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护坡技术在巴平高速公路的应用研究

来源 :公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b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炭质岩边坡的安全稳定性,工程中对开挖后的炭质岩边坡会采取及时封闭坡面的措施来防止表层炭质岩崩解软化.炭质岩边坡的破坏模式按照有无残积土覆盖层,可分为沿岩土分界面的顺向滑动和岩体崩解软化引起的塌方.通过进行不同绿化添加剂掺量的植被混凝土对比试验得出,植被混凝土配比中绿化添加剂的掺入量为30~40 kg/m3时绿化效果最优.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进行炭质岩边坡稳定性分析,得出植被混凝土护坡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边坡稳定性.植被混凝土具有一定护坡强度和抗冲刷能力,既能营造良好的植物生长环境,又能对边坡进行表面封闭,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为了对新型的正交异性钢桥面超薄铺装层的长期使用性能进行验证,以中派河特大桥为依托,采用MLS66加速加载试验设备进行了试验研究.加速加载试验研究了两种不同铺装结构在两种不同钢板厚度上的使用性能.试验发现,在150 kN轴载作用下累计加载300万次后(其中50℃高温加载60万次,20℃常温加载210万次,0~10℃低温加载30万次),构造深度均大于0.55 mm,且变化极其微小,表明该铺装的抗滑、抗磨耗、抗剥离效果极佳;平整度几乎不发生变化,表明该铺装不产生高温车辙病害;整个加载过程无裂缝产生,从表面状态来
45钢材质的火力发电厂循泵大轴(φ222mm,长7 640m)发生断裂,经过对材质金属性能、焊接性能及焊接修复条件分析,确定了修复方法和焊接工艺,自主进行焊接修复.采取有效的防止焊接变形和缺陷的措施,经过对焊接工艺、预热、层间温度、焊接顺序、热处理规范等各个环节的严格控制,完成本次焊接工作,焊后轴体的各项参数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从而证明所采用的焊接工艺和方法是正确的.
下承层界面的结构形式、粗糙度及其与多孔沥青层的结合状态,均会对多孔沥青路面的层间黏结性能产生影响.为了探究其影响程度,以层间抗剪强度和层间抗拉强度作为评价指标,首先对比了不同结构形式的下承层对层间黏结强度的影响;其次以下承层铣刨和未铣刨代表不同的粗糙度,分析了二者层间黏结强度的差异;最后采用车辙仪碾压模拟不同的界面结合状态,分析了下承层界面经碾压后层间黏结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小粒径、骨架密实型结构形式的混合料作为多孔沥青层下承层,可以提高多孔沥青路面的层间黏结强度;铣刨增加了下承层界面的粗糙
为了分析ERS钢桥面铺装结构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特性,采用转轮式加速加载桥面铺装试验机对ERS钢桥面铺装结构进行足尺试验,并与浇注式钢桥面铺装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荷载作用下,铺筑RA混合料的铺装结构应变幅值及位移均小于铺筑GA混合料的铺装结构,具有更优异抗变形性能;沿正交异性板纵向方向,随着到2块横隔板中心位置距离的变大,铺装层顶面的应变幅值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在2块横隔板中心位置的两侧均出现了一个应变幅值波峰;同时,钢板底面位于2排加载区域中间位置的应变幅值远大于位于2排加载区域外侧位
为了缓解焚烧飞灰中可溶氯盐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采取水洗方式对焚烧飞灰进行预处理.设计12组水洗方案,对每组方案的水洗滤液中氯离子、水洗飞灰中氯离子分别进行滴定试验,并对每组方案下的水洗飞灰/沥青混合料进行冻融劈裂试验.综合氯离子洗脱效率、混合料水稳定性与水洗经济性,确定了室内试验中水洗飞灰的最佳水洗参数:水洗固液比为1 ∶ 3、水洗次数为2次.同时测试出在AC-20C型级配、SK 70号沥青条件下,水洗飞灰中最大容许氯离子含量为3.33%,并且在沥青混合料中应用时容许水洗飞灰含有一定量的水分.
将玻璃珠集料掺加在环氧沥青混合料中制备了玻璃沥青混合料,研究了玻璃珠掺量对玻璃珠集料环氧沥青混合料和玻璃珠集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珠集料环氧沥青混合料和玻璃珠集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都会随着玻璃珠掺量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玻璃珠掺量的增加不会对玻璃珠集料环氧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产生明显影响,但是玻璃珠集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会随着玻璃珠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密封处理(水)不会对混合料试件的稳定度产生显著影响;随着玻璃珠集料掺量的增加,混合料试
单喇叭互通是我国高速公路上使用最广泛的互通形式,在实现高速公路与地方道路交通转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在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A型单喇叭.但当主、次交通量差异较大时,对于是否采用B型单喇叭存在较大争议,缺乏方案决策的量化标准.利用单喇叭互通不同匝道类型的出入口和匝道段事故统计数据,以单喇叭互通左转匝道总事故数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主、次交通量差异性量化阈值.研究认为:当主交通流方向与A型单喇叭外环匝道一致时,或主、次交通量之比≤3.43时,应采用A型单喇叭;当主、次交通量之比>3.43且≤7.1,又无特殊条件
根据潮汕环线项目制造预制化、设计标准化、施工快速高效化的要求,提出采用陀螺桩浅层地基加固处理技术与排水固结法深层土体加固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一方面通过袋装砂井排水固结,加速深层地基土体固结沉降,提高深部软土地基稳定性和土体强度;另一方面,浅层采用预制装配式的陀螺桩地基加固技术,形成整体受力的刚柔筏,既可以作为强化垫层增大荷载扩散范围,又可以改善软基不均匀沉降,从而提高填土速度和填土高度,并避免发生局部失稳破坏.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采用陀螺桩与排水固结法相结合的软基处理工艺,在抵抗沉降和水平变形方面,具有较
为了全面认识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性能特性,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对水泥稳定碎石进行了15年长龄期下强度发展规律的研究.通过对不同龄期的道路强度值进行拟合分析,揭示了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的长期发展规律,建立了水泥稳定碎石龄期与强度之间更为广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受龄期影响,龄期越长,强度越大;前期强度发展迅速,后期强度发展规律缓慢;随着龄期的增长,水泥稳定碎石浸水强度损失率越来越大,其强度更容易受含水率影响.为保证运营期的路面使用寿命,应注重前期的养生与后期的养护,并做好路面的排水.
室内配合比试验是验证水泥固化软土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现场试桩可以验证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参数的合理性.以珠海市洪湾片区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为依托,针对海相淤泥的性质,开展了不同水泥掺量的淤泥水泥土室内配合比试验、现场试桩及钻芯抗压强度检测工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淤泥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龄期增长而增长,0~7 d强度增长速率较快,7 d以后增长速率变缓,28 d后仍继续增长;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增加呈线性增长趋势,水泥固化淤泥效果较好.现场钻芯检测结果表明:RQD值均大于75%,成桩完整性较好;20%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