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研究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mm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细致的产品制造理念,在当前我国制造业升级转型过程中,工匠精神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职教育是培养动手实践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培养学生们的工匠精神,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精神和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基于此,在本文研究过程中,对高职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一些学校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方面做采取的具体措施,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 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精益求精 敬业负责 素质提升
  一、引言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大学教育的重要补充,其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知识的培训,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备一定的工作实践能力,能够适应企业一线的工作岗位。一般来说,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从事的工作大多是一线车间生产、加工、制作等,与工匠精神结合的更加紧密。从这个角度来看,在高职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让学生们将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内化于心,这对学生们未来在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提升产品的加工制作精度和产品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关于工匠精神的认识
  关于工匠精神,成了工业领域近两年的一个热点话题。国家新闻媒体的宣传,加上领导人的鼓励,工匠精神已经成了制造业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精神。而工匠精神的定义,在不少研究著作中,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工匠精神所代表的内涵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工匠精神是一种良好的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通常给人的感觉是一位匠人,在精益求精的职业信念下,对加工、制作的产品,严格谨慎细致,并且投入巨大的耐心,非常专注,从而制作出质量品质优良的产品。工匠精神具有职业性、人文性和专业性。大家都称赞日本人的精细、德国人的严谨、瑞士人的精确,听这些国家的工匠故事,都觉得很不可思议。为什么他们对技术标准的追求,能够达到如此严谨和极致?实际上,品牌就是这么来的,百年品牌更是这么来的,如果没有对技术标準的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坚守的话,不可能有得到全球推崇和认可的品牌。目前我国的职业学校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但却没有培养他们职业技术的文化,也就是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人才,所需要具有的工匠精神,这是对职业技能的追求和执著的坚守,职业教育文化的根本。
  三、高职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现状分析
  1.调查概述。在本文研究过程中,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工匠精神的在高职教育中培育情况,笔者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50所高职院校的教师、学生发送了435份问卷,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为301份。具体来看,关于工匠精神的内涵,有76%的被调查人是了解的,他们大部分认为工匠精神包含了耐心专注、极致精细严谨、精益求精等。83%的被调查者认为,职业精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用人单位在雇佣员工时一般会考虑这一点。92%的被调查者认为,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工匠精神培育,是非常必要的,高职学生在今后从事的工作岗位中,更需要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匠人精神。63%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工匠精神培育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综合来看,高职院校基本上都认识到了开展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不过在具体措施方面,仍然不是很到位。
  2.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方面,存在不足与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只有对这些不足和问题进行深刻的原因分析,才能为今后高职院校更加科学开展工匠精神培育,提供更好的指导意见。结合一些教师、学生们的反馈,本文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受传统观念舒服,对职业教育精神不重视。传统的观念认为高等教育相对职业教育,是更具优势的,职业教育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才去读的,毕业后从事的也都是基础的体力工作。而高等院校的教育,学生毕业后才是真正的“白领”,是脑力工作者,这种传统观念,导致职业教育的精神没有建立起来。
  2.2学校因素,大多数高职院校对自己学生的培养,往往是定位于其专业领域范围内的技能和知识,而没有涉足更多的职业素养和人为精神方面。工匠精神,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和推广。
  2.3学生个人因素,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一般都是受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的影响,接受知识和技能培训,更多的是为了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对本专业领域之外的职业精神认识不到位,或者是缺乏持续追求的动力。
  四、高职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措施建议
  1.全面认识工匠精神的价值意义。职业院校在工作的指导思想上,要从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要求出发,摒弃普通教育目标的制约,正确认识“工匠精神”对于职业教育的价值,从而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想武器,奠定现实基础。
  1.1了解什么是工匠。工匠,是长期受到工业文明熏陶,训练、培育出来的一种专门人才。这种专门人才,是在整个专门、专业活动中掌握技能、技艺和技术的人才,要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称之为工匠,一般的小手作、一般的简单熟练工,不能称之为工匠。也正因为这样,工匠一定是与工业文明的发展、熏陶和浸润联系在一起的。
  1.2了解工匠的精神境界。工匠的精神境界有着独特的界定。一般来说,跟工匠匹配的精神,首先,应该具备极强的专业性,在专业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其次,应该具备强烈的专业追求,把这种不懈的追求,贯穿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作人生的一个目标;再其次,应该具备坚定的专业操守,为了自己的专业坚持,舍得放弃诱惑,坚持企业忠诚,把自己的精神生活寄托在对专业的奉献上,这才是工匠具有的一种精神。
  1.3在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基础上,去看待“工匠精神”这一整体的概念和确切的内涵。真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只有从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文性这三个特征来把握“工匠精神”,才能够对“工匠精神”有一种源于职业教育,又高于职业教育;源于工业文明,又进入后工业文明;源于教育,又跳出教育去看待的一种教育的理想境界和形而上的追求。“工匠精神”应该成为学校职业教育的灵魂,成为每一个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所努力向往的一种境界。对“工匠精神”要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和理解,片面的、庸俗化、表浅化的理解,会对职业教育产生极大的误导。首先,工匠自身的技能、技艺和技术是他们的物质载体和最根本的职业生涯的追求;其次,他们与之相称的独特精神表现为他们对自己专业独特的职业态度,没有这种职业态度,他不能够将自己的专业变成自己生命存在的方式;再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工匠要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有创新能力,要有最终的社会人文关怀。   2.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职业院校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那就必须在课程设置、实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中加强理性教育的内容。通过必要的人文课程的学习,必要的职业生涯教育,必要的技术理性培育和引导,使得职业院校整个教学过程包含良好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学生能力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
  2.1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增加关于“工匠精神”的案例课程教学。通过精选一些生动、真实、有价值的案例,汇编成案例教学。例如,匠人手工打磨螺丝、机械手表的制作、雕刻绘画等精益求精等。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案例,吸引学生们学习“工匠精神”的兴趣,激发学生们内心对“工匠精神”的向往。
  2.2在实践教育中,融入一些“工匠精神”的車间生产案例。有条件的院校,可以组织学生们参观一些优秀企业的生产车间,如,海尔冰箱的生产,在每一道工序、每一处用料等方面,及其严谨精细。通过现场的参观以及相应的实习操作,让同学们认识到这种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3.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加强“工匠精神”的实践教育。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的落实上,必须利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平台,加强“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从而使“工匠精神”与技术活动、技能培育有机结合起来,并内化于学生的精神之中。高职院校要针对不同专业,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推出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引入企业工匠文化来熏陶学生,以导师引领的方式,让学生深入认识行业企业的具体工作。经过在企业的师傅带领,学生们无论是在技能方面还是职业素养方面,学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大幅提高,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例如,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海南商业学校在中餐烹饪2个班和高尔夫管理专业3个班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他们与省内、省外多家知名企业签约,用“以师带徒”的方式,将单一的学校教学转变为学校、企业双方教学,创建“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模式,让企业精湛的工匠技艺与工匠精神得到传承。企业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各项相关工作,共同打造合格的海南高尔夫专业人才。这种教学模式缩短了学习与就业的距离及步入社会的适应期,加快学生融入团队、认同企业文化的进程。
  4.培育具备“工匠精神”的师资队伍。职业院校在师生共同成长的实践中,要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抓手和载体,给学生、教师一个密切互动、共同成长的机制,只有这样,精神培养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机而又有效的、教与学统一的过程。我们经常以为技能的培育是学生的事,精神的培育也是学生的事,殊不知,精神的培育离开了师生的共同成长,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所以“工匠精神”的培育,对于职业院校的所有教师,都是一次全新的教育改革、教育理念创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在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教师方面,要建构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课程观和评价观,就是教师教育的课程和评价都以核心技艺为中心。教师教育课程不仅要强化实践课程,而且理论课程也要紧紧围绕实践展开,指向教师的核心技艺。教师教育评价应该以教师核心技艺为基准,重点考查其“应会”,而不是“应知”。教师教育中的技法,如操作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教师教育的起点,是教师教育理念生成和创新的基础。所谓教学有法,指教学是有特定方法的,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将教育作为终身事业,专注、执着于教育教学,力求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细、极致,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幸福。
  5.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去。职业院校在自身文化软实力构建过程中,要以“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切入点和制高点。一方面在院校构建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另一方面以这种文化软实力向全社会推送“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显然,只有弘扬“工匠精神”,才能真正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才能有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生存的社会基础。因此,所有职业院校必须提高社会责任感,在自身文化软实力建设中,以“工匠精神”培育为重点,将劳动、技能和创造的价值和意义,向整个社会宣传。
  五、结语
  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社会对技能人才日渐尊重,大众对工匠精神的普遍认同,以及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都为培养工匠精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时代呼唤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应加入“工匠精神”的教育,从学生一开始接受职业教育,就应该让工匠精神扎根心中。因此职业教育有责任,将职业精神的教育融合到课程中。同时,政府也应该要进一步推动弘扬工匠精神、提高高级技工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罗桂城.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12-15.
  [2]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16-02-08.
  [3]苏海淼.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9-15.
  [4]王晋; 颜浩龙.“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实践途径研究[J].中国市场,2016-11-05.
  [5]李艳.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素质培养“五心”构成要素分析[J].高教学刊,2016-12-10.
其他文献
大规模光伏场站通过柔性直流系统汇集送出避免了交流汇集造成的频率、功角稳定性问题,同时节省了电缆、无功设备,提高了经济性,极具研究前景。光伏直流汇集系统中各类型DC/DC变流器和DC/AC均具有故障电流快速清除能力。短路故障将导致换流器自身保护高速动作,整个系统失电。因此,研究故障识别与定位技术,有助于缩短或避免长期停电,提高整个光伏直流并网系统的功率送出的可靠性,至关重要。避免系统长期停运的有效手
摘 要:宝石琢型设计及加工工艺学作为新兴学科珠宝首饰设计的重要主干课程,其课程体系还处于发展初期,现行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宝石加工业的人才发展需求。本文以梧州学院为例,试图结合梧州宝石加工产业发展现状,以操作技能为本位、就业为导向,分析该课程教学现状,构建出适合本科阶段宝石琢型设计及加工工艺学的教学模式,为本专业实践课程教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宝石琢型设计及加工工艺学 操作技
期刊
摘 要:绿色化学专利是环境创新和研发的标志。从1983年到2001年,超过3200个绿色化学专利被美国专利系统承认,大部分指定给化学部门。大学和政府部门相比大多数的工业部门更重视绿色化学。世界范围内,自1988年以来,与化工、塑料、橡胶、聚合物技术相关的重点绿色化学技术呈增长趋势。  关键词:专利 绿色化学 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背景  在过去150年里,化学科学研究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数十亿人的生活
期刊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可以高效、灵活连接配网中日益增长的直流类负荷与电源,减少多级电能直交变换损失及其换流过程产生的谐波,提高供电效率和电能质量,同时解决制约传统交流配网发展的短路容量和供电半径受限问题,成为国内外配网研究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依托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我国将在“张北县”、“雄安新区”以及南方工业园区建设±10 kV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工程,其中基于直流断路器与多类型开关配合的保护是
摘 要:青光眼与线粒体视神经病变之间的相似性使人们进一步探索青光眼患者线粒体功能的兴趣日益增加。特定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缺失是线粒体疾病的一个共同特征。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独特的结构和能量的限制作用,很容易导致急性线粒体功能障。线粒体的功能可以被核基因和线粒体DNA的遗传危险因素损伤,一般会由机械应力、慢性低灌注、有毒的外源性化学物质甚至光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引起青光眼的眼内压升高。为了进一步证明原发或继
期刊
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极大的增强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需求。对于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而言,实施火电灵活性改造是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最为现实可行的选择。为了辅助规划部门和发电企业科学有序的推进灵活性改造工作,本文以电力系统灵活性评价及灵活性改造规划为研究主题,从灵活性的量化评价方法,电力和电热系统的改造投资规划等方面开展了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通过对火电机组
摘 要:软土地基土质含水量较高、土质孔隙率较多、承载能力较低,导致软土地基受到上部荷载作用下,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较大,且承载能力较差,影响上部结构的稳定性。需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改良处理,从本质上改善地基的特性,提高其承载能力。本文主要针对石灰桩处理软弱地基的人工施工方法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软弱地基 加固改良 石灰桩 人工施工  一、软弱地基的特点和病害  1.高压缩系数以及低抗剪强度。研究发现
期刊
摘 要:光伏幕墙和屋面光伏电站符合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能源产业发展方向;也可优化区域电网和供电结构,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光伏幕墙 屋面光伏电站 创新 比较 技术管理  一、光伏建筑一体化前景及国家政策的推广  1.光伏建筑的发展前景。太阳能发电对解决我国能源匮乏、资源短缺、电力紧缺、改善环境污染、节约土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安装在建筑物外的装置可以提供电力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水污染处理工作受到广泛重视,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积极应用微生物检测技术,保证可以提升水污染处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制定完善的水污染处理工作制度,减少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为其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水污染处理 微生物检测技术 应用措施  在水污染处理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要重视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保证可以提升废水与废气的处理效率,及时发现水污染处理中的各类问题,并且采取有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当前的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个别党员领导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现象时有发生,急需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本文围绕落实监督责任,从制度入手,探索将监督融入企业制度管理,加快构建监督制度体系,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监督责任 规章制度 探索创新 体系机制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