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德育之重要性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ddsf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抓好小学德育工作刻不容缓。
  【关键词】德育;指导思想;统筹安排
  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德育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那么,到底如何抓好小学德育工作,我觉得应该做好如下几点:
  一、正确掌握德育的指导思想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的根本认识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好基础。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智能素质、体能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居领先地位,起主导作用。我认为当前,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时,必须坚持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核心,从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抓起,把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向往,引导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阶段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上来。
  二、做学生道德成长的同行者
  要做学生道德成长的同行者,首先要正确掌握德育的指导思想,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的根本认识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好基础。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智能素质、体能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居领先地位,起主导作用。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相比较而言,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是我们不能漠视的。因此,教师应树立与学生一同道德成长的观念,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学生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成为学生道德成长道路上的同路人。
  三、成立机构,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以及社会热心教育事业的单位和个人组成德育领导小组。就学校来说,这样做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级,既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又能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我们还通过家长学校这一平台定期向家长和有关单位以及热心教育的社会人士汇报学生在校学习、思想、纪律、劳动等方面的情况,真正体现学生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理念。
  四、统筹安排德育的基本内容
  在小学阶段,学校主要向学生进行“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初步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社会常识教育。在内容上应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对学生思想前途的教育,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近代史和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2.增强道德意识,学校应以“五爱”为目的,以“五心”教育为中心,即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位蓝本,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造就高尚的社会主义新人,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3.强化纪律观念。学校应通过严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约束,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纪律观念,勇于同违纪行为作斗争。同时,向学生进行一定的民主、法制教育,以便培养他们成长为合格人才。
  五、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在学校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要对学生把大道理讲小,把空道理讲实,把死道理讲活,启发诱导,潜心育人。
  在家庭方面,每个小孩子天生都具备超强的模仿力,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修养,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适宜的家庭环境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德育的发展。
  只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作为一个教育网络,就会营造一个教育工作者引导、影响青少年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总之,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更是向我们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它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我们不停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将德育工作开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胡守棻.德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3]曹长德.当代班级管理引论[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十家子学校)
其他文献
广受关注的北京地铁十号线手机无信号的问题终于在奥运会开幕三天后得到了解决。对于广大电信用户来说,只要问题解决,在地铁里可以享受移动通信服务就可以了。可是对于我们电信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的动平衡方法,应用于水轮发电机转子的动平衡.在这种时-频动平衡方法中,用时域分析来确定不平衡力的相位,用频域分析来确定不平衡力的大小.
去年暑假以来,我校数控9602、机电9623共71人中有58人陆续进入几家中外合资、独资企业实习,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提高毕业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文时,我发现学生对科学方面的内容特别感兴趣,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去收集、阅读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文章。学习了《巨人的花园》后,让学生收集许多中外有名的童话故事。教师还可以经常有
【摘 要】想要在科学课堂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需要教师能够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去了解。还需要教师能够在科学课的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实验时进行有效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之中,不断地建立起与科学课之间的亲密关系,从而真正地能够爱上这门学科的学习。  【关键词】科学课;注意力;培养  科学课具有学科自身的一些特点,比如活动化、生活化、自主化以及情感化等。教师
毕业设计是中专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的检验和大练兵,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机制专业学生如何在毕业设计环节中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既巩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