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19900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各个学校越来越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应该怎样来实践素质教育教学,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经历了多年的教育工作,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利用生活情境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利用这一方法不仅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乐于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利用生活情境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一、 怎样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第一、 运用直观,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名人有言:兴趣是人生成功的真谛,学习数学也一样,小学生作为数学学习的初学者们必须在入门时就培养他们数学学习兴趣,这样他们才能积极地探究下去,在学习数学的长途中勇往直前。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科学灵活地采取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到长方形周长时,当学生弄清周长的含义后,教师可以拿出一条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令学生自己思考怎样求出长方形的周长,经过观察学生会发现只要把绳子剪短就可以测出长方形周长,在这种方法的启发下,学生沿着课本的一周缠上胶带,然后,用剪刀把胶带剪断,最后,将缠在上面的胶带揭下来用格尺测量胶带的长度,也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通过这样实际的动手操作,学生自然而然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兴趣,自觉地投入到探究发现中,因为任何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需要,那就是渴望自己成为一个探究者,研究者,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兴趣的诱导下,开发潜能,自主探究。
  第二、 联系实际生活,寓教于乐。众所周知,数学是人们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一门自然科学,反之又将用于生活,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所以,教师要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问题解决中,一次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达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意义。
  例如:在学完求平均数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走入实际生活进行调查,例如:调查一下你所在的小区养宠物的平均户数,以及他们日常生活中用水用电的平均费用,自己身边朋友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等等,在学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定理后,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有哪些切实用到这一定理,在讲到元、角、分,这一章时,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模拟购物游戏活动,虚拟售货员与买者的现场,通过找钱,花钱来理解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等等。
  通过这些浓厚生活气息的熏陶,学生会意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生就会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地运用这些知识,利用数学思维去认识事物,并逐渐把常见的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让他们觉得数学这门学科学起来多么亲切、实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数学探究精神。
  第三,提出生活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到处充满问题,教师要利用生活这本大书,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在这些问题情境的引导下自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例如:在学到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这一章时,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实景,元旦过节开联欢会,要用不同的装饰品布置房间,不同饰品的材质不同,价格也不同,但是班费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时候,就要盘算怎么才能用最丰富的材料把教室布置得最漂亮,但是又要保证花销最小,学生面对这样的生活情境就会主动去思考,探究,是数学知识切实服务与生活。
  第四,利用故事增加趣味性。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童心未泯,喜欢有趣的故事,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进而去积极探究,主动思考。
  例如:在讲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卡通图片,图中有三个小动物,手里分别拿着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说自己有个大钝角,所以内角和最大,直角三角形说因为自己有个直角,所以,内角和应该最大,锐角三角形说自己的三条边最长,所以自己的内角和应该最大,他们争论不休,互不相让。听到这个故事以后,学生们可能都会兴奋,讨论究竟谁说得对,最后,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活用所学知识。
  总结:
  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通过直观事物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联系实际,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从实际生活中探索知识,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科学,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养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瑞娟.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热的冷思考[J]
  [2]杨菊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尝试[J]
  [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
  [4]於蔚华."情"不至"境"—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思考[J]
其他文献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中后进生。他们由于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没有崇高的理想和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学习的热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较差,知识遗漏多,学习上懒散,不认真,抄袭或不完成作业,叛逆心理强,不守纪律,不服从管教,心理上自卑,失去上进心。对他们进行教育,收获与付出的劳动是很难成正比例的。对此,是弃之不顾,让其自生自灭还是积极探求其产生的原因寻求转化的方法呢?  作为
期刊
一、根据班级学情,制定计划表  1、分析学生的知识情况。根据自己任教班级的特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情况,根据情况制定策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举我班级的例子:我的两个班级共有88人参加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135分以上的学生有15人;120分-135分有25人;105分-120分有16人;90分-105分有18人;90分以下有14人,其中有8人是72分以下,4人是40分以下的低分学生。通过以上数据可知
本文认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高发频发,其根本原因在于食品安全监管政策执行链条存在“断裂带”。即在食品安全监管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级政府部门、食品相关企业以及食品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可见问是知之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敢问  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教授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观察发现,上课能主动的提出问题的学生只有13.8%左右
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曾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一提问在我国教育界甚至整个社会都引起了轩然大波并得到广泛关注。因此,在我国各大高等院校、高等教育界对自身的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积极改进的同时,我们的中低等教育机构、小学教育等基础教育界也应该积极探索发现教育改革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数学教育是被教育界及社会各界公认的主要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手段发生了深刻变化。已由传统的教师单独传授和示范教学,发展到今天的声、光、像、电等多位一体,同时从各方面触发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让形式全方位地接收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立体式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好多媒体,对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学生思维启动及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
期刊
在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益提高的现代社会,教育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品德,强健的体魄,更应该具有开拓、创新、自主、独立的个性。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但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既要教会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思考,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与个性品质。因此,我们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让学生在“做数学”中获取自信,提高能力,主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喜欢强迫学生去机械地识记那些文字表述的法则、公式等。因而也就会经常听到一连串的埋怨声:“真笨,怎么这点也记不住?”随着新课程、新理念的推进,这种现象现在已不多见。许多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开始淡化书上的结语。然而,在具体的实施中,却出现了一些极端现象,引起我们的深思。  现象一:“一蹴而就”。虽然提倡学生的亲身经历,但在学生还没有充分感悟的时候,就匆忙得出总结性的
期刊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肝硬化比较常见,大多数患者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