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ky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课程中,体育课程虽然不是最主要的,但其对学生体魄的增强、情绪的放松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树立良好态度,珍惜自己的健康,有利于寓教于乐,以游戏和竞技形式让小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户外。据调查了解,部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没有充分发挥体育课堂的积极作用,需要不断反思与改革,提出更为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策略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
  1.课程设置不合理
  体育课堂的教学应当是多样化的,不能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技能的提高,还应该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综合能力培养。据调查了解,一方面,部分学校盲目增设体育教学课程,而本身又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备,这导致体育教学课程安排得极度不合理,教学效果低下,学生在课堂中很难得到系统的体育锻炼。与此同时,不合理的课程安排很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混乱的知识体系,从而丧失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只是完成任务似的上课学习,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专业素质较低,对体育活动也没有强烈的参与感。另一方面,很多学校虽然体育课程安排很紧凑,但是课程内容与课程之间具有重复性,教学安排不够合理,这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大大降低,缺乏良好的体育修养。还有部分学生有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储备,但是又缺乏良好的训练机会和竞技平台,他们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生动展现出来,缺乏实践经验的指导,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2.学生参与性低
  现阶段,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一些消极现象,据调查了解,大部分体育课堂学生的参与度都偏低,这主要是因为在课堂上,一般都是按照教师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安排学生的活动范围,学生机械地跑步、做广播体操等,这都会慢慢地让学生失去参与热情,选择敷衍对待。另外,体育课堂过多地与竞技相结合,不少教师会选择通过比赛方式调动学生的激情,但是这样的方式存在很大弊端,尤其是年级低学生,会在失败后存在挫败感,甚至会产生冷漠或者仇恨心理。体育课堂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放松心情、健强体魄,以更加好的精神面貌参与学习与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因此,学生参与度低不利于体育课堂的高效模式,需要引起重视。
  3.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最重要的组成要素,对体育教学的发展与课堂教学效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小学体育教师的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亟待改进和完善。大多体育教师具有不错的专业素质,对体育基础都有很好的掌握,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一些技巧,使得体育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脱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不能给予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据调查了解,部分条件不允许的学校,体育教师配备不全,经常让年轻教师带体育课,或者缩减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这样的现象会导致学生从根本上不重视体育课程,在学习中不能保持较高积极性。
  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重构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一方面,教师要懂得创新上课方式,在重视体育理论教学的同时,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方式,比如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可以分小组自由活动,开展他们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还可以挑选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表彰。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容易,但是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配合,考验教师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与调动力。另一方面,体育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老师教导学生,应该通过师生互动环节深入教学,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逐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里得到发展,同时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2.丰富教学环节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学传播方式也推陈出新,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使用多媒体教学,在体育室内课堂上播放相关音频和视频,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的全新感知,同时,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体育节目的魅力;与此同时,可以针对不同的兴趣小组,设置不同的课后学习任务,让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领会,加强理解与自己的感悟。另一方面,在体育室外课堂上更多地设置游戏环节,比如训练学生跑步时,可以分组进行,并且配备一些气球等,让学生在游戏环节得到锻炼,并完成教学任务。
  3.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体育课堂的不断改革,对教师综合素养提出更高层次要求。除了要求具有全面的专业素质以外,还应该有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更新体育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方法,并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能够合理安排体育教学课程,使学生在上课与游戏的交替过程中学有所成。体育教师尤为重要的就是要加强言传身教的展现能力,纸上谈兵的理论知识与技巧讲解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体育教师通过示范方式,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增强教学趣味性,让学生在上课的同时感受其贴近生活的魅力。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交流会,让体育教师有机会在一起进行交流,将平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给出解决的办法,不断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语
  体育课程虽然不是最主要的,但其对学生体魄的增强、情绪的放松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现阶段的小学体育课堂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体育课堂缺乏趣味性,没有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和能力,不利于培养小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不合理没有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针对这些情况,可以采用游戏和竞技形式让小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户外,重构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于秀杰.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61.
  [2]张勇.提高小学体育课堂运动训练有效性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4,06:32 34.
  [3]刘伟.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基础教育论坛,2015,33:56.
  [4]许波.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上),2016,02:72.
其他文献
摘 要: 体育游戏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性情为目的的现代游戏法。体育游戏的选择要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并且要结合实际,方便教学,重视组织教法。  关键词: 体育游戏 编 用  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其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融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掌握动作技
摘 要: 当下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推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极大地发展了我国教育事业,体育教育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足球教学取得了较好成绩。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快乐教学法逐渐广泛应用于小学足球教学中,提高了足球教学质量。快乐教学法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心理状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足球的热情,使足球教学具有实效性,有效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在学习中逐渐提高身体素质。文章从足球教学现状入手,针对快
摘 要: 在世界三大球运动项目之中,篮球运动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世界各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已普及到了世界各国领域之中,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项娱乐项目。尤其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可谓是风靡全球的一项运动项目。目前,我国的篮球职业联赛也在稳步持健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篮球运动项目来说,后备人才如潮涌入。然而,在基础教育阶段狠抓篮球训练,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篮球运动项目的发展,还能够使学生打好身体基础,提
鲁迅先生说:“游戏是孩子最正当的行为。”然而,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封闭式寄宿制学校来说,孩子的这一“正当行为”,却被各种条条框框的制度束缚,每周除了仅有的两节体育课外,几乎没有“游戏”的时间。如此一来,如何利用好这仅有的两节体育课,如何让体育游戏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便成了体育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游戏与儿童从来都是不可分的。游戏是儿童的游戏,儿童是游戏的儿童。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化的核心,是儿童精神
摘 要: PLC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梯形图的编写,是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教学案例进行,为老师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 梯形图教学 基本指令 基本编程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遭遇越来越多的困难。学案导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学案导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其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案要求、导学方案及导思方案有很好的启示作用。该教学法是以教师编写的“学案”为载体,学生以“学案”为参考,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学习,从而通过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
目前,部分中专生厌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他们更愿意在上课的时候玩手机、看小说等;或者不但自己不听课,还影响其他同学;更有甚者我们连人影都找不到直接旷课了……种种现象,不胜枚举。而又因他们个性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过度自尊,面子观念重,老师找谈话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像以往一样达到预期效果,只能不断探索更合适的教学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