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石漠化地区红椿、任豆、紫穗槐造林试验初报

来源 :四川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重庆巫山峡谷石漠化地区选用红椿、任豆、紫穗槐容器苗进行造林试验,分别采用不同的造林措施,结果表明:(1)紫穗槐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表现良好;(2)生根粉处理能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明显提高苗木的抗旱能力,对地径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但对苗高生长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3)移栽灵处理对成活率、苗高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对苗木的地径生长表现出明显促进作用;(4)地表覆盖方式对造林成活率影响明显,不同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对覆盖方式的反应不一致,地膜覆盖方式有效促进苗木高生长,石块覆盖方式明显提高苗木的地径生长。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洪雅林场杉木1.5代种子园20多年的建园、日常管理和科研工作的总结,从遗传控制、无性系配置、立地控制、土壤管理、密度管理、树体管理、花粉管理、病虫害防
以柏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松柏混交林3种川中丘陵区典型低效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开窗补阔改造,分别种植窄冠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Zhaiguan)、台湾桤木(Alnus formos
本文从征占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的技术层面和征占用林地行政许可的制度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反思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规范
以成都市退耕还巨桉和麻竹林地为研究对象,从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能力等方面比较研究了这两种退耕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改善效应。结果表明:用巨桉和麻竹作退耕还林树种明
《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五条规定,森林更新标准是:(一)人工更新,当年成活率应当不低于85%,三年后保存率不低于80%。(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补植、补播后当年成活率应当
本文通过对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初步研究。不同植被类型的氮库总储量分别为:6 787.27 kg.hm-2、7 115.39 kg.hm-2、6 951.06 kg.hm-2。其中不同植被类型中活体
汶川县是我省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县之一,同时也是森林病虫害较为严重的县。近几年来汶川县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呈逐年递增趋势,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社区居民的经济发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在林业中主要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重庆市渝北区作
采用不同基质、不同IBA浓度处理野蔷薇、木香插穗,研究扦插基质、激素浓度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蔷薇在A2B2(100 mg·L-1IBA+蛭石)、木香在A3B1(200 mg·L-1IBA+珍
本文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内拐棍竹根系结构特点。结果表明,柺棍竹根系最常见分布区一般在秆基第13节~19节;地下茎龄级越小,根在地下茎上着生的位置越远离秆基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