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奥斯卡与露辛达》中的牧师形象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ych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奥斯卡与露辛达》是彼得·凯里六部与帝国殖民史相关小说之一。本文在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下分析作品中三位性格迥异的牧师形象。以此来说明,澳洲大陆不是被发现的“历史”,而英国宣称通过玻璃和教堂给澳洲带来的工业与文明也是站不住脚的。
  关键词 牧师 玻璃教堂 颠覆历史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1 小说中的牧师群像
  在西方文学史上,基督徒牧师的形象比比皆是,但大多是以负面形象示人。《伪君子》中的达尔杜弗表面上是位高尚的基督教牧师、实际上却是个贪恋钱财、美色的,有着虚伪和奸诈本性的牧师;《傲慢与偏见》中的科斯林是个自私自利、贪慕虚荣、阿谀奉承的牧师;《荆棘鸟》中的拉尔夫是一个对权力无限追逐的牧师等等。小说《奥斯卡与露辛达》中的三位牧师形象也多是负面的。
  1.1 披着牧师外衣,却追逐形而下的物质生活——休·斯特拉顿牧师
  休·斯特拉顿牧师从小家境贫寒,他一直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在他眼里只有钱,以及如何去赚钱。小奥斯卡意外地被休·斯特拉顿夫妇抚养后,他感到了绝望,他没钱抚养却充起了大方,并希望自己的死敌奥斯卡的父亲替小奥斯卡交学费。从这里,我们看出了他对钱的“在乎”。奥斯卡通过赌博赚来的钱给斯特拉顿买来了咖啡,收到咖啡,他心如乱麻,因为咖啡在当时算得上奢侈品。他便急匆匆地去找奥斯卡询问情况,斯特拉顿关心的是自己的名声,“我在为牛津小教堂的修复募集资金。我可不允许我名声扫地”①得知奥斯卡赌博赚了很多钱,休·斯特拉顿牧师便要求奥斯卡把赌博的“套路”给他。他想要这些“套路”,无非是想自己去赛马场赌赌运气。小说的最后,休拿着“套路”去赛马场赌博,输得精光,最后也在自己的教堂横梁上吊自杀了。
  “欲望是一只虫,一只甲虫,一条蛀虫。它就像那些在斯特拉顿牧师饲养的猪的肠子里繁衍出的长长的粉红色寄生虫” ②休·斯特拉顿牧师的欲望就是赚钱。作为圣公会教堂的牧师,他并没有牧师应该有的特征,而是一直追逐形而下的物质生活、甚至去宰杀动物,这或许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因为贫穷而犯下的罪孽。
  1.2 为了生存,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丹尼斯·哈西特牧师
  丹尼斯·哈西特牧师是一个三十开外、个字很高、身材很好,算得上英俊的人了。和露辛达第一次见面谈话,他便决定和她一起去经营玻璃制造厂,当他知道她有一万英镑的财产时,哈西特的脸上露出了兴奋而又不同寻常的表情。他心里想的是,假如自己有一万英镑,立刻就走人,来摆脱教堂这些杂七杂八的事。迫于当时社会上的压力,哈西特牧师也劝露辛达走路时步子迈得小一点。“就连丹尼斯·哈西特牧师也劝她把步子迈得小一点。他的借口是圈环裙的样式,不过她怀疑这并不是他真正的理由” ③可见,他也是屈服于整个社会的小人物。哈西特渴求成功和安逸,为了生存,他想成为主教那样的人物。哈西特牧师和主教丹瑟相互讨厌,他们有很多的分歧,为了自己的生存,他只能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地活在丹瑟主教的阴影下。在露辛达去伦敦时,把玻璃厂交给了哈西特牧师。然而,他在玻璃厂总是心不在焉,并没有把朋友交给她的事情当回事。这说明,哈西特对玻璃厂缺乏激情,也不够朋友,答应露辛达替她照顾玻璃厂,却言而无信。
  作为牧师,哈西特却断然否定《旧约》中的奇迹,对《新约》中的许多奇迹也是深表怀疑。作为牧师,哈西特不够朋友、玩忽职守、势利、胆小;而且他谎话连篇、缺乏激情、对生活也是委曲求全。
  1.3 性格怪异、天真幼稚、代表腐败、堕落的基督文化——奥斯卡牧师
  奥斯卡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小奥斯卡因为圣诞节偷吃“圣诞布丁”被父亲所惩罚。他通过祷告上帝来惩罚了父亲,惩罚应验,使得他开始信仰上帝。随后,通过扔石子决定加入了斯特拉顿牧师的阵营,并开始学习神学。在学习期间,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个性格怪异的人,他的同学称他为“怪人博德”。他的朋友引领他去赛马场赌马,奥斯卡从此迷恋上了赌博。作为牧师,却学会了赌博,他自己并没有认识到这其中的坏处,反而认为,赌博不是罪,而是上帝的旨意,是上帝想帮助自己完成学业。每次赌博之后,他都信誓旦旦地向上帝保证不再赌博了,但一次次的食言,让我们看到了奥斯卡牧师的言而无信、天真幼稚。
  作为传播英国基督教文化的牧师,奥斯卡处处显示出与牧师形象背道而驰。信仰基督教的人均不可以沾染赌博,但奥斯卡却嗜赌如命。在送往玻璃教堂的道路上,虽然他极力想保护黑人,不希望黑人遭到杀戮。但正是他的想法——护送玻璃教堂去波特港给哈西特牧师,才使得那片澳洲大路上的本来就有的土著黑人遭到了屠杀。由此,我们可以说,奥斯卡牧师所代表的是腐败、堕落的基督文明,而这些基督文明要远比武力的入侵对澳洲大陆的影响更深远。
  2 这些牧师形象的价值意义
  《奥斯卡与露辛达》从另一个角度,即塑造三位性格迥异的牧师形象,休·斯特拉顿牧师和丹尼斯·哈西特牧师让我们看到了基督教牧师本质上的虚伪与势利。奥斯卡牧师在澳大利亚未被人开采的地方无意传播宗教,却间接给当地土著黑人带来了灾难。从而,作者借这些牧师形象揭露了大英帝国对澳大利亚的一个臭名昭著的谎言,即澳大利亚过去是被发现的历史,在英国统治之前,这里是荒芜的、原始的、没有人烟的地方。
  事实上,据史料记载,澳洲土著黑人在这片土地上已经生活了四千多年。小说中多次描写到,“在你身边的灌木丛里栖息在地的小鸟会冷不丁地发出相互追逐的叫喊,吓你一跳。这里是土著黑人的领地”“我们的人民以前没有见过白人。我们以为他们是鬼神”等等。这些铁一样的事实证明,在殖民者没来到澳大利亚之前,土著人就已经存在了。土著人更有自己的历史文化——舞蹈、绘画、音乐。奥斯卡牧师所代表的英国基督教文明给当地土著人带去并不是光明,而是残酷的屠杀以及无尽的黑暗。对于当地土著黑人来说,殖民者的入侵,不仅有所谓的武力入侵,还有奥斯卡牧师所代表的宗教入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家塑造这些牧师形象是为了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野心。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历史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绕过去的,澳大利亚亦是如此。只有承认土著黑人是澳大利亚最原始的居民,承认土著人的文化,澳大利亚才能真正走向民族独立,这独立不仅是政治上的,还有文化上的。
  3 结论
  牧师作为基督教的传教者,他们的形象一直以来都是代表光明、希望。但在文学作品中,牧师的形象却一直以负面形象示人。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而作品中的形象,也不是作家肆意捏造的,是作家根据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对人物的理解所创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上世纪,牧师最开始的神圣形象,逐渐退去了光环,牧师也是人,他们的种种本性也暴露了出来。《奥斯卡与露辛达》这部小说中的三位牧师形象,是彼得·凯里根据事实的再创造,作家之所以塑造这三位牧师,是为了说明,英国在当时宣称通过工业文明和宗教文明给殖民地带来的灾难,是无法抹去的,澳洲大陆有自己的历史,土著黑人才是这里最原始的主人。
  注释
  ①②③彼得·凯里著.奥斯卡与露辛达[M].曲卫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122,424,242.
  参考文献
  [1] 彭青龙著.彼得·凯里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7.
  [2] 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M].盛宁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我国《反恐怖主义法》没有规定安置教育的最长期限,不利于保障犯罪人的合法权益。建议借鉴德国保安监督制度,在《反恐怖主义法》中明确首次安置教育的最长期限。安置教育与自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同一时期、分属东西方的两位具有重要地位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同中有异,异中存同。本文试从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等方面对两者的教育
目的浅析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中康柏西普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本次58例研究对象全是我院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在治
目的:观察温肾潜阳汤防治三阴乳腺癌复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均经过手术及化疗后患者,随机入组,治疗组36例加用中药温肾潜阳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6例不加系统性中医药治
基于中职学生实际,面向就业,研究在中职学校开展easy English的教学模式,从而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行激发和保持,对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进行强化,以此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Based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作为课程开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文章以许昌市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例,从课程计划、课程实施管理、课程评价三个方面对课程管
本文从服装企业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之间的供求现状入手,分析了人才供求矛盾产生的原因与解决思路,探讨了经济转型期服装设计高职教育的应对策略.
文本资源是专题数据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目前人文社科研究获取领域知识的主要途径。针对专题文本资源主题相近、内容专深、特征相似的特点,基于长短期记忆模型,提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