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奈酚的优化提取及生化性质

来源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fut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双相酸水解法优化山奈酚提取条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酸浓度、提取时间和固液比对山奈酚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实验优化提取山奈酚的最佳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的盐酸浓度为6.1×10-2 mmol/L,提取时间为12.87 min,固液比为1:137.46,提取率达1.11%;山奈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对超氧自由基(·O2-)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尤其对DPP H·的清除能力更强,且清除能力随浓度的升高而提高.
其他文献
传统的装配式框架结构面对地震作用时是以“抗”为主,为了增强传统框架结构抗震耗能能力,提出一种带有耗能连接及内置RC墙板的装配式耗能RC结构体系.利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建立装配式耗能RC结构模型,对模型底部施加了地震激励作用,考察结构在地震时程下的动力响应.其响应结果证实了内置阻尼器及RC墙板,能够消耗地震的能量,达到保护主体框架的目的.并且新结构体系能够实现“阻尼器→墙板→框架”的屈服顺序.
为了增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平顺性,便于驾驶员按照意图更好的操控车辆的运行轨迹,本文首先基于拓扑优化原理对悬架控制臂开展研究,其次按拓扑优化的节点顺序进行控制臂的建模、优化仿真、性能计算,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优化的可行性和效果.结果表明:本文提供的优化措施可行有效且具有工程指导意义,加强了悬架控制臂的结构强度,减小了零部件及整车的开发周期,对提高汽车悬架的性能表现提供了结构支持.
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方法研究旋耕刀棍结构的影响因素.利用Solidworks进行三维建模,同时对旋耕刀辊整体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运算出刀辊的前六阶固有模态和振型图,分析了旋耕刀辊模态与刀辊发生共振的关系.刀轴在实际耕地过程中,工作环境及工况比较复杂,基于ANSYS Workbench对设计的旋耕机刀辊进行模态分析,得出旋耕刀辊结构的振动频率特性,实现在实际设计以及应用中避免共振,降低装置的故障率.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旋耕机刀辊的1阶固有频率为50.346Hz,远大于刀辊自转产生的工作频率,确认设计的旋耕机刀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