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mlb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措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一、数学学习习惯的意义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的逐步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开发学生个体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做到动力系统与情感系统,智慧系统与行为系统相整合,从而提高学生修养,完善学生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其积极的态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
  二、培养全面的数学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实际操作中,一开始我们通过布置预习提纲的方法来进行,以后逐步过渡到只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发现问题,让学生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有些课上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做的活动,也可以让学生课前去做。如讲统计表时,就可以让学生课前调查好同组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
  2.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从三方面入手:①对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②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③边听边记。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听课的习惯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老师反复练习,及时提醒和评判。同时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以建立起良好的听课习惯。
  3.培养动脑多思的习惯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善于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积极要求。根据所授知识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钻研动脑习惯。
  4.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从低年级开始,先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低年级学生还比较敢问,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表扬。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由于心理上的原因,怕问,因此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要耐心询问学生哪里不懂,要以鼓励、诱导、启发等尊重、爱护学生的方法,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切忌责怪。对学有所长的学生,则还要鼓励他们提出不同见解。如果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则要设疑。通过经常训练,学生就从无疑到有疑,从不会质疑到会质疑。
  5.培养完成作业的习惯培养学生细心的作业习惯,首先要求要具体明确。作业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准确、完整。其次要树立作业榜样。在作业前,有意识地把做得好的作业展示給学生,使学生产生向典型看齐的向上心理。还要及时反馈、认真纠错。
  6.参与合作习惯的培养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与,与人合作。①启做议练。即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带着问题去动手操作,组织讨论,发表意见,进行练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②点化自学。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学,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加以迁移运用,深化提高。
  7.准确表达习惯的培养在低年级,要训练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语言来叙述图意,复述题意,说明计算过程和回答问题,要求他们逐步做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随着年级的升高,要训练学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说明算理,分析数量关系,理由充足地与他人讨论数学问题,并能随时纠正别人不正确不严密的数学语言。
  8.课外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后要培养学生预习、复习、多思的习惯,预习复习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有效果,必须天天布置预、复习作业,还要指点方法,经常检查完成的情况。对中、高年级,还要培养学生课后看学习小报、参考书、习题书、有好的内容随时做些摘录,常整理知识,动手做学具等习惯。
  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
  1.教师要以身作则,起榜样表率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学习习惯许多是受教师行为习惯影响形成的。如有的教师板书时常潦草、不规范;做题、计算马虎不认真,日久天长,学生模仿老师也就养成了不良习惯。因此,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时时处处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经过潜移默化,就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强化培养和训练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老师只重视知识讲授,大搞题海战术,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从提高学生素质出发,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意义,注意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对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不要讽刺挖苦,要耐心纠正、具体指导、期待进步。
  良好的习惯是一种能力,小学生学习的习惯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的质量,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从思想上进行“软着陆”,也需要从行为上进行“硬加工”,既需要指导,也需要训练。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波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茶亭小学334100)
其他文献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特有的优良速生乡土用材树种。目前,我国杉木林面积达1239.1×104 hm2,蓄积量为47357.33×104m3,分别占全国
磷脂是生命的基础物质,是人类及动植物组织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人体正常代谢与健康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同时磷脂酰胆碱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代谢物,也是植物细胞膜主要脂质组分。大豆磷脂酰甲基转移酶(GmPLMT)存在于大豆磷脂酰胆碱合成途径中,是卵磷脂合成的关键酶。为了探明大豆中GmPLMT基因具体功能,为大豆种质的改良提供备选基因,本研究从吉育72号大豆中克隆了得到了GmPLMT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
学位
外来种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对我国西南地区生态系统的危害已长达50~60年之久,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展紫茎泽兰的研究,但目前仍然没有能力将其限制在一个可
学位
PKS(PKS,protein kinases)也称CIPK(CIPK,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s),编码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与类钙调磷酸酶B蛋白(CBL,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相互作用,在植物多种逆境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对大豆GmPKS4基因进行初步鉴定,分析了该基因在大豆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
学位
糖尿病(Diabetes Mellius,DM)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胰岛β细胞的功能异常和数量减少引起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1,25-(OH)2D3(
棉花黄萎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世界性病害,目前已遍布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严重影响世界各主产棉国棉花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为了控制棉花黄萎病,减少其带来的经济损失,
种子贮藏稳定性对于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种子贮藏的最新理论为玻璃态理论,该理论认为种子的玻璃化有利于种子的长期贮藏。当种子处于玻璃态时,玻璃化物质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