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与英语课堂有效教学

来源 :中学英语之友·初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tman81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与完善,多媒体教学以其科学性、先进性、生动性受到不少教师的青睐。多媒体教学给传统的英语教学注入了活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营造了新型、互动、开放的动感课堂。笔者从多媒体教学的情境创立、呈现方式、容量拓展及课程整合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利用多媒体技术真正提高英语课堂有效性。
  一、创境和谐——有效教学的前提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时候,我会利用课间播放一些平时采集的学生课外活动的照片,并且用欢快的英文歌曲来伴奏。这种方式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效的课堂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视频、音频等材料进行整合,为学生的听、说和读等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一个有效的情境设计应该能够将枯燥的机械学习转化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有趣”的话题,能够密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如牛津教材7B Unit3的中心的话题是节日庆祝,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世界各地的节日庆祝图片,播放一些代表性的特色视频让学生更直接、更形象、更主动地去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异国他乡的地理、地貌、和文化等。实践证明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会变得乐学、好学,能够更顺利地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实现学习目标。
  二、呈现新颖——有效教学的基础
  人的一生中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很多,但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主要靠听觉器官接受知识,但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率的研究发现:学习同样的材料,单用听觉,3小时后能记忆获知的70%,3天后降为10%;单用视觉,3小时后记忆留存72%,3天后降为20%左右;如果视觉和听觉同时使用,则3小时后保存85%,3天后留存65%。而以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方式呈现信息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听觉和其它感觉器官,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从而使学生获得最佳的认知效果。
  比如,我们在9A第三单元“青少年问题”的中心任务(英语作文)的教学中,我用多媒体播放了美国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的片段,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激活了。他们从短片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在一曲平静的萨克斯轻音乐中写下了自己的烦恼。并且在最后的课堂生成阶段,所有的学生都和自己的同伴进行了激烈的交流,不仅分享了自己的烦恼,而且还彼此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由此可见,在英语作文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一些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媒体就可以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作文的高效动态教学。
  三、容量拓展——有效教学的核心
  传统的语言课堂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由于教师的讲解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学生毫无机会参与语言实践。这使英语教学在很长时间都陷入了“哑巴英语”的困境,完全失去了英语作为语言学习的意义。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现象是由于课堂效率过低所造成的。因为课堂上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板书和口头解释上。这些传统的做法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效果甚微,而多媒体的运用使有效的教学时间得以充分利用,加快上课的节奏;使有限的练习得以拓展和延伸,扩展课堂的容量;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提高学习的效率。多媒体教学的另一优势还体现在课堂习题容量处理方面,教师不但习题准备充分,而且还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字体强调每句话的难、重点,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例如,牛津教材8A 第一单元语法知识涉及到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问题。学生一开始很难把握这一语法现象,于是我课前准备了一些图片(第一张图片上有13个苹果,第二张图片上有25个苹果,第三张图片上有40个苹果)让学生比较分析,帮助学生对本语法点产生感性的认识。绝大部分学生在看完图片之后就知道“多”、“较多”和“最多”的含义,进而很快掌握到了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语法核心。五分钟之后,我就正式过度到语法点的具体讲解、拓展、强化阶段,并且通过大量的例句把先前的语法讲解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四、教学整合——有效教学的关键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物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 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是现今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变革了传统教育过程的特征,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发现者,教学媒体也由教师的教辅手段、教学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努力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以声感、形感、色感、动感等较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在大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轻轻一按鼠标,一首歌曲或一个动画就可以为教学过程创设最佳的情景开端和背景。还可适当融入一些与教学密切联系的、有利于扎实基础、开阔视野、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唤起学生的情感,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多媒体技术能提供图、文、声、像等多种刺激,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教师无须冗长的讲解、零碎的提问,真正从繁重的、重复性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去收集、编写、制作各种教学软件。此时,教师的角色真正地转化为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的引导者,并且在现代化的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牛津9A第一单元的阅读教学中,我就利用多媒体能够进行学科整合的特性, 优化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在学生接触课文之前,我就播放了一则关于火星探险的英语新闻,让学生对火星方面的专业词汇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并用一则flash文件演示了物理学科重力知识,从而消除了学生知识背景的理解障碍。在图文并茂的视、听过程中,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课本词汇,并且能够结合物理学科的知识主动地理解课文。这使得原本两节课的课堂讲解在一节课的教学中顺利完成,营造了可行、方便、高效的新型课堂。
  教育技术的应用是科技进步带给我们的宠儿,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我们应充分认识教育技术对新型教学模式的作用,挖掘出它的最大功效,全面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把现代化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康淑敏,王雪梅. 多媒体环境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外语电化教学,2003,2.
  [2]赵拴科,杨宏. 从教学实际看多媒体英语教学. 外语电化教学[J].1999,2.
  [3]杨连瑞,肖建芳. 英语教学艺术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9.
其他文献
诗歌鉴赏是语文高考中的重点与难点,被列为考查中的最高级E级。进行有效鉴赏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如感悟式、诵读式、关键词式等等。笔者认为从诗歌创作的心理路径入手,进而体悟
初中的英语教学既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性阶段,又在学生整个一生的英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教学是一种双向学习和互动的过程。随着2003年我国初中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行,我国初中阶段教育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仅是停留在口头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多体现,英语课更加的重视初中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一、初中学生的基本特点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阶段和自身特点分析,初中生具有极强的
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
期刊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渗透新课标理念,优化教学结构,把《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呢?为此,在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采用了一些教学方法来丰富我的课堂,从中体会到了
2006年7月,教育部考试中心针对正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颁布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
在目前我国高考考试制度的影响之下,高中教育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这
随着山东省教育厅规范教学行为的提出,加上新课标的引导,再按照原来的老样子上课是难以应对的,再加上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教材中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材内容丰富,知识面涉及广泛,要求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加强,而不是死记硬背语法知识点,相反活学活用的层次提高了很多,因此让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掌握好语言现象已属不易,更何况还要在教学中培养其创新能力呢?而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
中考是对初中学生学业的一次重要考察,教师要高度重视,提前做好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计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这样,整个复习进程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下面就我在中考复习阶段的所
双语教学的实施主要是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21世纪国内人才的需要.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目的是培养既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又有较强的专业英语水平的医学生,使之在今后的
高中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感到十分吃力,即使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绩也无法得到显著的提高,长久发展下去会使学生失去物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