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安全管理问题及措施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cz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一些不平衡的现象,农村中小学中出现了一些影响学生安全的隐患。针对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出现的新情况和新挑战,作为教育管理部门也采取和制定了很多新的举措和制度,但是农村中小学安全管理问题依然存在。本文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完善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7
  农村中小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但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还涉及到了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目前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正加大农村中小学安全管理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去完善和提高。
  一、农村中小学安全管理现况
  校园安全管理是不同于其它行业和部门的安全管理,一方面学校与其它行业之间具备相同的管理项目和职能活动,另一方面学校是以“教书育人”为主要目的,多数学校的安全管理还要包含教育安全管理的部分。目前来说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的安全管理都存在一定的隐患,在安全危机管理方面缺乏一定的预案和演练措施,在安全配套设施方面存在较多不达标项目,例如校园封闭、学生疏散楼梯、摄像头安装等;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虽然办理了卫生许可证明,但是一些饮用水、校园小卖部的零食管理等方面依然欠缺;在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方面更加严重,部分学校都处于交通主干道旁边,复杂的交通状况带来了严重的交通隐患,而且对黑网吧、小摊贩等管理不够;在校园防疫方面,农村中小学更是缺乏专业的保健老师,在垃圾清运和灭蚊蝇方面也不够及时。总之农村中小学安全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因资金、重视度等造成的隐患,对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二、农村中小学安全管理存在隐患的原因
  (一)安全保卫方面
  在安全保卫方面主要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校园偷盗事件、交通安全事故、暴力伤害事故等。尤其是最近比较频繁发生的校园暴力伤害事故,严重影响着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发生校园偷盗事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作案的机会。而且校园安全防范不足没有必要的防盗措施。频繁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在于基础设施薄弱,校车安全系数较低。而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主要在于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教师缺乏引导和教育。
  (二)教务管理方面
  在教务管理方面,引起争议最大的则是校园猝死事件和踩踏事件、活动伤害事件等。校园猝死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而减少伤害的最佳方式就是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采取急救措施,但是目前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缺乏专业的保健医生,不能及时开展救助。踩踏事故的发生是中小学生容易恐慌并盲目随众,教师应该在容易拥堵的地方采取疏导措施。发生活动伤害事件主要在于中小学生无法在课间活动时辨别场地的安全性,而活动组织老师没有建立良好的活动秩序,缺乏精细的组织教学。
  (三)后勤管理方面
  在后勤管理方面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主要是食物中毒、消防事故等。校园食堂管理和校园商店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和食物和餐具的消毒、以及食物是否熟透、食材是否变质不洁等有关,尤其是学校商店是否存在三无食品。而消防事故的发生主要在于对火灾的预防措施不足,消防器材缺失或失效等。同时与学生未掌握一定的防火灭火的基本常识和原理有一定关系。
  三、农村中小学安全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一)构建安全防范及处置机制
  要打造牢固的安全管理体系,就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农村中小学安全防范及处置措施,其中包含安全预警机制、安全应急预案、善后补救机制、安全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完善的防范及处置措施。安全预警主要针对农村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时出现的安全事故苗头第一时间进行处置,提高学生的安全方法意识。安全应急预案则是学校设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果断的进行处理,协同公安、医疗、消防等社会公共部门共同将伤害降低到最小化。善后补救机制则是对安全事故的补救来防范因安全问题处理不当导致的次生、衍生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的扩大化。安全责任追究制则是为了贯彻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防范措施,督促各级教职工履行安全责任。对于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校长合具体管理者要相应负直接领导责任和主要责任。
  (二)完善安全管理相关制度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提供农村中小学安全保障的前提,只有制度化的安全管理才能实现校园长治久安。要把安全管理制度化,才能把“人治”变为“法治”,才能减少和防范各类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要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安全管理办公室的职责与权限,协助校长开展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学校的安全工作计划和应对各类安全事故。并且组织召开安全会议、填写安全工作档案,定期开展校园的自查自纠,排除安全隐患。其次要有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对校园内和校园外的学生交通进行管理,防止校内的踩踏事故发生和校外的交通事故發生。还要有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对校车建立台账,定期监督登记,每日检查驾驶员状态等。最后还要建立教务安全制度,对各类实验、体育活动等制定详细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实验、体育等教学活动的安全开展。
  (三)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安全基础设施
  农村中小学校因为地域位置和经济水平限制,对安全软硬件的投入资金严重不足,为学生的安全埋下了隐患。鉴于此,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安全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中小学安全配套设备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对投入的安全资金要确保专款专用,审计资金的流向和用途,另外要对有限的资金合理使用,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的协调发展。对购买和安装的安全基础设施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四)健全教育体系提升学生安全意识
  校园安全教育也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开展校园安全教育要努力创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不断地熏陶和教育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学校可以开展专门的安全专栏,宣传安全法制、安全知识和技能等相关信息。还可以组织各类安全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校园安全管理当中。同时要严格落实安全教育教学计划,不能让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更不能让其它学科占用安全教育学时。要主动寻求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开展不同类型的安全教育工作。
  四、结语
  总之,农村中小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的开展。我们要以健全的防范体系为依托,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为保障,积极打造全方位的校园安全覆盖管理网络。
  参考文献
  [1]陈亦农.论农村中小学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4.
  [2]贾军超.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预防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其他文献
刚步入学校工作老师被学校称为职初老师,由于每位新老师的资质不同,不同人对教学环境的适应度和与学生相处的磨合度都有所差异。那么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老师的角色呢?(以下主要以小学为例)  关键词一:融合  【中图分类号】G451.1  很多老师在刚接到班级时为了便于日后的管理会立马树立起威严,让学生害怕自己,不敢违反纪律。其实,结果往往与自己理想中的相违背。学生在害怕你的同时就不可能产生好感,从而有种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现代低年级阶段学生的道德习惯养成的基本情况,从多读好书,良好道德氛围的营造,树立典型,鼓励为主等方面实现道德习惯养成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道德习惯;典型,鼓励  【中图分类号】G621  1引言  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德育教学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之一,也是往往容易被一些学校所忽略,这不是一个学校的疏忽,目前,社会上的竞争压力
【摘要】科尔伯格依据“道德两难”情境勾勒出人的道德判断所遵循的三水平六阶段的发展路线,道德判断的基础在于道德思维的发展。在小学品德课堂中,我们设置“道德两难”情境,其价值在于通过情境辩论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深度思维力。但有效的“两难情境设计”,须从问题选择、道德前境铺垫、学生思辨过程的点拨和教师对于道德结果的处理这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堂 “道德两难”情境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内容摘要:把握时机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主要是在孩子兴奋、激情、奇异、殊遇、疑惧、荣辱等状态时,是实施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机,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定势,为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世界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品德 随机教育 兴奋 激情 求异 荣辱 时机  【中图分类号】G611  在充满诱惑的经济社会里,孩子需要正确的诱导。 把握时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更有利于促进幼儿
摘 要:德育工作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时期,职高班主任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优化德育工作,进而促进职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当前职高德育工作现状,就班主任如何有效优化德育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供职高班主任参考。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职高  【中图分类号】G711  现代教育强调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新时期的人才观
摘要:  事实证明德育与科技二者是相互联系和作用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德育工作的重点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从简单灌输意识形态向培养学生独立的道德意识和判断转变。德育在社会主义教育中占首要地位,对整个教育体系起引导作用,为了改善以往德育工作中出现的混乱现象,笔者从思想道德的内容出发,具体阐述了德育的阶段性培养方针,希望对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所帮助。  关键词:  德育重点的转变、首要
摘要:语文教学作为重要的科目,对学生的学业和未来的发展,均具有极大的影响。为了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透视。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美德;透视  【中图分类号】G633.3  随着青少年案件数量的不断增多,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了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表现出了应试教育的特点,并且对学生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