当的词句去描写一件动人事物一样。所以在具体表现中,在明度、纯度、色相、面积、冷暖的大的差别和小的微弱变化上多排比,对比、温和、中性调和、深透感等种种组合意义的追求,都要力图表现得恰到好处。
  
  结语
  
  综上所述。设计色彩作为一门敏感性很强的课程。从理性变换到感性表现,能更切合实际地提高色彩设计能力。理性变换作为色彩变化的规律性研究,感性表现作为色彩作用的效应性研究,依据规律性变换原理作效应性表现的探索,并融于一体地训练。是学习设计色彩的应用型科学方法。因此,在学习中注重于二个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掌握理性变换原理和掌握效应性表现技能,就能从根本上掌握设计色彩这一技能。
其他文献
【摘要】2009年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进行的频道改版,采用了对频道整体形象进行包装的策略,通过在“敏、名、齐”三方面的努力,BTV科教频道的形象转变为时尚的、新鲜的、熟悉的。在收视率方面也大获全胜。研究BTV科教频道改版策略可以为科教类节目在频道专业化进程中寻找新的生存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BTV 科教频道 频道形象 形象化生存    2009年1月,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全面改版。随着“智慧点亮
[摘要] 《山水情》与《狮子王》为动画片中的经典,不管在内容、风格还是艺术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中关文化的异同。在当今美国文化霸权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中国要打造一条具有特色的动画产业链,坚持发扬优秀民族文化。  [关键词] 《山水情》《狮子王》 中美文化    动画片,顾名思义,是会动的画面。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精品动画片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观众范围也不再只局限于儿童,定位于成人的动画数量逐渐
摘要 作为由“诗骚传统”所润泽的“影诗”园地中的一朵奇葩,以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一代高僧弘一法师为传主的影片《一轮明月》,有着浓浓的诗化抒情色彩和东方文化韵味,影片中的若干意象,尤其诗情无限、耐人寻味。  关键词 月亮 船 陀螺    陈平原先生曾以“史传传统”与“诗骚传统”来概括中国两大强劲的文化脉系和美学品格,前者长于叙事与再现,如《春秋》《左传》、《史记》、明清章回小说等:后者重在表现和抒情
[摘要]第7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无间道风云》改編自香港电影《无间道》,两部影片题材相同但叙事不同,描述了卧底们的灰色人生,在技术时代的背景之下,立足不同的文化语境,具有不同的文化指向性,就《无间道风云》而言,其实际是对当下技术时代的真实描绘与文化批判。  [关键词] 奥斯卡 《无间道风云》技术时代 批判    马丁·斯科塞斯翻拍香港电影《无间道》的《无间道风云》(《The Departed》
【摘要】张艺谋已作为中国当下的一个很重要的电影文化符号,无论是在艺术层面上,还是从商业视角来看,张艺谋都是中国电影潮流中的先锋旗手与颠覆者。他的新片《三枪拍案惊奇》,让观众在这种视觉的盛宴中体会到娱乐的癫狂之美。  【关键词】张艺谋 颠覆 癫狂    康定斯基认为: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一种消费文化,更应贴近时代的潮流。在中国当今的电影艺术领域,张艺谋无疑已成为了一个最
【摘 要】《阿甘正传》从剧本、导演到摄影、演员等等都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并且影片中蕴藏着诸多人生真谛。《阿甘正传》就像一杯茶,浓郁的清香一直挥散不去。  【关键词】主题表达 人物塑造 价值内涵    也许所有的一切都应该从影片开头的那片羽毛说起。羽毛没有方向,不知道在这之前它飘过了多少地方。一如我们的人生。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风搏击,或随冈飘荡,或翱翔蓝天,或堕入深渊 十七年了,叶子绿
摘要 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产物,它主要受制于传媒文化,是传媒文化操纵、策划的结果,其批评主体、批评对象、接受主体和接受过程等都呈现出与传统批评不同的特征。媒体批评对传统批评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给文学批评带来了生气和活力。  关键词 媒体批评文学批评 大众传媒    麦克鲁恩从技术决定论出发,以负载文化信息的媒介形式的不同将文化分成三个阶段:口头文化——印刷文化——电子传媒文化。
摘要 动画在国内发展历史由来已久,近年是国产动画崛起的时代,其中《喜羊羊与灰太狼》更是让人瞩目。它的成功之道,源于其采用了有效的剧本创作、角色设定以及媒体传播策略,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该剧成功的案例对于我国动画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动画 创作 剧本 新媒体    一、《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国产动画界的崛起    动画在国内发展历史由来已久,早期,中国将动画称为美术片。我国动画片曾经历过
主持人:龙源期刊网记者蔡凛立  Http://www.qikan.com.cn 2008年1O月21日龙源期刊网    电影,从来就不是纯粹的电影,文章,也不会是纯粹的文章。它们都来自人心,是人心的一种物化形态。当我们把电影、把文章、把《电影评介》作为我们的心来对待时,那么,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春花,就是夏雨,就是秋香,就是冬雪,而不是黎明前的黑暗与寒冷。  电影的生命,依然是青春的。我们眼前的
[摘要] 流行歌曲作为一外来的音乐交流,传入中国已经近百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征。在文化交流中经历了文化冲突、文化整合和文化自觉的历练,表现出浓厚的通俗现象,展示了流行歌曲独特的文化个性,诠释了流行与时代、流行与通俗,流行与高雅的不解之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流行 时代 通俗 文化交流    流行歌曲无论是从产生于上个世纪之交的欧美通俗音乐,还是中国的学堂乐歌,都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