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润物厚德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2952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文以载道”,还是“文道合一”,都意在强调文章既是显现道理、表情达意的良好载体,又是传经布道、寓教于育的重要介质。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有机结合体,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上具有不容忽视且无可比拟的优势。“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棒槌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实现“以文化人、润物厚德”的课程目标?笔者拟从人文渗透基本策略的构建与应用角度做抛砖引玉之论。
  一、挖掘教材
  入编基础教材的文章,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道德元素,这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教育的首要选择和基础内容。比如《拿来主义》,其中“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是中心论点。所谓“运用脑髓”,就是“有主见”;“放出眼光”就是“有辨别”;“自己来拿”就是“主动获取”,这也是“拿来主义”的内涵,更是与“送来、送给”的最大区别。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抛来抛给”或“送来送给”进行比较和辨别。一方面,让学生明白作者强调的“拿”就是“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另一方面,教育学生只有奉行“拿来精神”,才能扬长补短,切實做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就是对学生的人文主义教育。
  二、链接生活
  学生普遍存在“90后”“00后”的社会特质。他们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在认识并对待事物方面,在刻苦自律、奋发进取、讲求大局、服务集体、乐于奉献等方面,在承受挫折、勇于抗压等方面,还相当欠缺。而基础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对于他们来说又相距甚远,不免有隔空穿越之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善于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相结合,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深刻感悟。如学习《黛玉之死》时,有学生质疑如下:一个是“心肝宝贝”,一个是嫡亲外孙女,贾母为什么无视宝黛的两情相悦,非得弄得“一个忧郁而死,一个伤心出家”呢?笔者经过史实对照和生活链接,让他们终于明白了——在“家族利益、门当户对”观念下,封建社会的男女婚配严格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第结合、利益联姻”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这与现代社会的“婚姻自由”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三、自主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它重在强调“学与做”“知与行”之间相辅相成的重要性。教师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组织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自主性学习活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深化学习内容,对于不断增强他们的情感实践同样大有裨益和促进作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故事性和情趣性较强的课文内容都可让学生通过各类体验形式来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比如《祝福》《拿来主义》《项链》《师说》等,可让学生就主题内容和人物形象等开展辩论学习活动;而《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鸿门宴》《短歌行》《再别康桥》等,可以开展课本剧表演。丰富多元的自主体验活动,有利于学生自觉接受道德教化和思想内涵元素。
  四、开发资源
  雨果说过:“一个不热爱自己祖国语言的人,又怎能谈得上热爱自己的祖国呢?”生动地揭示了语言文字学习与思想道德修养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如此,“文因道存”“道以文显”更加阐明了语文教学是人文教育的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然而,“语文教材就是个例子而已”。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一方面设法盘活眼前的这个“例子”,一方面以“例子”为有效支撑,不断地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对学生进行“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以《记念刘和珍君》教学为例,笔者联系“公车上书”“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向学生讲述每当国家和民族处于历史紧要关头,总有一批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热血群体,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义无反顾地参与或引领历史革命运动,刘和珍就是其中之一,以此激发学生“以学报国”的思想情怀。
  五、运用科技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既可为课程教学提供良好支撑,又能为人文教育畅通“活水源头”。比如,我们可借助其形象功能,引导学生领略大自然的奇山秀水、古今中外的建筑风格、各地异族的风土人情,让他们在“视听盛宴”中感受天地造物的自然之美、人类的聪明智慧、各族人群的生活韵味,激发学生的精神力量和内在潜能。教师还可通过多媒体的再现功能,引导学生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影视片段中领略林冲的性情和风貌,在《祝福》影视剪辑中鉴赏不同角色的人物形象和个性特征,还可利用多媒体“人机交互”的强大功能,适时适量地播放一些人物故事、社会热点和典型案例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源源不断的人文熏陶。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进行人文思想的渗透与教育是应有之义,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根本需要。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定能取得令人期待的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734500)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中高职院校联合办学,实施“3+4”分段培养的策略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和人才发展的可持续性得到保证,不失为一种人才培养的良途。而在中高职衔接教学上,如何让中职阶段学生对所要学习的专业有认识、有兴趣就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达成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还要为学生专业发展和成长铺路。这需要瞄准对口的专业,有针对性地
铁水KR法脱硫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十字形搅拌头的旋转,带动钢包内铁水转动,同时加入脱硫剂,置换出铁水中的硫元素,通过扒渣机将脱硫渣扒出。由于脱硫钢平台面积较小,且多为单跨
课文插图,是高中语文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自身的可视性、趣味性等特点发挥着文字无法替代的作用,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可操作性,也为学生的预习带来了不少乐趣。这些极富含义、情感鲜明的插图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使他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内涵,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提高他们的想象力。  语文教科书中大多数的插图是文学和艺术插图。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插图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
比较式阅读一直是高中语文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是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种方法可以看作是将多个事物先集中、再分类归
教学成效是教学艺术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结果。教学成效高的课堂不仅包括既定目标的达成、教学任务的落实,而且还包括学生学习效果明显。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教师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外,还要引导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甚至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不同的领悟和评价。高中学生理性思维发展逐渐成熟,他们的想象力更丰富,思维更活跃,鉴赏能力也相应更强,所以更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
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生产设备,它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一定空间范围内任意坐标点的准确定位及作业的能力,从而很方便地代替人类高强度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