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识字全方位育人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ha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写、会听、善说是检验语文能力的基本要求,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语文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应用情境,激发兴趣
  情景化课堂是基于情景化理论,借助移情效应,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汉字的结构美、韵律美,激发情感共鸣。在实际的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一年级上册《比尾巴》识字课程,在教学设计中,以游戏、律动等趣味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对比、辨识、表演等过程中实现轻松识字。
  第一,创设情境、导题识字。引导学生,秋天了,动物森林举办比赛,比什么呢?(引导出课题比尾巴)。教学生们辨识“比”这个字,像两个小朋友肩并肩比高矮一样,引导学生们发挥想象力,识别“比”字;
  第二,情境延展,游戏识字。比尾巴比赛开始,一只松鼠进场,识别“鼠”,贴出宋书的图片,点拨学生们发音,主义平翘舌音。以同样的方式,识别“兔子”“猴子”“鸭子”等。创设运动员出场,贴姓名牌的环节,巩固对汉字的记忆,在动口、动手、动脑中加强学习效果;第三,借助律动,儿歌识字。比赛中,选手们唱起了歌,小松鼠、撑雨伞、大公鸡、尾巴玩、花孔雀、最漂亮。以律动的方式来加深对汉字的识别;最后,朗读课文,随文识字,小动物都在比什么,随机认读“短”“弯”“扁”等生僻字。低年级最重要的读正确、通顺,多种方式朗读,培养读书习惯,扫清识字障碍。
  二、合作探究,发挥自主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充分合作探究,发挥自主学习的水平。
  首先,营造合作氛围,鼓励他们请教同桌或前后排的同学,大课间时,我会将学生分成一组一组做游戏,赏罚均按组实施,培养集体意识;其次,明确合作目标,考虑到学生的识字需求和兴趣,细化出了以下九个识字中的问题,概括为“读字音”“数笔画”“理笔顺”“认偏旁”“明结构”“记字形”“解字义”“找朋友”“察位置”;
  第三,授以识字方法,将“记字形”的方法摆在重要的位置,以突出识字的重点。配合“加减识字法”“儿歌识字法”“想象识字法”等,在小组合作识字时他们越来越能集思广益,多种识字方法的运用和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合理分配小组,了解学生的识字量并评估,选出小组内的主心骨,负责小组内任务的分配,识字量较低的学生能够得到小组帮助,形成异质互补。
  三、寻找规律,接受熏陶
  钻研教材,寻找生字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人文和汉字构成中寻找规律,感受文字之美和文化之美。在识字单元的第三课《小青蛙》中,安排了学习“青字族”的汉字,将右边都是“青”字进行归纳总结,归属“青字族”的字。低年级的学生,识字教学的直观性尤为重要,接下来,教師在引导学生认识“睛”字,说明偏旁与字义的联系时,将它引入本课的教学,辅助学生理解“青字族”的字。同时安排学生补充同类型的字,例如名字中带有“靖”和“婧”的。识字单元的第五课《动物儿歌》中也有不少“虫字旁”的字,引导学生自主认识这组字的特点,提高识字能力。
  四、多措并举,综合学习
  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生活中各种活动都是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抓住课内外的契合点,拓展识字活动。“联系生活实际识字”的方法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对应着熟悉的生活环境学习汉字,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生字,提高识记汉字的效果。或是通过课间模拟比赛的方式竞争学习,举办“识字闯关”“汉字连连看”“汉字记忆比赛”等方式,以竞赛的氛围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更努力的去学习和记忆汉字,提升识字学习的积极性。
  五、挖掘资源,开放学习
  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校园是学生校内生活的主要场所,在读词读字时,可以全班齐读、分组读、个别读、开火车读,还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开展猜字谜活动。校外资源众多,尤其是亲子阅读,父母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在浓浓的亲情氛围中,不仅能够领悟到汉字的神器,也能在阅读中积累和运用语言。
  六、学用结合,浸润书香
  建立书香课堂,在书香语境中快乐识字,感悟语文文化的魅力。《夜色》是一年级下册的一首叙事性的儿童诗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在朗读中识字、认字,通过圈画生字、拼读生字。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低年段,要在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上下功夫,扎实训练朗读。最后整体感知,体会诗歌情感变化。怕黑,是因为“我”胆子太小,月字旁”的字,跟我们身体有关,不敢去做,我们就说很“胆小”。在识字教学中感受到了学生对夜晚从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变化,体会诗歌语言美;此时播放音乐,学生配乐朗诵诗歌,听到大自然优美动听的声音,在书香世界中体会汉字之美、语文之美。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关键,让识字过程有趣、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让语文对学生终生产生影响,识字教学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责。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应充分的运用各种手段来展开识字教学,丰富学生的体验,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外墙饰面石材干挂法是利用高强耐腐蚀的金属挂件 , 通过托、吊、销、栓的方法将饰面石材固定在建筑物的外表面 . 较为常用的连接固定方式有 3种 , 即端面连接、穿透连接和背
古诗词历来是人类精神的伊甸园,是文学创作的源头。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初中部分的古诗词,笔者利用色彩心理学作为抓手,帮助学生和诗人之间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在
记叙文,简而言之“记人写景叙事”,就是要求学生记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是一种最常用的文体,也是写说明文、议论文的基础。记叙文作为写作中的基础性表达方法,其中的表达运用技巧、手段方法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在记叙文写作的过程中,有针对性进行写作手法的策略指导,不仅能够给学生更多无限遐想的空间,也会在深入表达运用中获得更多的深度感知,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训练思维。从细节之处入手,突出多元方法表达
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内涵和核心价值体现的主要方式是古诗词朗诵,对语文口语训练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与书面语相比较,口语是指日常口头交谈时使用的语文,具备通俗性、易懂性、灵活多变以及简洁性等特征;口语能力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将古诗词朗诵应用到初中语文口语训练教学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初中语文口语训练教学中,没有应用有效的教学
要减负增效,使学生由厌学转向积极主动地学,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的最爱。 To reduce burdens and increase eff
当前,信息化进程与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微课作为新型教育资源应运而生。微课以时间短、内容精致、便于学习等众多特点,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多元化教育需求,也受到了教育学家与广大教师的普遍青睐。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古诗文内容,古诗文学习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重点和难点,运用微课在古诗文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有效推动学生更好学习。  一、引入古文常识,导入新课  古文常识一般在课文的导入环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