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桩处理软弱地基的人工施工方法略谈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软土地基土质含水量较高、土质孔隙率较多、承载能力较低,导致软土地基受到上部荷载作用下,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较大,且承载能力较差,影响上部结构的稳定性。需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改良处理,从本质上改善地基的特性,提高其承载能力。本文主要针对石灰桩处理软弱地基的人工施工方法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软弱地基 加固改良 石灰桩 人工施工
  一、软弱地基的特点和病害
  1.高压缩系数以及低抗剪强度。研究发现,软土地基中孔隙较多,导致地基承载外界荷载的能力相对较差,若不及时针对地基进行加固改良,提高地基的承载特性,将会导致地基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上部结构的稳定性。
  2.较高的触变性和流变性。根据实际工程施工经验可知,软土地基在受到上部持续荷载作用下,将可能造成地基出现变形,如果在实际工程施工中,未针对软土地基采取有效地软基加固措施,将会造成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软土发生流动,从而给地基的稳定性产生隐患,降低了地基的耐久性。
  3.软土地基不良病害及处理措施。(1)地基强度低、沉降量大。场区内局部地质存在淤泥,其容许承载力为40kPa左右,土质物理力学性质差,抗压强度低,且分布厚度大、范围广。因此,软土受上部荷载作用后将出现较明显的不均匀沉降,且沉降历时长。(2)地基不均匀沉降。由于地基受上部荷载作用,且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较低,在长时间受到上部荷载作用下,将会给基础部分产生不均匀的沉降,从而影响上部结构的稳定性。
  二、石灰桩加固机理
  1.桩周土加固机理。(1)膨胀挤密。在石灰桩钻孔完成后,在孔内灌注生石灰,待生石灰吸水后体积发生膨胀,然后对桩基周围的土体产生较大的挤压作用,从而对软土地基形成挤压密实作用,增强了软基的承载能力。(2)脱水固结。生石灰在消化反应过程中需要吸收土体中较多的水分,并在消化反应中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基土的温度,给软土地基产生一定程度的脱水,减少软土地基中土质中的含水量,增加土体的密实度。研究发现,软土地基中地下水位以上土质中的水分几乎全部被生石灰吸收。(3)凝胶作用。生石灰吸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Ca(OH)2,一部分Ca(OH)2与软土地基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提高了土体的硬结;另一部Ca(OH)2与土中SiO2 、A12O3 、Fe2O3 等发生火山灰反应,生成高强度水化铝酸钙[ CaO·A12O3 ·(n +1)H2O] 、水化硅酸钙[ CaO·SiO2 ·(n +1)H2O] 、水化铁酸钙[ CaO·Fe2O3·(n +1)H2O] 等水化物,生成的水化物可以对软土地基中的土质产生较强的胶结作用,从而增大了土体颗粒之间的聚集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体的固结程度,增强了软土地基的强度。
  2.桩体强度增强、压缩性降低。生石灰吸收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后,在桩基周围土体的约束作用下,桩基本身被桩周土体挤密。同时,生石灰与粉煤灰拌合行程桩基后,在土体中发生火山灰反应,从而生成具有水硬性、高强度、水稳性的水化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桩基强度、使得桩基周围的土体被压缩能力降低,并且还可以有效地解决石灰桩在地下水位以下发生硬化的问题。
  三、石灰桩处理软弱地基的人工施工技术
  1.主要施工工具。(1)洛阳铲:它是石灰桩成桩的关键工具。(2)探孔器:探孔器的直径在275mm~285mm,若孔径太小则不容易检测和抽取地下水,且单根石灰桩的承载能力较低,会增加桩基的数量,提高工程施工造价;若桩基直径太粗,则会增加夯板的重量,从而影响夯击的质量。(3)夯锤:其总重量控制在30kg~45kg,且夯板的直径需比探孔器直径小20mm。(4)水泵:采用电动软轴水泵,电压为380v,功率为1.1kw。(5)潜水泵:电压220v,电机功率400kw。
  2.石灰桩处理软弱地基适应的土层条件。研究发现,石灰桩处理软弱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粉质粘土、粘土、淤泥质粘土及杂填土等底层,且地基土的地耐力大于60kPa,在有地下水时地耐力最大值小于130kPa,在无水时,地耐力小于150kPa均可以采用该施工方法。或者采用打探孔后,人工可以成孔,并将地下水抽到设计位置,抽水后孔不发生垮孔,填生石灰后可以对其进行夯实的地层也可以使用石灰桩成孔。
  3.布桩类型和桩距要求。根据施工经验,在石灰桩处理软弱地基施工方法中,布桩类型多采用矩形、梅花形和混合形等类型。梅花形布桩,其桩基受力均匀,尤其是针对上层滞水分布地区,可以有效地阻止地下水,施工过程较安全。同时,针对地下水位较高的区段,桩距应大于2倍的桩径,对于无水的地段桩距不小于1.8倍的桩径。
  4.施工要求。
  4.1施工顺序。在石灰桩处理软土地基施工中,先对四周进行桩基施工,无水时,在四周各进行一排桩基,在有水时,需要分别施工2~3排后,方可对排施工。对于桩距小于2.5倍桩基直径时,需要采用跳桩的施工工艺,而对于桩距大于2.5被桩基直径时,需要边打孔边填生石灰。
  4.2施工要求。(1)施工工具。针对不同的地层需选用不同形状的洛阳铲。对于无水区段,地耐力大于80kPa时,选用大口洛阳铲;而对于饱和水区段,则采用小口洛阳铲。(2)特殊地层施工。在含水较高的粉土地层施工时,需要轻下铲,一次加压,并沿周边下铲半圈后拧断,快提形成孔;避免因搅拌出现离水而不粘铲现象;针对软塑饱和地下水粉质粘土区段,需要先用探孔器探孔,避免丢铲而形成锥形孔。在成孔后,用小口洛阳铲沿着孔周边压入扭动而清除淤泥。(3)抽水要求。在填生石灰前,需要将孔内的地下水抽到设计位置。在粉土地段抽取地下水时,需要一次抽水,避免间断抽水造成塌孔现象。(4)封填要求。一般生石灰与粉煤灰混合料体积比在1:1.7~2.0范圍内,且生石灰出窑时间不得大于3d,避免生石灰消化反应。在使用时需要将生石灰粉碎,其粒径小于50mm。在混合料搅拌前需要将生石灰与粉煤灰分开堆放,分批次搅拌、填料、夯实。且每次填料的高度控制在350~450mm。夯实施工时,提夯高度控制在400mm以内,夯实次数大于4次,在顶部采用粘土封孔,一般封孔的高度需大于400mm。
  四、结语
  主要在对软弱地基的特点和病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生石灰处理软弱地基的人工施工方法。并对人工施工中的工具、成桩类型、桩间距,以及人工施工的技术要求做分析。石灰桩处理软弱地基的效果明显,可有效地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黄烨,叶陈兵,沈斌. 关于建筑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几种处理方法[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4(09) .
  [2] 陈国先. 深层搅拌石灰桩法在公路软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J]. 今日科苑. 2010(04).
  [3] 吴函天.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33) .
  [4] 郭欣欣. 深层搅拌石灰桩法在公路软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13) .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高比例分布式能源并网的有力推进、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能源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能源结构与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高比例分布式能源的强间歇性、强不确定性、强波动性以及早期规划配网容量不足等问题,在需求侧中集发、用、储能于一体的产消者在未来电力系统运行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之而来,如何在电力市场化运行中充分发挥产消者的资源灵活性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交互能源作为
摘 要:本文以《会计电算化》课程为例,采用基于工作任务的名师空间堂进行了教学改革,有效的创新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该课程的特性,采用了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内容改革和合理的将名师空间课堂和手机设备运用到教学中,加快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 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信息化使用能力。  关键词:名师空间 工作任务 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  一、改革背景  随着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空间教学的
期刊
摘 要:项目化教学设计以职业岗位的能力和知识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改造和设计,即打破原有的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结构,也就是按照旅游企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重新梳理,变成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项目化课程教学体系。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 综合能力 项目化教学设计  一、项目化课程教学的实质  项目化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如
期刊
摘 要:基于目前公立医院施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文章分析了研究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与制度应用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要想实现公立医院绩效工作分配制度的改革效果,就要解决制度指标分层难度大、薪酬分配不公平以及过于重视资历等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即通过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与完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来达成目标。  关键词:公立
期刊
大规模光伏场站通过柔性直流系统汇集送出避免了交流汇集造成的频率、功角稳定性问题,同时节省了电缆、无功设备,提高了经济性,极具研究前景。光伏直流汇集系统中各类型DC/DC变流器和DC/AC均具有故障电流快速清除能力。短路故障将导致换流器自身保护高速动作,整个系统失电。因此,研究故障识别与定位技术,有助于缩短或避免长期停电,提高整个光伏直流并网系统的功率送出的可靠性,至关重要。避免系统长期停运的有效手
摘 要:宝石琢型设计及加工工艺学作为新兴学科珠宝首饰设计的重要主干课程,其课程体系还处于发展初期,现行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宝石加工业的人才发展需求。本文以梧州学院为例,试图结合梧州宝石加工产业发展现状,以操作技能为本位、就业为导向,分析该课程教学现状,构建出适合本科阶段宝石琢型设计及加工工艺学的教学模式,为本专业实践课程教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宝石琢型设计及加工工艺学 操作技
期刊
摘 要:绿色化学专利是环境创新和研发的标志。从1983年到2001年,超过3200个绿色化学专利被美国专利系统承认,大部分指定给化学部门。大学和政府部门相比大多数的工业部门更重视绿色化学。世界范围内,自1988年以来,与化工、塑料、橡胶、聚合物技术相关的重点绿色化学技术呈增长趋势。  关键词:专利 绿色化学 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背景  在过去150年里,化学科学研究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数十亿人的生活
期刊
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可以高效、灵活连接配网中日益增长的直流类负荷与电源,减少多级电能直交变换损失及其换流过程产生的谐波,提高供电效率和电能质量,同时解决制约传统交流配网发展的短路容量和供电半径受限问题,成为国内外配网研究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依托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我国将在“张北县”、“雄安新区”以及南方工业园区建设±10 kV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工程,其中基于直流断路器与多类型开关配合的保护是
摘 要:青光眼与线粒体视神经病变之间的相似性使人们进一步探索青光眼患者线粒体功能的兴趣日益增加。特定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缺失是线粒体疾病的一个共同特征。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独特的结构和能量的限制作用,很容易导致急性线粒体功能障。线粒体的功能可以被核基因和线粒体DNA的遗传危险因素损伤,一般会由机械应力、慢性低灌注、有毒的外源性化学物质甚至光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引起青光眼的眼内压升高。为了进一步证明原发或继
期刊
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极大的增强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需求。对于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而言,实施火电灵活性改造是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最为现实可行的选择。为了辅助规划部门和发电企业科学有序的推进灵活性改造工作,本文以电力系统灵活性评价及灵活性改造规划为研究主题,从灵活性的量化评价方法,电力和电热系统的改造投资规划等方面开展了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通过对火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