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四个维度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fe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随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不断发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契合,在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更加丰富和完善。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加全面准确理解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更好地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强起来。
  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根本的就是坚定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作为全党、全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了我们党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内在关联。他多次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这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引领全党全社会,并教育和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
  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一方面要反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从思想特征看,马克思主义是系统完备的科学体系。从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的本性并没有变,其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另一方面,要反对“共产主义遥遥无期论”。共产主义不是“土豆烧牛肉”这么简单,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迈进所进行的实实在在努力。
  坚定“四个自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要义
  共产主义理想表现为我们党在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历程中提出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历史的、具体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在当代中国,坚定共产主义信仰首先表现在我们始终如一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等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自然需要坚定“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只有做到“四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和思想定力,才能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从而真正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让全体人民深刻认识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科学合理性、现实合法性,让全体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坚定理论自信,就是要充分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从而自觉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坚定制度自信,就是要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指向
  在为了谁、代表谁、依靠谁的问题上,意识形态最能反映其自身的指向和本质。“人民”是历史唯物主义特有的、核心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人民”包含大多数个人但不能归结为个人,而是以无产阶级为核心、劳动群众为基础、一切顺应历史发展的集团和个人为外延的有机整体。正是因为认识到无产阶级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和要求的阶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自觉站稳无产阶级立场,自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极大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和吸引力。要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的辩证关系,明确坚持以人为本不是坚持个人本位主义,强调自由不是强调西方所谓“自由主义”,坚持“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坚持个人至上。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这是我们的基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鲜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部政治主张和实践活动的初心与追求。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全面反映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宗旨,反映我们党践行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政治品格,反映我们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政治实践,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系、话语体系、传播体系不断完善。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
  推动全党全社会始终在思想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在实践上自觉贯彻党的领导,是意识形态工作成效的直接且集中的表现。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党的领导直接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根本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变色、不变质。事实也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最大优势”。西方之乱和中国之治的鲜明对比,就很能说明问题。现实启示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是重大原则问题,容不得半点含糊和动摇。
  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是要强化思想认同和政治认知,不断指明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在党,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指明我们党是一个信仰坚定、敢于担当、善于学习、勇于纠错、求真务实的党,无愧成为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这就要求我们强化动员阐释,不断做好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眾的工作,引导广大人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拥护党的领导,引导广大党员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
  责任编辑:苏胜利
其他文献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革命薪火、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苏州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悠久革命传统,是青少年学习党史的丰厚资源宝库。当前,苏州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749所,在校学生数超过200万。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中,苏州注重贴近青少年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青少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引导青少年学生从党的非凡历程中
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三农”工作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的重要地位,作出了“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重大论断,发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动员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全面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健全乡村振兴考核落实机制等作出明确规定,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宜兴作为苏南地区最大的农业板块,农村面积占
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徐矿集团强化新时代国企改革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魄力,大力实施“十大行动”,奋力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走在前,当表率。  规范治理体系,实施管理升级行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徐矿集团以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推动企业管理“提档升级”。制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明确研究决定事项与研究讨
产业链畅通是经济循环的重要内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全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加上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竞争将更加激烈,江苏要积极作为,在应对风险挑战当中创造机遇,在保证上下游产业链安全的同时,实现产业链向高端攀升,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全产业链的理念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通“三大通道”,
2006至2020年,物联网应用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率先突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截止到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发展到1.5万亿元,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达万亿元。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超预期增长,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成效突