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3种不同植被类型氮循环研究

来源 :四川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r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初步研究。不同植被类型的氮库总储量分别为:6 787.27 kg.hm-2、7 115.39 kg.hm-2、6 951.06 kg.hm-2。其中不同植被类型中活体生物量分别为:136.43 kg.hm-2、210.40 kg.hm-2、169.66 kg.hm-2,凋落物层分别为:31.06 kg.hm-2、38.96 kg.hm-2、40.05 kg.hm-2,土壤(0-40cm)中分别为:6 619.73 kg.hm-2、6 866.03 kg.hm-2
其他文献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带状深翻垦覆、施肥、合理采伐、正确疏笋、护笋养竹、病虫害防治等措施,进行楠竹低产林复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对楠竹低产林的竹林结构、
与滩地相比,山丘区立地复杂,抑螺群落生态设计中立地与树种结构配置相适应显得格外重要。本研究描述了仁寿抑螺群落生境(草地、湿地与林地),并重点分析了坡地、平地、洼地、湖
经过连续3 a利用DBOL保水剂对黄连木裸根苗造林及幼林生长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黄连木裸根苗造林保存率提高10.5%~14.5%;(2)黄连木幼林高生长量增加41.3 cm~53.0 cm,地径生长量增
通过对刺槐冷藏苗和非冷藏苗开展造林试验,观测和分析造林当年和次年苗木成活率、萌芽成枝力、新梢生长量、基径和苗高,研究了刺槐经冷藏处理的裸根苗造林效果。结果表明:刺槐
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目标就是要保护物种多样性和遗传潜力。随着全球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生态失调等,导致了物种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
以柏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松柏混交林3种川中丘陵区典型低效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开窗补阔改造,分别种植窄冠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Zhaiguan)、台湾桤木(Alnus formos
本文从征占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的技术层面和征占用林地行政许可的制度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反思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规范
《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五条规定,森林更新标准是:(一)人工更新,当年成活率应当不低于85%,三年后保存率不低于80%。(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补植、补播后当年成活率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