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性建构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来源 :学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实现了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有原则高度的批判以及对一般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建构、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启蒙性建构,被视为其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意识形态话语的转型实质上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双重逻辑的实践应用与价值表达,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更要从中探寻依据原则,汲取经验启示,发挥其与时俱进的作用.
其他文献
基于个人与组织匹配视角,探讨高校辅导员边界分割偏好与组织分割供给一致性与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及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采用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技术,对收集的553名高校辅导员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辅导员边界分割偏好与组织分割供给匹配越趋于一致,工作投入与工作满意度越高,“高偏好–高供给”比“低偏好–低供给”的工作投入更低,但“高偏好–高供给”与“低偏好–低供给”之间在工作满意度上没有差异.“高偏好–低供给”比“低偏好–高供给”的工作投入与工作满意度更低,工作投入在边界分割偏好与组织分割供给一致性与工作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