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新思考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s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是语文教学的对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目中有人",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只有"把自己变成学生",才能走进学生心中的世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三多、三少",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自由语文,打开学生的心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学生;教学
  小学生是语文教学的对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目中有人",要有"学生的情怀",清楚学生语文学习的真正需求,能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凭借学生热爱的语言文字,帮助学生获得自身成长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只有"把自己变成学生",才能走进学生心中的世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目中无人":小学语文教学的突出问题
  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多是从知识出发设计教学,拿到一篇课文,先想想可以教什么,再看看怎样教方便,然后才可能想到儿童是不是能够接受。至于所教的内容学生是否真正需要、每个学生的需要又有何差异,教师则很少考虑,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换句话说,学生充其量只是教师设计教学并实施教学的依据之一,语文教学并没有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要出发,把学生放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核心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目中无人"的现象更是令人惊心,集中表现在教师以教得顺畅、学生配合默契为评价自身教学成功的标准,以课堂发言热烈、"你方唱罢我登场"为课堂教学的追求,为教学能把全班学生捆绑着齐步向前走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学生不和谐的声音不是置若罔闻就是当头棒喝,无视生成只管预设,热衷"教过"却漠视"教会"。教师眼中有自己,有教材,有课堂,却少有学生。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出路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活动情况,不仅是在教师等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更主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内在动机,而这个所谓的"动力"大部分就是来自于学生的情感、兴趣。课前创设情景,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已经形成,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主体状态。例如:在学习第九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之前,让学生充分预习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作者游双龙洞的简单示意图,通过画图比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孔隙窄小、内洞宽大神奇等的特点。又如教第十一册《草原》一课时,先播放相应影像,让学生随着优美的画面,感受草原天的可爱,感受草原地的一碧千里,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这样通过直观的画面,热烈的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
  (二)"三多、三少",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1.多读,少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让学生多读,或默读、朗读、品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跟录音读……或齐读、个别读、选择自己合作的伙伴读,小组竞赛读……不同的读法,不同的形式,目的是讓学生自己读懂,自己在读中去感悟文章的真情,去感悟人生的真谛。教师少讲一些,做到学生能读懂的地方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理解的问题不讲,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能解决的问题不讲,优生能帮助差生解决的问题不讲。
  2.多情趣,少刻板
  就是一堂语文课要上得情趣盎然,应杜绝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杜绝统一,杜绝标准答案,课堂上要做到"三允"(允许学生插嘴;允许激动的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情达意;允许学生出错。)。在语文课堂中,即使就是教学生字,也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如,学生总是把“武”字多写一撇,订正多次,仍旧错。我结合《景阳冈》一课,点拨学生,"你们很聪明呀,认为武松是英雄,想在他腰间挂一把刀,可是你们知道吗?你们挂的这一把刀把武松的腿给砍断了,他还怎么上景阳冈打老虎呢?"学生听后大笑,有的学生竟然站起来大声说"我们再怎么聪明也不能凭想象给武松挂大刀呀!"这样的教学不是就情趣盎然了吗?对于那一篇篇包含着作者激情的语文教材"例子",教师就更应该引导学生去悟之中的"情",寻之中的"趣"了。有的教师把学生读书的方式教得整整齐齐,还自以为"漂亮",殊不知这种追求统一、追求标准的刻板教学方式曾扼杀了孩子们的多少灵性。作为教师,何不放手让学生去寻找记忆的支点,寻找震撼学生心灵的情感,为何要像填鸭子似的硬"塞"知识给学生呢?
  3.多民主,少特权
  也就是说,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民主化的课堂。在此,教师没有特权,教师应做的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作适当的点拨,恰倒好处的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一个学生都没有特权,任何一个人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合作的伙伴关系,全体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自由和权利。
  (三)教自由语文,打开学生的心门
  自由的语文教学,指的是教师营造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与课堂时空,使儿童的身体与心理都处于自主、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状态。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就是给儿童自由阅读、思维和创造以充足的时间。只有自由的学习,才能打开学生的心门,发展学生的心智。
  一位教师教学《詹天佑》时问学生:"如果我们现在要给詹天佑塑铜像,你觉得在詹天佑周围应该布置哪些有意义、有代表性的建筑或者物品?请你为詹天佑塑一铜像。"学生可以选择的角度没有受到限制,因此他们思维空前活跃。有学生觉得在詹天佑周围画"人"字形线路,因为这是他最伟大的设计;有学生说画"一把水壶",以说明他与工人一样艰辛;也有学生说应该根据他爱国的特点来设计等等。
  这堂课迸发出学生自由创造的活力。有些语文课堂将传统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是不是""对不对"等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大量充斥;有时则把问题进行切割,拖着学生在"碎石"组成的问题"跑道"上行走,支解文本;有的教师经常会在学生回答后附带”是这样吗“对吗”等暗示性话语,如此"弦外之音"导致后面发表意见的学生异口同声地迎合、应和。学生的自由思想与自由精神被剥夺,也就不能享受学习的快乐与成功。因此,自由的语文拒绝"满堂灌",也拒绝"满堂问"。
  [参考文献]
  [1]李吉银.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儿童视野[J].中国教育学刊,2011,(9):60
其他文献
“我的天空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rn——唐泽雪穗rn我爱你,我愿为
期刊
2018年,青海省人社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 省政府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 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援青工作协调机制, 深入开展劳务对接协作, 扎实推进扶贫劳务协作,不断提升劳
期刊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确保国家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先进性无可争议,其主要特点在于开放性和实践性.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合理的
摘要:我们有众多应接不暇的体育运动和数不胜数的体育游戏,然而,时代还在不断地有一些新兴的东西涌现出来。近年来,三门球运动在全国大、中、小学校中得到了普及推广。江苏省三门球运动开展已经出具规模,每年都会举办三门球专项教学比赛及江苏省中小学三门球比赛。三门球作为新兴的球类运动,已经走进了课堂,通过三门球运动,学生的身体不仅得到锻炼还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但是,学生在参加三门球活动中,经常会发生运动损
当前我国不断加强环境法的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普及环境法的知识,提高全社会特别是政府官员和管理人员的环境法制观念,强化国家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建设,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
韦应物是唐代大历年间最为杰出的一位诗人,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后人常常将“王孟韦柳”并称。韦应物对前代文学rn继承学习,广采博取,取各家之所长,他的的诗歌澄淡精致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顺应时代要求,把握时代脉搏,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人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方面,做出了许多体现时代性的新规定.将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18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名单,河南省郑州大学教授单崇新等106名优秀人才上榜. 截至目前,河南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社会和教育问题,而通过提升就业隐形胜任力来履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则是有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过硬的新型人才,而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怎样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和教育功能则是我们当前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则尝试从具体实践措施方面进行简要地论述。  关键词:就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是近几年对企业柔性管理模式的借鉴和发展,它站在“以人文本”的角度,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中更好地展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