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译工作坊式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学思考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p71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自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新开设的基于翻译工作坊式“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教学思考。探索基于Trados软件的“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发现这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关注翻译过程,注重翻译材料的真实性,以实践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注重培养译者的实际翻译技能、操作技能和合作精神及能力,有利于培养出职业化翻译人才。
  【关键词】翻译工作坊;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模式;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杨晓丽,女,宁夏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语言学、英美文学。
  当今,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致使语言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在市场驱动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下,作为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产物,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在现代翻译实践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基于翻译工作坊“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是一种重实效、以学生为中心、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打破传统的固定教室授课模式,教师是整个翻译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助推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整个翻译活动的参与者、学习者及合作者。
  一、“计算机辅助翻译”(CAT)
  计算机辅助翻译,英文名为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或Computer-assisted Translation,缩写为CAT。它不是纯粹的依赖于计算机翻译软件工具进行的自动翻译,而是在人的参与指导下完成整个翻译过程。不少计算机辅助翻译初学者,时常混淆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机器翻译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别。事实上,计算机辅助翻译与机器翻译它们在核心技术、工作原理和人工参与程度等方面均有本质不同。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是使用计算机把一种语言(源语言:source language)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也同时是一种新技术。它涉及语言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许多部门,是非常典型的多边缘的交叉学科。计算机辅助翻译(CAT)泛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或工具来提高翻译效率及质量的过程。它是以人为主体进行的翻译活动,区别于全自动化的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可以称为“机助人译”,机器翻译可以称为“人助机译”。我们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维度来进行理解。广义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可以涵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能利用到的提高翻译效率的信息技术,例如译前的编码处理、可译资源提取、字数统计、任务分析、术语提取等;译中的片段复用、搜索验证、术语识别、进度监控;译后的格式转换、模糊匹配、自动化质量保证、语言资产管理等;以及语料自动对齐、机器翻译、语音输入、语音翻译等技术。从狭义上讲,计算机辅助翻译主要包括翻译记忆和术语管理两个方面的技术或工具。其中,翻译记忆库与术语库才是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真正核心。
  从教学方面来看,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面向本科生和硕士生率先开设了计算机与翻译相结合起来的课程,名称为“计算机与翻译”、“计算机在翻译中的应用”、“机器翻译入门”等。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于2002年开设了国际上第一个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CAT)硕士学位;2006年3月,北京大学在内地率先创立了计算机辅助翻译(CAT)专业方向硕士项目;在国际上,2005年欧盟启动了欧盟翻译硕士(EMT)项目,该项目中开设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相关课程,例如术语管理、翻译与信息技术等。为了培养应用型、高层次的职业化人才,2006年,我国开设了翻译本科专业(BTI),2007年开始设立翻译硕士学位(MTI)。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将“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列为推荐选修课,并且强调:应加强“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建设,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翻译工具能力。教育部高等学科翻译本科专业教学协作组更是将翻译工具能力列为本科翻译专业翻译能力基本要求之一。这些都凸显了“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适应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需求,翻译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学院成功建立Trados软件实验室的情形下,合理利用好该资源,将基于Trados软件实验室,试探“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下的CAT课程教学。
  二、“翻译工作坊”教学法
  “翻译工作坊”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是近几年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发展到新的阶段的产物。这是一种研讨式的实验教学活动、一种多向互动的翻译教学法。它倡导由教师组织安排翻译任务,或由学生自主选择翻译任务,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一翻译主题自讲自评、经由集体或小组讨论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该主题理论与实践的理解。而借助翻译实验室提供的影音资料,翻译任务可以实现动态化和新颖化,从而让工作坊有更为新颖和生动的主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仅起到组织、监控和参评的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它的核心理念与当下流行的翻转课堂理念不谋而合,又与任务教学法在某些方面有重合之处。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工作坊内进行翻译、 交流讨论、 演示、汇报等工作。
  翻译实验室需具备开展工作坊翻译活动的硬件要求,在翻译实验室中,翻译实践任务的完成和课堂的翻转都必须依靠团队协作和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有助培养学生的交际和理解能力。作坊式的翻译模式为学生团体合作提供了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和思辨能力。当然,由于翻译实践课堂也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教师应该对新媒体支撑下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课堂组织做精细化的设计,对学生的翻译过程做具体而细化的要求,从而高效地利用课堂,提升课堂的执行力。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翻译实验室的数字影像工具和检索工具搜集名著改编电影的不同译本,对其中著名片段的不同译本进行比较,从意识形态、改写与操控、目的论、读者接受、译者干预等不同的翻译研究切入口分析不同译本的优劣之处,也可将名著对白和电影对白进行对比研究。   基于翻译工作坊的任务是仿照真实情境设计的,其评价体系应贯穿整个任务执行过程的始终。翻译工作坊是学生开展大规模高强度翻译实训的平台,它始终将学生置于教学与学习过程的中心位置,让学生通过“在翻译中学习翻译”、“在合作中学习翻译”、“在讨论中学习翻译”的方式,不断提高翻译能力和译者能力,并通过课内外 的交互学习环境,去感悟、领会和把握翻译的真谛。
  三、基于翻译工作坊式的“计算机辅助”翻译中译者能力的要求
  结合以上两点,在20世纪末,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学者就翻译能力建设问题开展了“翻译能力习得过程与评估”(PACTE)专项研究,并于2005年作了修订,学者们普遍认为该系统是迄今为止最系统的可视化模型,该模型图解如下1.1所示:
  在该模型中首先要求具有一定的双语能力,即在两种语言间进行翻译活动时,要求须必备相应的操作知识,要熟知双语中涉及到的语用、社会语言学、语篇、语法和词汇知识。第二,对于语言外的能力具有相应的要求,此处涉及到了双语中的文化、百科和专业知识。第三,具有相应的翻译知识能力,即特指与翻译职业和翻译市场有关的表述知识,如翻译单位类型、翻译市场客户和受眾、翻译协会、关税等。第四、具有使用各个翻译工具的能力,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必须会应用现代技术的能力获得并使用各类资料和信息,如词典、百科全书、语法书、文体书、平行文本、电子语料库、搜索引擎等工具。第五、须具有翻译策略能力,即保证翻译过程效率及解决翻译问题的操作知识,它对协调各成分能力之间的相互转换和运作至关重要。最后是译者的心理——生理因素,在这里,专指记忆、感知、注意力、情绪等认知因素,求知欲、毅力、思辨能力、自信、自我评估、动机等态度因素及心理机制。
  四、结语
  基于翻译工作坊式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推行的是“学生主体、教师指导、技术指导”的教学模式,并在工作坊式下的翻译课程中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的进步、学习方式的转变,逼迫翻译教育必须进行相应变革。
  因此,该门课程重点讲解翻译技术应用的程序性知识,在翻译工作坊模式下,引导学生动手操练,相互协作,是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资源,主动构建翻译知识,有效提升其翻译技术能力,将信息化教学方式引入传统翻译能力教学。基于Trados软件的“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将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关注翻译过程,注重翻译材料的真实性,以实践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注重培养译者的实际翻译技能、操作技能和合作精神及能力,有利于培养出职业化翻译人才。以期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使他们能够很快适应市场的发展与需要。
  但是,在该教学模式中,一定要平衡实际翻译教学中传统翻译能力与翻译技术能力的培养,切忌厚此薄彼。一方面,传统翻译能力是翻译技术能力的基础。倘若译者语言及翻译基本功欠缺,那么其对信息检索结果和信息化工具输出的翻译结果也会缺乏判断力,这势必会影响最终译文质量。另一方面,翻译技术能力的提升亦能促进传统翻译能力进步。如译者通过语料库技术课检索词语搭配频率,以确定该搭配在译语中的地道程度,从而提升译文可接受性,同时也巩固了译者语言及翻译能力。因此,要平衡传统翻译课程和翻译技术类课程,实施交叉设置,相辅相成,实现两类课程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冯志伟.机器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王华树.信息化时代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研究[J]外文研究,2014(3):93.
  [3]冯志伟.机器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4]李明.翻译工作坊[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P1.
  [5]李明.翻译工作坊[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P4.
  [6]王华树.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 P20.
其他文献
【摘要】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大学课堂教学新模式。本文探讨了微课辅助的大学英语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特征,提出了微课辅助的大学英语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  【关键词】微课辅助;大学英语;对分课堂  【作者简介】陈伟,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商学院。  一、对分课堂的内涵  对分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将课堂对半平分讲授,课堂的前半部分由教师授课,后半部分交给学生自由交流讨论。对分课堂又称作PDA课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设计教学情景并将其运用于课堂中可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本文即以pep四年级下册unit3 第四课时教学为例,对英语教学的情景进行设计。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景设计;pep四年级下册;unit3;第四课时  【作者简介】祁渊博,青田县温溪镇第四小学。  本课内容为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3第四课时“let’s talk,let’s play”,经过对教研的认真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既提升了教学质量,又提升了教学效率。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教学要求,老师必须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则是创新的一个手段。本文就结合教学实际,对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刘红艳,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黄冈泾河中学。  传统课堂中
【摘要】应用文翻译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高职英语应用文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详细地探讨了具体的改进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升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用文翻译;策略探讨  【作者简介】李蔚(1984.9- ),女,云南保山人,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英语
【Abstract】Writ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kills that learners of English have to master, but it is difficult for them to master this skill. They often make mistakes while writing. This article s
From 600 BC to 300 BC, it was a golden age for philosophy. Ideas and thoughts were formed in different areas in the world. During this period, great philosophers appeared from Greece in the west to Ch
【摘要】IT行业英语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英语系英语专业的特色课,为满足教学的需求,课程组针对IT行业英语的特色设计并制作了相应的慕课辅助教学。本文主要涉及IT行业英语慕课的设计思路,并以一个单元慕课的设计为案例详细介绍慕课制作的思路。据此本文提出制作相关英语慕课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IT行业英语;慕课设计  【作者简介】张海云(1978.12-),女,汉族,山东临朐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研究方向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断的提升,在教学方面也运用广泛。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很大程度上将较为抽象的概念、理论变得更加形象具体。本文主要从信息技术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的必然趋势入手,主要探讨了整合的几点基本原则与整合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的英语教学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自主性  【作者简介】苗宁娟,石嘴山市第二十小学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将移动微学习、移动微学习特点与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特点相结合,设计并实施了大学英语移动微学习平台,利用移动微学习学习平台与课堂教学进行无缝融合。本研究旨在一方面通过移动微学习提高大学英语词汇学习效果;二是通过移动微学习解决教师词汇教学所面对的问题,三通过现代信息方式全面提升教学效益,并在更大范围的推广和运用大学英语词汇学习平台。  【关键词】移动微学习;英语词汇;学习平台;平台构
【摘要】在小学高年级词汇教学中,根据该年段的词汇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该年段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创、增、挖、借等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词汇,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小学高年级;词汇教学  【作者简介】徐建(1982-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中小学一级教师。  核心素养是当今教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