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饲料智能饲喂技术探讨

来源 :农产品加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jsdsd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液态饲喂技术的结构、原理、使用效果、优越性及国内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指出了采用液态饲喂技术将是未来规模化养殖业实现标准化、智能化、福利化、健康化养猪的必由之路,为有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以紫薯为原料,设计合成绿色安全的低共熔溶剂,研究低共熔溶剂的种类、摩尔比、含水量、浸提时间及浸提温度对紫薯中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法优化提取紫薯中花青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含水量25%,摩尔比1∶2.0的氯化胆碱-柠檬酸体系为提取剂,料液比1∶1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0 h为紫薯花青素最佳提取条件.此时,花青素的提取率达1.086±0.022 mg/g.
以白芸豆粉、白砂糖和黄油为主要原料制作白芸豆饼干.以感官评定分数为判断标准,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相结合,探讨出各成分用量的最适比例,确定了此款饼干最佳配方为白芸豆粉用量50 g,黄油用量30 g,白砂糖用量9 g,全蛋液用量12 g.也研究了烘焙条件,最适烘焙温度上下火165℃,最佳焙烤时间15 min.在最佳配方和烘焙条件下制得的白芸豆饼干感官品质最好,综合感官评分最高为93分.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提取蔓越莓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运用GC-MS对蔓越莓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从蔓越莓样品中分离出23个色谱峰,蔓越莓中主要挥发性产物为5-羟甲基糠醛、2-氨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糠醛、5-氨基乙酰丙酸、D-阿洛糖、2-2-乙基己基-磷酸三酯、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奎宁酸等,其中5-氨基乙酰丙酸、萝巴新、2-氨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依氟鸟氨酸赋予了蔓越莓药学功效.
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提升教学质量,对食品专业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进行探究.依托食品安全检测相关实验课程,建立多种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对比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有关食品安全检测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对比传统检测实验技术和新型检测实验技术,拓展学生对领域前沿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冷冻鱼糜制品因其营养价值高、口感丰富、使用方便而深受消费者喜爱,鱼糜在加热过程中形成的凝胶是评价冷冻鱼糜制品品质好坏的重要因素.在实际贮藏、运输过程中温度的浮动使鱼糜凝胶制品经历多次冻融循环,使得肌肉组织在冰晶反复形成和融化的过程中被破坏,导致质构变化,同时使鱼糜凝胶内部水分重新分布,严重影响鱼糜凝胶的品质.阐述鱼糜凝胶形成及破坏的机理,总结目前此方面研究的进展,并结合皮克林乳液的性质提出皮克林乳液对提高鱼糜凝胶冻融稳定性的潜在研究方向.
香樟精油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性香料,发展天然香料产品是一种必然趋势,是突破香樟资源产业化程度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介绍了香樟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应用价值,阐述了香樟精油的提取工艺,研究对比了水蒸馏技术、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索氏提取技术等提取技术在香樟精油提取中的应用,以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生产实践中香樟资源的利用提供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系统的理论指导.
白果,为银杏的成熟干燥种子.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资源,白果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银杏萜内酯和银杏黄酮等功能成分,还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理功能.目前,白果已被应用于食品、保健品、药品和化妆品等多个领域.从白果初加工产品和深加工产品2个方面综述了白果在食品加工领域中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更好地发挥白果的食用功效及深入研究白果食品提供参考和依据.
邻苯二甲酸类化合物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检测方法常用的主要为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法,但随着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发展与进步,其检出限完全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并且与以上方法相比,紫外分光光谱法操作简单,消耗有毒有害试剂较少.运用色谱法中的薄层层析法检测了鲜榨果汁、华润怡宝、农夫山泉、恒大冰泉、景田百岁山、外卖炸鸡饭塑料包装中是否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再用光谱法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体测定其含量.在薄层层析法中检测合格的鲜榨果汁的塑料杯和外卖炸鸡饭的塑料包装,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时,可以清楚地发现含量不符合 GB/T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结合鲁东大学食品专业建设需求,从“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管理、考评体系、教师工程能力等方面入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旨在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具备“理论+实践”双能力的学生,以应对复杂的食品工程问题,满足食品工业人才需求.
在国家“双万”课程建设背景下,针对“食品分析与检验”在线开放课程现存问题,结合“金课”评价标准,探讨了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型“食品分析与检验”“金课”的路径和可行性方案,以期达到线上线下资源的优势互补,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善课程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